一种新能源汽车电驱动桥悬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28776发布日期:2022-11-09 09:06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驱动桥悬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安装结构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驱动桥悬架结构。


背景技术:

2.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上设置有很多的相关结构,其中,电驱动桥是一种将驱动电机整合在汽车支撑桥上驱动汽车行驶的一种技术,其将万向传动装置传来的发动机转矩通过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等传到驱动车轮,实现降速增大转矩;通过主减速器圆锥齿轮副改变转矩的传递方向;通过差速器实现两侧车轮差速作用,保证内、外侧车轮以不同转速转向;通过桥壳体和车轮实现承载及传力作用。
3.申请人经过检索发现一篇名为电动汽车驱动桥总成的专利公开号为cn114714814a的中国发明专利,其车桥架为凹字形结构件,双横臂悬架安装在车桥架的两侧,横置板簧设置在车桥架上且横置板簧其两端分别与车桥架其两端连接的双横臂悬架连接,从而不仅为电驱机构提供了布置空间,而且通过横置板簧与双横臂悬架中的减振器的配合为双横臂悬架提供了满足需求的弹性系统,从而满足电驱机构及其匹配双横臂悬架的布置要求,为低地板、低底盘以及对底盘有平整度要求的电动汽车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驱动桥总成,实现了驱动桥总成整体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的目的;但是上述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上述装置中的车架结构和驱动桥的相关结构都是通过螺钉或者焊接的方式进行稳定连接的,新能源汽车实际生产的时候常常会使用重量较轻的金属材料,生活中,有时会出现意外产生车祸的情况,严重时会将车架结构和驱动桥撞变形甚至折断产生尖角处,而车祸的时候,产生的尖角在巨大的撞击力的作用下,可能会对乘客产生不能避免的伤害,上述装置不能规避这个问题,基于此,现在提出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新能源汽车电驱动桥悬架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驱动桥悬架结构,旨在解决现有装置中的车架结构和驱动桥的相关结构都是通过螺钉或者焊接的方式进行稳定连接的,新能源汽车实际生产的时候常常会使用重量较轻的金属材料,生活中,有时会出现意外产生车祸的情况,严重时会将车架结构和驱动桥撞变形甚至折断产生尖角处,而车祸的时候,产生的尖角在巨大的撞击力的作用下,可能会对乘客产生不能避免的伤害的问题。
5.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驱动桥悬架结构,包括第一车架,所述第一车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车架,所述第二车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车架,还包括两个连接臂,其中的一个所述连接臂的侧面与第二车架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臂分别通过第一缓冲单元与第一车架和第三车架连接,所述第二车架通过连接单元与第
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转动连接有轮毂,所述轮毂的侧面与半轴固定连接。
6.优选地,所述第一缓冲单元包括缓冲壳体,所述缓冲壳体一侧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缓冲壳体的另外一侧固定连接有结构加强筋,所述缓冲壳体上设置有多个缓冲筋,所述缓冲壳体开设有多个圆周阵列分布的缓冲孔。
7.优选地,所述连接臂上开设有多个阵列分布的用于安装的安装孔,所述连接臂朝内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缓冲单元。
8.优选地,所述第二缓冲单元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臂上的对称设置的两组第二连接板,两组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设置有保证缓冲孔连通的间隙,每组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聚氨酯抗拉层,每组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还固定连接有多个高分子聚乙烯抗拉绳,多个所述高分子聚乙烯抗拉绳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阵列分布的尼龙防护套。
9.优选地,所述连接单元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板上的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套设在第一螺纹杆的外侧,所述第一螺纹杆固定连接在第二车架上,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侧面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栓。
10.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三车架之间通过抗拉单元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三车架以及第二车架之间还通过减振单元连接。
11.优选地,所述抗拉单元包括第一抗拉杆,所述第一抗拉杆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抗拉杆另外一端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二抗拉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抗拉杆固定连接在第三车架的侧面。
12.优选地,所述减振单元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车架和第三车架之间的减振器,所述减振器的外侧套设有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三连接板与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车架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穿过第二车架,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侧套设有用于复位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侧套设有第四连接板,所述第四连接板与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第四连接板固定连接,另外一端与第三车架固定连接。
13.优选地,所述第三车架上设置有供半轴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稳定单元。
14.优选地,所述稳定单元包括多个固定连接在通孔内的第三连接杆,多个所述第三连接杆的端部均通过第三转轴转动连接有稳定曲板,多个所述稳定曲板的内侧均转动连接有多个稳定滚珠。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第一缓冲单元的设置,在第一车架和连接臂受到撞击的时候,撞击力会传输到缓冲壳体上,结构加强筋能够增加缓冲壳体的强度,多个缓冲筋的设置,能够有利于缓冲壳体受到碰撞时产生溃缩变形,并且有缓冲孔的设置,能够进一步的提高缓冲壳体受到碰撞后溃缩变形的效果。
16.2、通过第二缓冲单元的设置,当第一车架和连接臂受到剧烈碰撞产生折断的情况的时候,第二连接板之间连接的高分子聚乙烯抗拉绳和尼龙防护套的设置能够减小折断产生的部分应力,并且聚氨酯抗拉层的设置,在折断时能够被拉伸,对折断处进行防护,能够防止折断处对乘车人员产生伤害。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驱动桥悬架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驱动桥悬架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一;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驱动桥悬架结构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5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5中e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驱动桥悬架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中f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附图标记注释:1、第一车架;2、第二车架;3、第三车架;4、连接臂;5、第一连接板;6、轮毂;7、半轴;801、缓冲壳体;802、底板;803、结构加强筋;804、缓冲筋;805、缓冲孔;9、安装孔;101、第二连接板;102、聚氨酯抗拉层;103、高分子聚乙烯抗拉绳;104、尼龙防护套;111、第一连接杆;112、第一连接环;113、第一螺纹杆;114、连接螺栓;121、第一抗拉杆;122、第一转轴;123、第二转轴;124、第二抗拉杆;131、减振器;132、第三连接板;133、第二连接杆;134、限位板;135、第一弹簧;136、第四连接板;14、通孔;151、第三连接杆;152、第三转轴;153、稳定曲板;154、稳定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1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20.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21.实施例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驱动桥悬架结构,如图1-图10所示,包括第一车架1,第一车架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车架2,第二车架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车架3,还包括两个连接臂4,其中的一个连接臂4的侧面与第二车架2固定连接,两个连接臂4分别通过第一缓冲单元与第一车架1和第三车架3连接,第二车架2通过连接单元与第一连接板5连接,第一连接板5转动连接有轮毂6,轮毂6的侧面与半轴7固定连接。
22.上述装置实际使用的时候,第一车架1、第二车架2和第三车架3与车身连接,连接臂4和第一车架1以及第三车架3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单元,第一缓冲单元的设置,能够减轻
受到撞击时产生的振动,能够有效避免第一车架1和连接臂4受到碰撞时出现变形甚至折断的情况。实施例2结合图7,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第一缓冲单元包括缓冲壳体801,缓冲壳体801一侧固定连接有底板802,缓冲壳体801的另外一侧固定连接有结构加强筋803,缓冲壳体801上设置有多个缓冲筋804,缓冲壳体801开设有多个圆周阵列分布的缓冲孔805。
23.上述第一缓冲单元实际使用的时候,在第一车架1和连接臂4受到撞击的时候,撞击力会传输到缓冲壳体801上,结构加强筋803能够增加缓冲壳体801的强度,多个缓冲筋804的设置,能够有利于缓冲壳体801受到碰撞时产生溃缩变形,并且有缓冲孔805的设置,能够进一步的提高缓冲壳体801受到碰撞后溃缩变形的效果。
24.实施例3结合图6,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连接臂4上开设有多个阵列分布的用于安装的安装孔9,连接臂4朝内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缓冲单元。
25.第二缓冲单元包括固定连接在连接臂4上的对称设置的两组第二连接板101,两组第二连接板101之间设置有保证缓冲孔805连通的间隙,每组第二连接板101之间固定连接有聚氨酯抗拉层102,每组第二连接板101之间还固定连接有多个高分子聚乙烯抗拉绳103,多个高分子聚乙烯抗拉绳103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阵列分布的尼龙防护套104。
26.上述第二缓冲单元实际使用的时候,当第一车架1和连接臂4受到剧烈碰撞产生折断的情况的时候,第二连接板101之间连接的高分子聚乙烯抗拉绳103和尼龙防护套104的设置能够减小折断产生的部分应力,并且聚氨酯抗拉层102的设置,在折断时能够被拉伸,对折断处进行防护,能够防止折断处对乘车人员产生伤害。
27.实施例4结合图3,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连接单元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板5上的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杆111,第一连接杆11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环112,第一连接环112套设在第一螺纹杆113的外侧,第一螺纹杆113固定连接在第二车架2上,第一螺纹杆113的侧面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栓114。
28.连接单元通过螺栓将第一连接环112与第一螺纹杆113连接,保证轮毂6与第一车架1、第二车架2和第三车架3的稳定连接。
29.第一连接板5和第三车架3之间通过抗拉单元连接,第一连接板5和第三车架3以及第二车架2之间还通过减振单元连接。
30.结合图2和图8,抗拉单元包括第一抗拉杆121,第一抗拉杆121一端通过第一转轴122与第一连接板5转动连接,第一抗拉杆121另外一端通过第二转轴123与第二抗拉杆124转动连接,第二抗拉杆124固定连接在第三车架3的侧面。
31.第一抗拉杆121和第二抗拉杆124的设置,能够在平常行驶的时候对轮毂6和车架之间进行稳定的连接,并且能够抵消平时行驶时产生的拉应力。
32.减振单元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车架2和第三车架3之间的减振器131,减振器131的外侧套设有第三连接板132,第三连接板132与第一连接板5固定连接,第三车架3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33,第二连接杆133穿过第二车架2,第二连接杆133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34,第二连接杆133的外侧套设有用于复位的第一弹簧135,第二连接杆133的外侧套
设有第四连接板136,第四连接板136与第一连接板5固定连接,第一弹簧135一端与第四连接板136固定连接,另外一端与第三车架3固定连接。
33.减振单元实际使用的时候,减振器131和第一弹簧135的设置,充分发挥各自减振效果,当悬架处于制极限负荷时,避免悬架各部件运动干涉,减小应力集中,提升承载性;减振器131弹簧总成由原有滑柱式能够避免悬架在极限符合时的运动超过极限位置,造成运动干涉从而产生形变,对整体的装置进行保护不产生几何形变。
34.实施例5结合图10,本实施例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第三车架3上设置有供半轴7穿过的通孔14,通孔14内设置有稳定单元。
35.稳定单元包括多个固定连接在通孔14内的第三连接杆151,多个第三连接杆151的端部均通过第三转轴152转动连接有稳定曲板153,多个稳定曲板153的内侧均转动连接有多个稳定滚珠154。
36.半轴7转动的时候,稳定曲板153上设置的稳定滚珠154与其接触,对半轴7转动时的稳定行进行保障。
37.综上,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第一车架1、第二车架2和第三车架3与车身连接,连接臂4和第一车架1以及第三车架3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单元,第一缓冲单元的设置,能够减轻受到撞击时产生的振动,能够有效避免第一车架1和连接臂4受到碰撞时出现变形甚至折断的情况;在第一车架1和连接臂4受到撞击的时候,撞击力会传输到缓冲壳体801上,结构加强筋803能够增加缓冲壳体801的强度,多个缓冲筋804的设置,能够有利于缓冲壳体801受到碰撞时产生溃缩变形,并且有缓冲孔805的设置,能够进一步的提高缓冲壳体801受到碰撞后溃缩变形的效果;当第一车架1和连接臂4受到剧烈碰撞产生折断的情况的时候,第二连接板101之间连接的高分子聚乙烯抗拉绳103和尼龙防护套104的设置能够减小折断产生的部分应力,并且聚氨酯抗拉层102的设置,在折断时能够被拉伸,对折断处进行防护,能够防止折断处对乘车人员产生伤害。
38.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