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66884发布日期:2022-08-09 20:33阅读:63来源:国知局
测绘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绘装置,特别是涉及手持式建图推车。


背景技术:

2.自移动设备目前被越来越广泛的使用,自移动设备可自主的完成指定工作,无须人为直接控制和操作,且功率低、噪音小、外形精巧美观,大幅度降低人工操作,如智能割草机能在规定的范围内自行完成修剪草坪的工作。目前,传统的自移动设备建立工作地图的方式为布线,而布线需要人工铺设,费力且麻烦,特别是对于户外的自移动设备,其还会受天气等环境的影响而使得布线易损耗,使得后续的维护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代替布线且操作舒适的测绘装置。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测绘装置,包括:推杆、壳体、行走组件、rtk装置以及电池包组件,所述推杆和所述行走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电池包组件为所述rtk装置供电,所述电池包组件安装在所述推杆靠近行走组件的端部附近,所述电池包组件位于所述推杆的下方。
5.进一步地,所述推杆为可伸缩推杆。
6.进一步地,所述推杆上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上设有用以控制测绘装置工作的控制开关。
7.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以收纳所述电池包组件的收容槽。
8.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左壳体和右壳体,所述左壳体和所述右壳体配合形成所述收容槽,所述电池包组件容纳于所述收容槽内。
9.进一步地,所述rtk装置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壳体。
10.进一步地,所述测绘装置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支撑架上固定有线路板,所述线路板与所述电池包组件电连接,所述支撑架具有用以固定所述线路板的多个支撑杆。
11.进一步地,所述测绘装置还包括一盖体,所述盖体通过连接轴可旋转地与所述壳体的一端连接,所述壳体靠近推杆一侧安装有一个盖体释放机构。
12.进一步地,所述盖体释放机构包括一按钮和复位弹簧,所述按钮包括盖体锁定部,所述复位弹簧位于按钮和推杆中间,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按钮和推杆;在不施加外力的状态下,所述复位弹簧的力限制所述按钮的位置,使得所述盖体保持盖住所述收容槽的状态。
13.进一步地,所述壳体还包括多个排水口。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测绘装置通过设置rtk装置,实现测绘功能,从而代替布线,并且,通过推杆和行走组件的设置实现手持式推动,又由于将电池包组件设置在推杆靠近行走组件的端部附近,同时将电池包组件设置在推杆的下方,使得在使用状
态时,降低该测绘装置的重心,操作更为舒适。
15.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示的测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所示的测绘装置于另一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1所示的测绘装置部分结构的简示图;
19.图4为图3所示的测绘装置部分结构的剖面图;
20.图5为用于图1所示的测绘装置上的盖体释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图5所示的盖体释放机构于另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25.请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示的测绘装置10包括推杆1、行走组件2、rtk装置3、电池包组件4及壳体5。推杆1和行走组件2安装在壳体5上。电池包组件4为rtk装置3供电。电池包组件4安装在推杆1靠近行走组件2的端部附近。由于该测绘装置10设置有rtk装置3,所以,通过使用该测绘装置10可实现测绘功能,从而代替布线,并且,通过推杆1和行走组件2的设置实现手持式推动,又由于将电池包组件4设置在推杆1靠近行走组件2的端部附近,同时将电池包组件4设置在推杆1的下方,使得在使用状态时,降低该测绘装置10的重心,操作更为舒适。
26.该推杆1为可伸缩推杆1,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对其长度进行调整,且在收起推杆1后可使整体体积较小,便于收纳。具体的,推杆1包括第一杆体部12和套接在第一杆体部12下方的第二杆体部13,该第一杆体部12和第二杆体部13的轴线重叠,第一杆体部12与第二杆
体部13于第一杆体部12的轴线方向上可相对移动。该第一杆体部12和第二杆体部13之间设置有锁定结构14,通过该锁定结构14实现第一杆体部12和第二杆体部13之间的锁定及解锁。该锁定结构14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对其进行详细描述。在其他实施例中,该推杆也可以为非伸缩杆。非伸缩杆使用时,用户可以通过将该非伸缩杆直接固定在墙体上等方式进行收纳。与可伸缩推杆相比,非伸缩杆对于杆体内的电线排布没有高要求,制作简单方便。
27.该推杆1上设有供操作者握持的把手11,把手11、壳体5分别位于推杆1的两端。行走组件2、电池包组件4均远离把手11设置。把手11设置在第一杆体部12上。该第一杆体部1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未标号)和第二端(未标号),第二端与第二杆体部13对接,把手11安装在第一端上。图1为测绘装置10的使用状态图,以图1为基础视角,图1中箭头a所指方向为测绘装置10的行进方向,后续描述中,前侧、前方均以使用状态时的行进方向为视角时方位表示。操作时,操作者站立在该测绘装置10的一侧。于测绘装置10的使用状态,推杆1与测绘装置10的行走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且电池包组件4位于推杆1的下方。通过将电池包组件4设置在推杆1的下方,使得测绘装置10的重心偏后并靠下设置,使得推动该测绘装置时更加省力,提升操作体验感。
28.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握持,本实施例中,该把手11上主要供操作者握持的部分的轴线与第一杆体部12的轴线形成一钝角。具体的,把手11包括握持杆体111和对接杆体112,其中,握持杆体111供操作者握持,对接杆体112与第一端对接。该握持杆体111和对接杆体112一体成型。握持杆体111的轴线与对接杆体112的轴线形成一钝角,对接杆体112的轴线与第一杆体部12的轴线重叠。把手11与第一杆体部1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握持杆体111的外表面上形成有摩擦部(未标号),以增加握持力。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把手11和第一杆体部12设置为一体成型。
29.该把手11上设有控制开关15,用以控制测绘装置工作,该控制开关15与rtk装置3电连接。本实施例中,该控制开关15为按钮15,该按钮15可以为按压式按钮或推动式按钮,其工作原理及结构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30.rtk装置3采用rtk(real time kinematic)技术。rtk是一种卫星导航技术,用于提高从基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获得的定位数据的精度,它由基准站接收机、数据链、流动站接收机三部分组成。在基准站上安置1台接收机为参考站,对卫星进行连续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和测站信息,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流动站,流动站gps接收机在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接收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数据,然后根据相对定位的原理,实时解算出流动站的三维坐标及其精度。其原理及计算方式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故在此不对其做详细展开。
31.电池包组件4可采用现有技术,其大致包括:外壳(未标号)、安装在外壳内的若干电池(未标号)及设置在外壳内以支撑若干电池的支架(未标号),具体的不再详细展开。
32.rtk装置3、电池包组件4均靠近行走组件2设置,以使得该测绘装置10的重心尽量靠下设置,从而提升操作的舒适度。使用时,于水平方向上,部分电池包组件4低于行走组件2的轴心所在平面,该平面平行于水平面。
33.于测绘装置10使用时的侧向投影(图2中箭头b1、b2所指方向为侧向投影方向)上,部分电池包组件4、测绘组件4被行走组件2遮挡。具体的,行走组件2包括两个相对设置在推杆1两侧的轮体21,相对设置的两个轮体21之间形成有开放空间22,部分电池包组件4、部分
rtk装置3布置在开放空间22内。通过此种设置,使得测绘装置10的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
34.rtk装置3在测绘装置10的使用状态时位于推杆1的前侧。如前述,在该测绘装置10的使用状态时,电池包组件4布置在推杆1的下方,所以,rtk装置3与电池包组件4形成前后大致平衡的状态,使得测绘装置10在使用时更加稳定。
35.电池包组件4可拆卸地安装在该壳体5上。壳体5上设置有收容槽51,电池包组件4可拆卸地容置在收容槽51内。电池包组件4的插拔方向与推杆1的第一杆体部12的延伸方向相同,以使得电池包组件4插拔方便。
36.详细的,壳体5包括左壳体(未标号)和右壳体(未标号),该左壳体和右壳体配合形成收容槽51,以图2为参考视角,左壳体和右壳体以第一杆体部12的轴线左右对称设置。请结合图3和图4,壳体5上设置有供第二杆体部13的底部插入的插接槽52。收容槽51包括形成在左壳体和右壳体上的两个半槽部(未标号),该收容槽51位于插接槽52的后方(见图3)。
37.在本实施例中,测绘装置10还包括一盖体6,该盖体6用以封闭收容槽51,从而使电池包组件4在一个大致的封闭空间内,以防止灰尘、雨水、污水、杂物等进入到该收纳槽51内。
38.壳体5包括形成收容槽51的箱体部53,盖体6的一侧通过连接轴7可旋转地与箱体部53的一端连接。箱体部53靠近推杆1一侧安装有一个盖体释放机构。该盖体释放机构包括一按钮和复位弹簧,按钮的一端包括盖体锁定部,复位弹簧位于按钮和推杆1中间,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按钮和推杆1,在不施加外力的状态下,复位弹簧的力限制按钮的位置,使得盖体6保持盖住收容槽51的状态。
39.具体的,盖体6相对连接轴7的另一侧上设置有卡勾部61,箱体部53上设置有与该卡勾部61配合的卡扣部54,该卡勾部61和卡扣部54形成盖体锁定部。电池包组件4在安装时,将组装好的电池包组件4放入至槽体111内,将盖体6翻转以封闭收容槽51,卡勾部61与卡扣部54配合实现锁定盖体6和箱体部53。
40.卡扣部54与箱体部53之间通过转轴55连接,卡扣部54上设置有按压部541,该按压部541即为按钮,通过按压该按压部541,使卡扣部54以转轴55为旋转轴线相对箱体部53转动,以实现卡扣部54与卡勾部61之间的解锁。详细地,卡扣部54包括沿箱体部53的高度方向延伸的板体部542、自板体部542的一端朝箱体部53的方向向下斜向延伸的折弯部543和于板体部542朝箱体方向突伸形成的卡扣544。卡扣部54形成在板体部542远离折弯部543的一端,卡扣544与卡勾部61配合以实现锁定。按压部541位于卡扣544的一端,位于卡扣544的上方,其为板体部542的上端面。折弯部543与箱体部53之间通过转轴55连接。复位弹簧为设置在转轴上的扭簧(未图示),通过扭簧使卡扣部54在按压部541上无外力作用时始终贴合箱体部53,如图5所示。当有外力作用在按压部541上,使卡扣部54以转轴55为轴线相对箱体部53向外转动,卡扣544与卡勾部61分离,从而实现解锁,如图6所示。
41.请见图3,rtk装置3可拆卸地连接于壳体5。该测绘装置10还包括一个支撑架81,该支撑架81安装在壳体5内。
42.测绘装置10还包括与rtk装置3、电池包组件4电连接的线路板9,固定线路板9的支撑架81,线路板9与rtk装置3、电池包组件4之间通过线缆(未图示)连接。控制开关15用以控制线路板9。该线路板9固定在支撑架81上,支撑架81还包括多个限定该线路板9位置的支撑杆82。rtk装置3与支撑架81之间形成一个用以放置该线路板9的收纳空间(未标号),以起到
对线路板9的保护作用,防止线路板9受到挤压损坏。支撑架81和支撑杆82也可以一体成型。
43.请见图4,壳体5还包括多个排水孔56,以使壳体5内的水(为外部进入至壳体5内的雨水或者污水)可以通过排水孔56排出,避免线缆、线路板9等长时间浸泡在水中而损坏,以延长测绘装置10的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排水孔56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排水孔56设置在同一圆周上且每个排水孔56之间的间距相等,每个排水孔56均呈弧形,使得测绘装置10处于任意放置状态时,其壳体5内的水均可以通过所在高度位于最下方的排水孔56排出,避免因放置状态改变导致的壳体5内的水不能完全排出。在其他实施例中,排水孔56的数量、形状及排布位置可以结合壳体5的大小及结构进行调整,在此不做赘述。
44.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4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