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断开式转向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74939发布日期:2022-11-22 22:16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断开式转向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向轴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断开式转向轴。


背景技术:

2.汽车的转向系统能够使汽车按照驾驶员的意志改变其行驶方向。汽车的转向系统主要包括供驾驶员操作的方向盘、具有溃缩吸能功能的转向管柱、转向轴、转向器和转向摇臂。其中,转向管柱固定到汽车的中控台上,方向盘通过转向管柱与转向轴相连接,转向轴与转向器的输入轴固定连接,转向器的输出轴与转向摇臂驱动连接。驾驶员转动方向盘时,方向盘通过转向轴将扭矩传递给转向器,转向器驱动转向摇臂控制汽车前轮左右摆动,实现汽车的转向动作。转向轴通常都是作为一个整体结构被安装到汽车上,由于转向轴具有较长的结构,安装人员需要较大的操作空间才能够将转向轴连接到转向器上,当汽车底盘上的结构比较紧凑,操作空间较小时,安装人员很难将转向轴连接到转向器上。
3.相关技术中可断开式转向轴通过转向轴的分段,并且分段处设置为滑动连接,缩短转向轴后,便于转向轴两端和万向节连接,转向轴端部和万向节之间通过卡接结构配合螺栓固定,但是当螺栓随转向轴的使用,转向轴端部和万向节连接处的螺栓松脱后容易掉落,进而容易导致转向失效,造成行驶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断开式转向轴,旨在改善相关技术中可断开式转向轴端部和万向节连接处的螺栓松脱后容易掉落,导致转向失效,造成行驶安全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可断开式转向轴包括第一转向轴组件和第二转向轴组件。
7.所述第二转向轴组件包括第二转向轴、棱形插接件、万向节、销接螺栓、防松套筒和连接件,所述棱形插接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向轴底端,所述棱形插接件滑动插接于所述万向节,所述销接螺栓依次穿过所述万向节一侧和所述棱形插接件后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万向节另一侧,所述防松套筒固定套接于所述第二转向轴下端,所述销接螺栓位于所述防松套筒内,所述防松套筒内壁靠近所述销接螺栓两端,所述第二转向轴和所述第一转向轴组件通过所述连接件滑动连接。
8.在上实现过程中,使用时,先连接第一转向轴组件,再将第二转向轴缩回连接件内,使棱形插接件和万向节对正,抽动第二转向轴,使棱形插接件插入万向节,将销接螺栓依次穿过万向节一侧和棱形插接件后通过螺纹连接于万向节另一侧,通过断开式的第一转向轴组件和第二转向轴组件,便于转向轴和万向节的连接,转向轴和万向节连接完成后,防松套筒套入销接螺栓两端,再将防松套筒和第二转向轴进行固定,通过防松套筒挡住销接螺栓两端,有效改善相关技术中可断开式转向轴端部和万向节连接处的螺栓松脱后容易掉落,导致转向失效,造成行驶安全的问题。
9.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套筒和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套筒两端,所述第二转向轴和所述第一转向轴组件相对一端分别滑动插接于所述连接套筒两端内部,所述限位板能够挡住所述第二转向轴和所述第一转向轴组件端部。
10.在上实现过程中,第二转向轴和第一转向轴组件缩短时,第二转向轴和第一转向轴组件端部沿连接套筒缩回,达到缩短第二转向轴和第一转向轴组件总长度的目的。
11.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连接套筒包括第一套筒本体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套接于所述第一套筒本体两端的外壁,所述第一套筒本体内壁设置为棱形,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板。
12.在上实现过程中,当需要拆卸第一套筒本体时,解除限位板和安装板的连接螺栓,进而取下限位板,再将第一套筒本体抽离第一转向轴组件和第二转向轴,便于连接套筒的更换,进而达到分段拆卸第一转向轴组件和第二转向轴的目的。
13.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转向轴组件包括第一转向轴和第一棱柱,所述第一棱柱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向轴底端,所述第一棱柱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套筒本体内,所述限位板能够挡住所述第一棱柱。
14.在上实现过程中,第一转向轴转动时,第一转向轴带动第一棱柱转动,第一棱柱带动第一套筒本体转动。
15.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转向轴包括轴体和第二棱柱,所述第二棱柱固定连接于所述轴体顶端,所述第二棱柱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套筒本体内,所述限位板能够挡住所述第二棱柱。
16.在上实现过程中,第一套筒本体转动时,第一套筒本体带动第二棱柱和轴体转动。
17.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轴体下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防松套筒内侧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板。
18.在上实现过程中,当需要拆卸销接螺栓时,解除防松套筒和固定板的连接螺栓,再沿轴体抽动防松套筒,使销接螺栓裸露,进而可拆除销接螺栓。
19.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轴体下端固定套接有滑动板,所述防松套筒分别套接于所述滑动板和所述固定板。
20.在上实现过程中,通过滑动板和固定板限制防松套筒的滑动方向,减少防松套筒因间隙倾斜,并出现防松套筒和固定板卡死,抽动防松套筒阻力较大的情况。
21.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防松套筒包括第二套筒本体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套筒本体上端的内壁,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板。
22.在上实现过程中,解除连接板和固定板的连接螺栓,便于防松套筒的拆卸。
23.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套筒本体外壁均匀设置有防滑条。
24.在上实现过程中,通过防滑条便于人手带动第二套筒本体抽动。
25.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棱形插接件包括第三棱柱和第四棱柱,所述第四棱柱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棱柱下侧,所述第三棱柱和所述第四棱柱均插接于所述万向节内。
26.在上实现过程中,通过第三棱柱和第四棱柱插接于万向节,使第三棱柱和第四棱柱均能带动万向节运动,减少因第三棱柱和第四棱柱其中一个出现磨损,导致转向失效的
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可断开式转向轴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第二转向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第一转向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第二转向轴的结构示意图;
33.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防松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34.图中:100-第一转向轴组件;110-第一转向轴;120-第一棱柱;200-第二转向轴组件;210-第二转向轴;211-轴体;212-第二棱柱;213-固定板;214-滑动板;220-棱形插接件;221-第三棱柱;222-第四棱柱;230-万向节;240-销接螺栓;250-防松套筒;251-第二套筒本体;252-连接板;260-连接件;261-连接套筒;2611-第一套筒本体;2612-安装板;262-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6.实施例
37.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断开式转向轴,包括第一转向轴组件100和第二转向轴组件200,第一转向轴组件100用于连接方向盘,第二转向轴组件200用于连接转向器。
38.请参阅图2,第二转向轴组件200包括第二转向轴210、棱形插接件220、万向节230、销接螺栓240、防松套筒250和连接件260,棱形插接件220固定连接于第二转向轴210底端,其中,棱形插接件220和第二转向轴210为一体式结构,棱形插接件220滑动插接于万向节230,销接螺栓240依次穿过万向节230一侧和棱形插接件220后通过螺纹连接于万向节230另一侧,防松套筒250固定套接于第二转向轴210下端,销接螺栓240位于防松套筒250内,防松套筒250内壁靠近销接螺栓240两端,第二转向轴210和第一转向轴组件100通过连接件260滑动连接。使用时,先连接第一转向轴组件100,再将第二转向轴210缩回连接件260内,使棱形插接件220和万向节230对正,抽动第二转向轴210,使棱形插接件220插入万向节230,将销接螺栓240依次穿过万向节230一侧和棱形插接件220后通过螺纹连接于万向节230另一侧,通过断开式的第一转向轴组件100和第二转向轴组件200,便于转向轴和万向节
230的连接,转向轴和万向节230连接完成后,防松套筒250套入销接螺栓240两端,再将防松套筒250和第二转向轴210进行固定,通过防松套筒250挡住销接螺栓240两端,有效改善相关技术中可断开式转向轴端部和万向节连接处的螺栓松脱后容易掉落,导致转向失效,造成行驶安全的问题。
39.请参阅图3,连接件260包括连接套筒261和限位板262,限位板262固定连接于连接套筒261两端,第二转向轴210和第一转向轴组件100相对一端分别滑动插接于连接套筒261两端内部,限位板262能够挡住第二转向轴210和第一转向轴组件100端部。第二转向轴210和第一转向轴组件100缩短时,第二转向轴210和第一转向轴组件100端部沿连接套筒261缩回,达到缩短第二转向轴210和第一转向轴组件100总长度的目的。连接套筒261包括第一套筒本体2611和安装板2612,安装板2612固定套接于第一套筒本体2611两端的外壁,具体的,安装板2612通过焊接固定于第一套筒本体2611,第一套筒本体2611内壁设置为棱形,便于第一转向轴组件100转动时,带动第二转向轴210转动,限位板262固定连接于安装板2612。需要说明的是,限位板262可设置为两个弧形板对接组成,两个弧形板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安装板2612。当需要拆卸第一套筒本体2611时,解除限位板262和安装板2612的连接螺栓,进而取下限位板262,再将第一套筒本体2611抽离第一转向轴组件100和第二转向轴210,便于连接套筒261的更换,进而达到分段拆卸第一转向轴组件100和第二转向轴210的目的。
40.请参阅图4,第一转向轴组件100包括第一转向轴110和第一棱柱120,第一棱柱120固定连接于第一转向轴110底端,其中,第一棱柱120和第一转向轴110为一体式结构,第一棱柱120滑动连接于第一套筒本体2611内,限位板262能够挡住第一棱柱120。第一转向轴110转动时,第一转向轴110带动第一棱柱120转动,第一棱柱120带动第一套筒本体2611转动。
41.请参阅图5,第二转向轴210包括轴体211和第二棱柱212,第二棱柱212固定连接于轴体211顶端,具体的,第二棱柱212和轴体211为一体式结构,第二棱柱212滑动连接于第一套筒本体2611内,限位板262能够挡住第二棱柱212。第一套筒本体2611转动时,第一套筒本体2611带动第二棱柱212和轴体211转动。轴体211下端设置有固定板213,防松套筒250内侧固定连接于固定板213。优选的,防松套筒250和固定板213通过螺栓固定。当需要拆卸销接螺栓240时,解除防松套筒250和固定板213的连接螺栓,再沿轴体211抽动防松套筒250,使销接螺栓240裸露,进而可拆除销接螺栓240。轴体211下端固定套接有滑动板214,防松套筒250分别套接于滑动板214和固定板213。通过滑动板214和固定板213限制防松套筒250的滑动方向,减少防松套筒250因间隙倾斜,并出现防松套筒250和固定板213卡死,抽动防松套筒250阻力较大的情况。棱形插接件220包括第三棱柱221和第四棱柱222,第四棱柱222固定连接于第三棱柱221下侧,具体的,第四棱柱222和第三棱柱221为一体式结构,第三棱柱221和第四棱柱222均插接于万向节230内。通过第三棱柱221和第四棱柱222插接于万向节230,使第三棱柱221和第四棱柱222均能带动万向节230运动,减少因第三棱柱221和第四棱柱222其中一个出现磨损,导致转向失效的情况发生。
42.请参阅图6,防松套筒250包括第二套筒本体251和连接板252,连接板252固定连接于第二套筒本体251上端的内壁,连接板252固定连接于固定板213。优选的,连接板252和固定板213通过螺栓固定。解除连接板252和固定板213的连接螺栓,便于防松套筒250的拆卸。
第二套筒本体251外壁均匀设置有防滑条(图中未视)。通过防滑条便于人手带动第二套筒本体251抽动。
43.具体的,该可断开式转向轴的工作原理:使用时,先连接第一转向轴110,再将轴体211上的第二棱柱212缩回第一套筒本体2611内,使第三棱柱221和第四棱柱222与万向节230对正,抽动轴体211,使第三棱柱221和第四棱柱222均插接于万向节230内,将销接螺栓240依次穿过万向节230一侧和第四棱柱222后通过螺纹连接于万向节230另一侧,通过断开式的第一转向轴110和轴体211,便于转向轴和万向节230的连接,转向轴和万向节230连接完成后,防松套筒250套入销接螺栓240两端,再将防松套筒250和轴体211进行固定,通过防松套筒250挡住销接螺栓240两端,有效改善相关技术中可断开式转向轴端部和万向节连接处的螺栓松脱后容易掉落,导致转向失效,造成行驶安全的问题。
44.当需要拆卸第一套筒本体2611时,解除限位板262和安装板2612的连接螺栓,进而取下限位板262,再将第一套筒本体2611抽离第一转向轴组件100和第二转向轴210,便于连接套筒261的更换,进而达到分段拆卸第一转向轴组件100和第二转向轴210的目的,当需要拆卸销接螺栓240时,解除防松套筒250和固定板213的连接螺栓,再沿轴体211抽动防松套筒250,使销接螺栓240裸露,进而可拆除销接螺栓240。
45.通过第三棱柱221和第四棱柱222插接于万向节230,使第三棱柱221和第四棱柱222均能带动万向节230运动,减少因第三棱柱221和第四棱柱222其中一个出现磨损,导致转向失效的情况发生。
46.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