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用轮胎清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60242发布日期:2022-12-07 03:48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行车用轮胎清洗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洗器,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用轮胎清洗器。


背景技术:

2.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自行车种类很多,有单人自行车和双人自行车,还有多人自行车,可以作为环保的交通工具用来代步和出行,越来越多的人将自行车作为健身器材用来骑行锻炼和自行车出游,自行车本身也是一项体育竞技运动,有公路自行车赛、山地自行车赛、场地自行车赛和特技自行车比赛等,由于自行车轮胎直接与路面接触,所以自行车使用久了,轮胎会比较脏,为了使自行车更加的美观,人们会定期对轮胎进行清洗,目前一般是人工将水倒在轮胎上,然后用手拿着刷子对轮胎进行清洗,在清洗过程中,需要时不时将水倒在轮胎上,如此,比较费时费力,并且在清洗过程中,稍有不慎水就容易溅到人的衣服上。
3.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能够省时省力、能够避免水溅到人衣服上的自行车用轮胎清洗器。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人工清洗费时费力和容易弄湿衣服的缺点,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省时省力、能够避免水溅到人衣服上的自行车用轮胎清洗器。
5.技术方案是:一种自行车用轮胎清洗器,包括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滑杆、第二支撑架、电机、第一固定块、挤压机构和清洗机构,第一支撑架前侧中部对称设有第一滑杆,两根第一滑杆之间滑动式设有第二支撑架,第二支撑架上部前侧安装有电机,第二支撑架上部和第一支撑架后侧均转动式设有第一固定块,第二支撑架上部的第一固定块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第一支撑架前侧中部设有挤压机构,第一支撑架上设有清洗机构。
6.进一步,挤压机构包括有滑轨、第二滑杆、第一弹簧和滑块,第一支撑架前侧中部对称设有滑轨,两个滑轨之间滑动式设有滑块,滑块前壁设有第二滑杆,第二滑杆上绕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块和第二滑杆连接。
7.进一步,清洗机构包括有第三支撑架、第一转轴、第一清洗棉、第一支撑柱、第二转轴、第二清洗棉、第二支撑柱、第三转轴、第一传动组件、第三支撑柱、第四转轴、第二传动组件、第一锥齿轮组、第二锥齿轮组和第三传动组件,第二支撑架中部设有第三支撑架,第三支撑架与第一支撑架滑动式连接,第三支撑架左右两侧和第一支撑架后侧均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数量为四根,四根第一转轴上均设有第一清洗棉,第一支撑架前后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支撑柱,横向对称的第一支撑柱之间转动式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数量为两根,两根第二转轴上均设有第二清洗棉,第三支撑架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支撑柱,第二支撑柱与第一转轴转动式连接,两个第二支撑柱前侧均转动式设有第三转轴,前侧的两根第一转轴均与第三转轴之间连接有第一传动组件,第二支撑架中部前侧设有第三支撑
柱,第三支撑柱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设有第四转轴,两根第四转轴与电机输出轴之间均连接有第二传动组件,两根第四转轴与第三转轴之间设有第一锥齿轮组,四根第一转轴上部均与第二转轴之间设有第二锥齿轮组,两根第二转轴左端之间连接有第三传动组件。
8.进一步,还包括有喷水机构,喷水机构包括有第四支撑柱、第五支撑柱、水箱、喷罐、水管、按钮和第二弹簧,第一支撑架右侧设有第四支撑柱,第四支撑柱顶部设有第五支撑柱,第五支撑柱上部安装有水箱,水箱底部设有水管,水管上均匀安装有喷罐,喷罐的数量为三个,喷罐与第四支撑柱配合,三个喷罐后侧均滑动式设有按钮,按钮上均绕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两端分别与喷罐和按钮连接。
9.进一步,还包括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有第六支撑柱、夹板和第二固定块,第四支撑柱右壁均匀设有第六支撑柱,第六支撑柱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第六支撑柱上均对称转动式设有夹板,夹板的数量为六块,同侧的夹板上部之间转动式设有第二固定块。
10.进一步,第一传动组件由两个皮带轮和皮带组成,一个皮带轮设在第一转轴上部,另一个皮带轮设在第三转轴上。
11.进一步,第一锥齿轮组和第二锥齿轮组均由两个锥齿轮构成。
12.有益效果为: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挤压机构,人们拉动挤压机构运作,使得轮胎通过挤压机构固定轮胎,防止轮胎清洗时前后摆动,进而达到了固定轮胎的效果;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清洗机构,电机输出轴转动会带动清洗机构运作,使得清洗机构对轮胎清洗,无需人工手动清洗轮胎,进而达到了清洗轮胎的效果;
15.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喷水机构,人们按压喷水机构,喷水机构运作对轮胎洒水,进而达到了洒水的效果,减少人工洒水的操作;
16.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固定机构,通过固定机构夹紧喷罐内的喷管,防止喷罐运作时,使得喷罐内的喷管掉出来。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挤压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清洗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喷水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1_第一支撑架,2_第一滑杆,3_第二支撑架,4_电机,5_第一固定块,6_挤压机构,61_滑轨,62_第二滑杆,63_第一弹簧,64_滑块,7_清洗机构,71_第三支撑架,72_第一转轴,73_第一清洗棉,74_第一支撑柱,75_第二转轴,76_第二清洗棉,77_第二支撑柱,78_第三转轴,79_第一传动组件,710_第三支撑柱,711_第四转轴,712_第二传动组件,713_第一锥齿轮组,714_第二锥齿轮组,715_第三传动组件,8_喷水机构,81_第四支撑柱,82_第五支撑柱,83_水箱,84_喷罐,85_水管,86_按钮,87_第二弹簧,9_固定机构,91_第六支撑柱,92_夹板,93_第二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
24.实施例1
25.一种自行车用轮胎清洗器,如图1-3所示,包括有第一支撑架1、第一滑杆2、第二支撑架3、电机4、第一固定块5、挤压机构6和清洗机构7,第一支撑架1前侧中部对称设有第一滑杆2,两根第一滑杆2之间滑动式设有第二支撑架3,第二支撑架3上部前侧安装有电机4,第二支撑架3上部和第一支撑架1后侧均转动式设有第一固定块5,第二支撑架3上部的第一固定块5与电机4输出轴连接,第一支撑架1前侧中部设有挤压机构6,第一支撑架1上设有清洗机构7。
26.当人们需要清洗自行车轮胎时,人们可使用这种自行车用轮胎清洗器,首先人们向后拉动挤压机构6,从而带动第二支撑架3、电机4和前侧的第一固定块5均向前运动,随后人们将轮胎放入第一支撑架1上,此时人们松开挤压机构6,挤压机构6向后运动复位,进而带动第二支撑架3、电机4和前侧的第一固定块5均向后运动复位,使得第一固定块5与轮胎卡合,进而固定轮胎,人们启动电机4,电机4输出轴转动带动第一固定块5转动,从而带动轮胎转动,同时带动清洗机构7运作,此时人们将水洒在轮胎上,进而通过清洗机构7运作对轮胎进行清洗,当轮胎清洗完成后,人们再次向前拉动挤压机构6,从而带动第二支撑架3、电机4和前侧的第一固定块5均向前运动,此时人们将轮胎取出,当人们无需使用时,人们关闭电机4即可。
27.挤压机构6包括有滑轨61、第二滑杆62、第一弹簧63和滑块64,第一支撑架1前侧中部对称设有滑轨61,两个滑轨61之间滑动式设有滑块64,滑块64前壁设有第二滑杆62,第二滑杆62上绕有第一弹簧63,第一弹簧63的两端分别与滑块64和第二滑杆62连接。
28.首先人们可向前拉动第二滑杆62,从而带动滑块64向前滑动,第一弹簧63被压缩,进而带动第二支撑架3、电机4和前侧的第一固定块5均向前运动,此时人们将轮胎放入第一支撑架1上,随后人们松开第二滑杆62,由于第一弹簧63复位,所以会带动滑块64向后滑动复位,进而带动第二滑杆62向后滑动复位,进而带动第二支撑架3、电机4和前侧的第一固定块5均向后运动,使得第一固定块5与轮胎卡合,进而固定轮胎,防止轮胎清洗时左右摆动。
29.清洗机构7包括有第三支撑架71、第一转轴72、第一清洗棉73、第一支撑柱74、第二转轴75、第二清洗棉76、第二支撑柱77、第三转轴78、第一传动组件79、第三支撑柱710、第四转轴711、第二传动组件712、第一锥齿轮组713、第二锥齿轮组714和第三传动组件715,第二支撑架3中部设有第三支撑架71,第三支撑架71与第一支撑架1滑动式连接,第三支撑架71左右两侧和第一支撑架1后侧均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72,第一转轴72的数量为四根,四根第一转轴72上均设有第一清洗棉73,第一支撑架1前后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支撑柱74,横向对称的第一支撑柱74之间转动式设有第二转轴75,第二转轴75的数量为两根,两根第二转轴75上均设有第二清洗棉76,第三支撑架71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支撑柱77,第二支撑柱77与第一转轴72转动式连接,两个第二支撑柱77前侧均转动式设有第三转轴78,前侧的两根第一转轴72均与第三转轴78之间连接有第一传动组件79,第二支撑架3中部前侧设有第三支撑柱710,第三支撑柱710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设有第四转轴711,两根第四转轴711与电机4输出轴之间均连接有第二传动组件712,两根第四转轴711与第三转轴78之间设有第一锥齿轮组713,四根第一转轴72上部均与第二转轴75之间设有第二锥齿轮组714,两根第二转轴75
左端之间连接有第三传动组件715。
30.当电机4向后运动时,电机4向后运动会带动第三支撑架71、前侧的第一转轴72、前侧的第一清洗棉73、第二支撑柱77、第三转轴78、第一传动组件79,第三支撑柱710、第四转轴711、第二传动组件712、第一锥齿轮组713和前侧的第二锥齿轮组714均向后运动,此时电机4输出轴转动会带动第二传动组件712传动,从而带动第四转轴711转动,第四转轴711带动第一锥齿轮组713转动,从而带动第三转轴78转动,从而带动第一传动组件79传动,进而带动前侧的第一转轴72转动,进而带动前侧的第一清洗棉73转动,同时第一转轴72转动会带动前侧的第二锥齿轮组714转动,进而带动前侧的第二转轴75转动,进而带动前侧第二清洗棉76转动,前侧的转动会带动第三传动组件715传动,从而带动后侧的第二转轴75转动,从而带动后侧的第二清洗棉76转动,进而带动后侧的第二锥齿轮组714转动,进而带动后侧的第一转轴72转动,继而带动后侧的第一清洗棉73转动,然后对轮胎进行擦拭清洗,继而达到了清洗轮胎的效果,当轮胎完成清洗后,电机4向前运动会带动第三支撑架71、前侧的第一转轴72、前侧的第一清洗棉73、第二支撑柱77、第三转轴78、第一传动组件79,第三支撑柱710、第四转轴711、第二传动组件712、第一锥齿轮组713和前侧的第二锥齿轮组714均向前运动,使得第二转轴75停止转动,进而人们放入轮胎在第一支撑架1上对下一个轮胎进行清洗。
31.实施例2
3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4和图5所示,还包括有喷水机构8,喷水机构8包括有第四支撑柱81、第五支撑柱82、水箱83、喷罐84、水管85、按钮86和第二弹簧87,第一支撑架1右侧设有第四支撑柱81,第四支撑柱81顶部设有第五支撑柱82,第五支撑柱82上部安装有水箱83,水箱83底部设有水管85,水管85上均匀安装有喷罐84,喷罐84的数量为三个,喷罐84与第四支撑柱81配合,三个喷罐84后侧均滑动式设有按钮86,按钮86上均绕有第二弹簧87,第二弹簧87两端分别与喷罐84和按钮86连接。
33.人们可将水倒入水箱83,使得水通过水管85向下流动,从而流进喷罐84内,然后人们向左按压按钮86,第二弹簧87被压缩,进而挤压水往左喷出,进而达到了对轮胎喷水的效果,完成喷水后,人们松开按钮86,由于第二弹簧87复位,所以会带动按钮86向右运动复位,进而停止喷水。
34.还包括有固定机构9,固定机构9包括有第六支撑柱91、夹板92和第二固定块93,第四支撑柱81右壁均匀设有第六支撑柱91,第六支撑柱91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第六支撑柱91上均对称转动式设有夹板92,夹板92的数量为六块,同侧的夹板92上部之间转动式设有第二固定块93。
35.人们可转动第二固定块93,从而带动夹板92向内侧运动,使得夹板92夹紧喷罐84,防止喷罐84运作时,使得喷罐84内的喷管掉出来,进而达到了固定的效果,当人们需要换取喷罐84内的喷管时,人们反转第二固定块93,进而带动夹板92向外侧运动,使得夹板92松开喷罐84,此时人们即可取出喷管。
3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
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