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轮防脱落结构及其电动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22026发布日期:2022-11-09 07:11阅读:71来源:国知局
飞轮防脱落结构及其电动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轮防脱落结构及其电动自行车,属于电动自行车配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规定电动自行车必须带有脚踏骑行功能,为满足脚踏骑行功能,则需要在电动自行车的电机上装配飞轮。目前的飞轮依靠螺纹安装在电机端盖上。电机长时间使用后,飞轮会逐渐松脱,最终导致飞轮从电机上脱落,不但造成脚踏骑行功能无法使用,还可能导致电机电缆线被飞轮绞断,造成电机不可逆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防止电机飞轮脱落的飞轮防脱落结构及其电动自行车。
4.为实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飞轮防脱落结构,包括电机飞轮、止转片和电机轴,所述电机飞轮上制有供所述电机轴穿过的飞轮孔,所述电机飞轮和所述止转片均套设在所述电机轴上,所述止转片的两端设有若干限位凸块,位于所述止转片两端的所述限位凸块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飞轮孔的直径。
6.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止转片上还设有止转凸块,所述限位凸块往靠近所述电机飞轮的方向弯曲,所述止转凸块往远离所述电机飞轮的方向弯曲。
7.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限位凸块和所述止转凸块由所述止转片局部弯折形成。
8.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限位凸块和所述止转片的连接处为弧形。
9.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止转片的两端均设有两块所述限位凸块,所述止转凸块位于两块所述限位凸块之间。
10.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电机端盖和电缆线,所述电机端盖外侧面的中部制有端盖凸块,所述端盖凸块上制有贯穿所述电机端盖的端盖孔,所述电机轴贯穿所述端盖孔,所述电机飞轮通过所述飞轮孔套设安装在所述端盖凸块上,所述止转片位于所述电机端盖的外侧,所述电机轴内制有线槽,所述电缆线的一端位于所述线槽内,另一端伸出所述电机轴并位于所述电机端盖的外侧。
11.使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飞轮防脱落结构的电动自行车,包括车架平叉,所述止转凸块与所述车架平叉相接触。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止转片弯折形成限位凸块,实现电机飞轮防脱落,当电机飞轮往外松脱时,限位凸块能挡住电机飞轮,防止电机飞轮完全脱离电机,并接触到电缆线,使电缆线被电机飞轮绞断;止转凸块与电动自行车的车架平叉紧贴来防止电机轴
相对车架平叉转动,止转片同时满足电机飞轮防脱落和电机轴止转的功能,减少零部件的使用,减少成本。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止转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飞轮防脱落结构,包括电机飞轮1、止转片2和电机3。电机3包括电机端盖31、电机轴32和电缆线33。电机端盖31外侧面的中部制有端盖凸块34,端盖凸块34上制有贯穿电机端盖31的端盖孔,电机轴32贯穿端盖孔。电机飞轮1上制有供电机轴32和端盖凸块34穿过的飞轮孔,电机飞轮1通过飞轮孔套设安装在端盖凸块34上。电机轴32内制有线槽,电缆线33的一端位于线槽内,另一端伸出电机轴32并位于电机端盖31的外侧。
16.上述技术方案中:止转片2上制有安装孔21,止转片2通过安装孔21套设在电机轴32上,止转片2位于电机端盖31的外侧。所述止转片2上设有止转凸块23和四块限位凸块22。四块限位凸块22均匀分布在止转片2的两端。位于止转片2两端的限位凸块22之间的距离大于飞轮孔的直径,因此当电机飞轮1和电机轴32之间的安装松动,并往外松脱时,限位凸块22能挡住电机飞轮1,防止电机飞轮1完全脱离电机3,并接触到电缆线33,使电缆线33被电机飞轮1绞断。限位凸块22往靠近电机飞轮1的方向弯曲,止转凸块23往远离电机飞轮1的方向弯曲。限位凸块22和止转凸块23由止转片2局部弯折形成。限位凸块22和止转片2的连接处为弧形。止转凸块23位于两块限位凸块22之间。限位凸块22往靠近电机飞轮1的方向倾斜,减少了电机飞轮1松脱时在电机轴32上的移动空间,可以使电机飞轮1松脱时不脱离电机端盖31。
17.使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飞轮防脱落结构的电动自行车,包括车架平叉,止转凸块23与车架平叉相接触,以防止电机轴32相对车架平叉转动。止转片2同时满足电机飞轮1防脱落和电机轴32止转的功能,减少零部件的使用,减少成本。
18.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飞轮防脱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飞轮(1)、止转片(2)和电机轴(32),所述电机飞轮(1)上制有供所述电机轴(32)穿过的飞轮孔,所述电机飞轮(1)和所述止转片(2)均套设在所述电机轴(32)上,所述止转片(2)的两端设有若干限位凸块(22),位于所述止转片(2)两端的所述限位凸块(22)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飞轮孔的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轮防脱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转片(2)上还设有止转凸块(23),所述限位凸块(22)往靠近所述电机飞轮(1)的方向弯曲,所述止转凸块(23)往远离所述电机飞轮(1)的方向弯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轮防脱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块(22)和所述止转凸块(23)由所述止转片(2)局部弯折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轮防脱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块(22)和所述止转片(2)的连接处为弧形。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轮防脱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转片(2)的两端均设有两块所述限位凸块(22),所述止转凸块(23)位于两块所述限位凸块(22)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所述的飞轮防脱落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端盖(31)和电缆线(33),所述电机端盖(31)外侧面的中部制有端盖凸块(34),所述端盖凸块(34)上制有贯穿所述电机端盖(31)的端盖孔,所述电机轴(32)贯穿所述端盖孔,所述电机飞轮(1)通过所述飞轮孔套设安装在所述端盖凸块(34)上,所述止转片(2)位于所述电机端盖(31)的外侧,所述电机轴(32)内制有线槽,所述电缆线(33)的一端位于所述线槽内,另一端伸出所述电机轴(32)并位于所述电机端盖(31)的外侧。7.使用了如权利要求2-6任一所述的飞轮防脱落结构的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平叉,所述止转凸块(23)与所述车架平叉相接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轮防脱落结构及其电动自行车,包括电机飞轮、止转片和电机轴,所述电机飞轮上制有供所述电机轴穿过的飞轮孔,所述电机飞轮和所述止转片均套设在所述电机轴上,所述止转片的两端设有若干限位凸块,位于所述止转片两端的所述限位凸块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飞轮孔的直径。所述止转片上还设有止转凸块,所述限位凸块往靠近所述电机飞轮的方向倾斜,所述止转凸块往远离所述电机飞轮的方向倾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止转片弯折形成限位凸块,实现电机飞轮防脱落,当电机飞轮往外松脱时,限位凸块能挡住电机飞轮,防止电机飞轮完全脱离电机,并接触到电缆线,使电缆线被电机飞轮绞断。使电缆线被电机飞轮绞断。使电缆线被电机飞轮绞断。


技术研发人员:胡萧峰 王加许 王健 丁伟 丁作孝 庞辉 庞兴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台州市金宇机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29
技术公布日:2022/1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