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车篮的立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94788发布日期:2023-04-19 09:50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安装车篮的立管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自行车,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安装车篮的立管。


背景技术:

1、立管就是坐杆那个竖直的地方,它是自行车两个三角形的重要组成部分,立管连接了上管、下管、后下叉,后腿,以及五通,也稳定了自行车的结构,构成小三角形增加了自行车的稳定性,为了方便携带物品,通常会在立管上安装车篮。

2、目前,公告号为cn21010185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车篮安装结构,包括有车篮本体,车篮本体固定连接有安装座;安装座包括有连接套,连接套侧壁沿连接套轴向开设有第一开口,连接套设置有用于锁紧第一开口的紧固件,此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采用安装座与车篮本体通过插接固定结构固定连接的方式,具有安装快速、方便且牢固的效果;采用紧固件与第一开口锁紧配合,使连接套内径可调,适用于多种管径的车架,适用范围广,限制性小;采用大衬套或小衬套,可适用于车架管径与连接套内径相差较大的车架。

3、现有的便于安装车篮的立管在安装的时候有以下缺点:

4、1、车篮与立柱的固定方式通常是使用螺栓进行固定,当车篮出现损坏或需要更换的情况时,需要借用工具进行拆卸,拆卸步骤较为繁琐;

5、2、当车篮内部储存的物品较重时,会压向车篮向一边倾斜,当自行车在移动时,会时车篮发生晃动的情况,没有支撑结构的介入,容易使车篮与立柱的连接结构发生断裂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一种便于安装车篮的立管,其优点是:

2、1、可以便于的完成对车篮的拆卸工作,避免在拆除时出现需要借用工具进行拆卸;

3、2、通过支撑机构进行支撑,避免车篮在储存较重物品时出现车篮被压到倾斜的情况,避免自行车在行驶时出现车篮随意晃动的情况。

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安装车篮的立管,包括立管结构,所述立管结构的右侧栓接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固定旋钮,所述固定机构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环形块,所述第一环形块的底部栓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右侧栓接有车篮结构,所述立管结构的右侧栓接有支撑机构,所述车篮结构放置在支撑机构的顶部。

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立管结构、固定机构、固定旋钮、第一环形块、连接块、车篮结构、和支撑机构,使用时通过将车篮结构放置到支撑机构的表面,接着推动车篮结构进入安装位置,接着通过固定机构插入第一环形块的内部,将第一环形块的位置进行固定,接着通过固定旋钮在固定机构的内部进行转动,将固定机构的位置进行固定,完成了便捷安装车篮结构的工作,当车篮结构承载重物时,通过支撑机构的支撑,可以避免车篮结构在使用中出现承载力不足情况。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限位板、插销和卡扣,所述限位板的前侧与插销的后侧栓接,所述插销的表面与卡扣的内壁活动连接。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限位板、插销和卡扣,使用时通过车篮结构带动连接块进行活动,连接块活动的同时会带动第一环形块进行入安装位置,接着通过将插销带动限位板进行活动,使插销插入卡扣和第一环形块的内部,接着通过固定旋钮在卡扣的内部进行旋转固定,将车篮结构的位置进行固定。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扣的左侧栓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左侧栓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壁与立管结构的表面栓接。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连接柱和固定块,使用时通过连接柱与卡扣的位置进行固定,接着通过连接柱与固定块的位置进行固定,固定块与立管结构的位置进行固定,便于进行对车篮结构的安装工作。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旋钮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的顶部与卡扣的底部焊接。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螺母,使用时通过固定旋钮在螺母的内部转动,便于使卡扣的内壁比插销的表面进行固定,接着通过螺母与卡扣的底部焊接,便于固定旋钮在进行转动固定的工作。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旋钮的顶部栓接有转块,所述转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阻尼转轴。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转块和阻尼转轴,使用时通过阻尼转轴带动转块进行转动,转块转动的同时会带动固定旋钮进行转动,便于进行对卡扣的固定工作。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阻尼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左侧栓接有转杆。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活动块和转杆,使用时通过转杆带动活动块进行转动,活动块转动的同时通过阻尼转轴带动转块进行转动,便于使用者使用,通过阻尼转轴可以避免自行车在行驶时出现转杆随意晃动的情况。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管结构的表面栓接有第二环形块,所述第二环形块的右侧与支撑机构的左侧栓接,所述支撑机构通过第二环形块与立管结构栓接。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环形块,使用时通过第二环形块与立管结构的位置进行固定,接着通过第二环形块与支撑机构的位置进行固定,便于支撑机构进行稳定的支撑工作。

1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机构包括防护垫、支撑板和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左侧与第二环形块的右侧栓接,所述固定柱的右侧与支撑板的左侧栓接,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与防护垫的底部粘接,所述车篮结构的底部与防护垫的顶部接触。

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防护垫、支撑板和固定柱,通过固定柱与第二环形块的位置进行固定,接着通过第二环形块与支撑板的位置进行固定,接着通过支撑板与防护垫的位置进行固定,便于进行对车篮结构的支撑工作,避免车篮结构在储存重物时出现承载力不足的情况。

2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1、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将车篮结构放置到支撑机构的表面,接着推动车篮结构进入安装位置,接着通过车篮结构带动连接块进行活动,连接块活动的同时会带动第一环形块进行入安装位置,接着通过将插销带动限位板进行活动,使插销插入卡扣和第一环形块的内部,接着通过固定旋钮在卡扣的内部进行旋转固定,将车篮结构的位置进行固定,完成了便捷安装车篮结构的工作;

22、2、通过设置支撑机构,使用时通过固定柱与第二环形块的位置进行固定,接着通过第二环形块与支撑板的位置进行固定,接着通过支撑板与防护垫的位置进行固定,便于进行对车篮结构的支撑工作,避免车篮结构在储存重物时出现承载力不足的情况。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安装车篮的立管,包括立管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管结构(1)的右侧栓接有固定机构(2),所述固定机构(2)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固定旋钮(4),所述固定机构(2)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环形块(5),所述第一环形块(5)的底部栓接有连接块(6),所述连接块(6)的右侧栓接有车篮结构(7),所述立管结构(1)的右侧栓接有支撑机构(3),所述车篮结构(7)放置在支撑机构(3)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车篮的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限位板(201)、插销(202)和卡扣(203),所述限位板(201)的前侧与插销(202)的后侧栓接,所述插销(202)的表面与卡扣(203)的内壁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车篮的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203)的左侧栓接有连接柱(8),所述连接柱(8)的左侧栓接有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的内壁与立管结构(1)的表面栓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车篮的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旋钮(4)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母(10),所述螺母(10)的顶部与卡扣(203)的底部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车篮的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旋钮(4)的顶部栓接有转块(11),所述转块(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阻尼转轴(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车篮的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转轴(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块(13),所述活动块(13)的左侧栓接有转杆(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车篮的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立管结构(1)的表面栓接有第二环形块(15),所述第二环形块(15)的右侧与支撑机构(3)的左侧栓接,所述支撑机构(3)通过第二环形块(15)与立管结构(1)栓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车篮的立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3)包括防护垫(301)、支撑板(302)和固定柱(303),所述固定柱(303)的左侧与第二环形块(15)的右侧栓接,所述固定柱(303)的右侧与支撑板(302)的左侧栓接,所述支撑板(302)的顶部与防护垫(301)的底部粘接,所述车篮结构(7)的底部与防护垫(301)的顶部接触。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车篮的立管,应用在便于安装车篮的立管技术领域,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将车篮结构放置到支撑机构的表面,接着推动车篮结构进入安装位置,接着通过车篮结构带动连接块进行活动,连接块活动的同时会带动第一环形块进行入安装位置,接着通过将插销带动限位板进行活动,使插销插入卡扣和第一环形块的内部,接着通过固定旋钮在卡扣的内部进行旋转固定,将车篮结构的位置进行固定,完成了便捷安装车篮结构的工作,通过设置支撑机构,使用时通过固定柱与第二环形块的位置进行固定,接着通过第二环形块与支撑板的位置进行固定,避免车篮结构在储存重物时出现承载力不足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徐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市友森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5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