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涉及汽车生产,尤其涉及一种翼子板安装件、侧围外板及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工业发展,车辆前部翼子板与侧围外板之间间隙值会在汽车设计时越做越小,从而满足人们对于车辆外观精致感需求。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翼子板与侧围外板在经喷涂油漆进入烘烤车间后,翼子板和侧围外板由于受到高温烘烤热膨胀变形,两者发生磕碰现象,导致翼子板和侧围外板外观漆面不完整,出现外观品质问题,影响车辆精致感知及后期返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翼子板安装件,包括第一本体和支撑部,所述第一本体与侧围外板连接,所述支撑部包括连接件和形变部,所述连接件与侧围外板连接,所述形变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件和所述第一本体连接,且所述形变部能够在侧围外板受热时发生形变与翼子板加强板抵接。
2、可选的,所述形变部朝向翼子板加强板的方向凸起。
3、可选的,所述形变部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连接件的截面形成“几”字形结构。
4、可选的,所述第一本体、所述形变部和所述连接件一体成型。
5、可选的,所述第一本体朝向地面的方向延伸,所述支撑部朝向车尾的方向延伸。
6、可选的,所述第一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朝向翼子板加强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安装板用于与翼子板加强板连接。
7、可选的,还包括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同方位设置在侧围外板上,所述第二本体上还设置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第一安装板板面相对设置。
8、可选的,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叠拼设置。
9、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侧围外板,上述的翼子板安装件。
10、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车辆,上述的侧围外板。
11、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公开的支撑部设置在在翼子板尖角区与侧围外板之间,增加翼子板加强板与侧围外板之间间距,减小翼子板尖角区域与侧围外板靠近变形趋势;其中支撑部还设置有形变部,形变部能在翼子板和侧围外板发生热膨胀变形时发生接触,两者之间相互运动受到抑制,从而保证了翼子板尖角区域与侧围外板之间间距不至于减少到接触状态,从而解决了翼子板磕碰油漆问题。
1.一种翼子板安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子板安装件设置在侧围外板和翼子板之间,所述翼子板安装件包括第一本体和支撑部,所述第一本体与侧围外板连接,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子板安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部朝向所述翼子板加强板的方向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子板安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部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连接件的截面形成“几”字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子板安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所述形变部和所述连接件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子板安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朝向地面的方向延伸,所述支撑部朝向车尾的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子板安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朝向翼子板加强板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安装板用于与翼子板加强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翼子板安装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同方位设置在侧围外板上,所述第二本体上还设置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第一安装板板面相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翼子板安装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叠拼设置。
9.一种侧围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种所述的翼子板安装件。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侧围外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