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高重心、高承载力的履带式行走底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27863发布日期:2024-01-06 23:19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高重心、高承载力的履带式行走底盘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是一种刚性强、承载力高、通过性好、地形适应性好,能够适应于超高桅杆的履带式行走底盘。


背景技术:

1、在工程钻机领域,履带式行走底盘应用非常广泛,经过大量的现场应用发现,当前的履带式行走底盘存在一些结构上的缺陷:

2、1、与上部平台之间的回转支承的直径太小,除了下地盘之外,机体的重量都集中在回转支承上,如此,导致回转支承承载力不足、支撑性差的缺陷被放大、实际作业中容易引起上部机体的晃动,今儿影响钻杆的作业精度。

3、2、单侧履带及行走机构的宽度不够,导致整个行走底盘在松软地面行走时容易陷入泥土中,或者,某些细小的地面起伏就容易引起整个行走底盘的倾斜。

4、3、由于回转支承的受力集中导致的稳定性差、同时由于履带宽度不够导致行走底盘底容易受地形、地质影响,从而,当前的行走底盘通常将离地间隙不超过5cm,而如此低的离地高度经常使行走底盘的通过性受到制约。

5、综合上述原因,导致当前的履带式行走底盘在适配高桅杆时,无法为桅杆提供足够的稳定性,限制了桅杆的高度、限制了上部结构的重量、影响力钻机的出力乃至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出一种除下底盘外其余机体重量能够通过回转支承有效分散到下底盘上、有效降低整机重心并且下底盘放大承载面积、提高地形地质适应能力的新的履带式行走底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适用于高重心、高承载力的履带式行走底盘,其包括履带驱动机构、履带、基架和回转机构,履带包裹在履带驱动机构上,履带驱动机构分别设置在基架的两侧,其特征是:基架包括承载平台和位于承载平台两侧的连接牛腿,基架通过其两侧的连接牛腿分别插入两侧履带驱动机构的顶部的插槽中,从而实现基架与履带驱动机构的连接,回转机构设置在基架的承载平台的中部,其中,回转机构的直径等于承载平台的宽度的80%~90%,或在当行走底盘工作时,两侧履带驱动机构的间隔距离不超过回转机构直径的110%~130%。

4、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上述行走底盘,与传统行走底盘相比,将基架通过连接牛腿而设置在了履带驱动机构的顶部,从而直接抬升了整个行走底盘的离地间隙,增强了行走底盘的通过性;其次,增大回转机构的直径,直至其与基架的宽度或工作状态下两侧履带驱动机构之间的间隔距离相近似,如此,使得回转机构的承载重心遍布整个基架并传递到两侧的履带驱动机构上,如此,非但彻底解决了原先回转支撑受力集中而承载力不足的结构性缺陷同时也使得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行走底盘,其整体性更加,在实际使用时能够有效降低上部结构所传导的重心,从而能够适应超长的桅杆。

5、在上述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行走底盘,对行走机构也进行了加强:

6、基架两侧通过连接牛腿而连接的履带驱动机构均包括履带保持架以及对称地设置在履带保持架中的支撑轮组、端部从动导轮和端部驱动轮;所述支撑轮组沿履带保持架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履带保持架底面的中部,在履带保持架的两端分别设置端部从动导轮或者端部驱动轮,履带包裹在履带支撑架上并通过支撑轮组、端部从动导轮、端部驱动轮而使履带围绕履带支撑架转动。

7、如此,与传统履带式行走底盘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履带行走机构使用更宽的履带,今儿能够克服传统履带底盘在松软地质上行进时容易陷车的问题,并且,采用更宽的履带也使得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行走底盘具有更大的接地面积,从而能够忽略某些地形起伏,使其不至影响整个底盘的水平稳定性。

8、进一步,由于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行走底盘采用了更宽的履带,因此,传统运输车辆会因为超宽问题而无法对本行走底盘进行运输,位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以下辅助结构:

9、还包括侧推油缸,连接牛腿通过一组导轨而与履带驱动机构连接,在机架与履带驱动机构之间设置侧推油缸,当行走底盘不工作时,通过侧推油缸将两侧的履带驱动机构向基架两侧,缩短两侧履带驱动机构的间距,或者,当行走底盘不工作时,履带驱动机构从行走底盘上拆除。

10、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行走底盘所采用的超宽履带驱动机构及及超宽履带,为了提供足够的支撑和驱动力,对履带驱动机构进行双倍的结构、同步动力设计:

11、对称设置的两个端部驱动轮之间通过一套十字轴组件实现刚性连接,所述十字轴作为刚性同步轴使用,所述十字轴组件包括两个端盖法兰和分别与两个端盖法兰连接的万象十字轴,所述端盖法兰设置在两个端部驱动轮的减速箱端盖上。

12、在上述基础上,为了使履带便于拆装维护,设计一套不需要拆卸履带即可对涨紧轮进行操作的系统:

13、每一侧履带驱动机构的两个端部从动导轮均带有一组涨紧装置,所述涨紧装置包括用于推动端部驱动轮的涨紧油缸,通过两个涨紧油缸而控制端部从动导轮的伸出或缩回动作,该两个涨紧油缸之间通过同步器或刚性连接轴实现二者之间的同步动作。

14、进一步,位了确保涨紧油缸的可靠性,还增加了保压装置,所述保压装置为蓄能器,其与控制端部从动导轮的涨紧油缸连接,为涨紧油缸工作时达到恒压、保压、蓄能或气弹簧的目的。

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质上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具有更佳的力学性能和机械特性的履带式行走底盘,其克服了传统履带式行走底盘所固有的缺陷,并且在此基础上还具有更易于操作、使用和维保的有点。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高重心、高承载力的履带式行走底盘,其包括履带驱动机构、履带、基架和回转机构,履带包裹在履带驱动机构上,履带驱动机构分别设置在基架的两侧,其特征是:基架包括承载平台和位于承载平台两侧的连接牛腿,基架通过其两侧的连接牛腿分别插入两侧履带驱动机构的顶部的插槽中,从而实现基架与履带驱动机构的连接,回转机构设置在基架的承载平台的中部,其中,回转机构的直径等于承载平台的宽度的80%~90%,或在当行走底盘工作时,两侧履带驱动机构的间隔距离不超过回转机构直径的110%~1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重心、高承载力的履带式行走底盘,其特征是:基架两侧通过连接牛腿而连接的履带驱动机构均包括履带保持架以及对称地设置在履带保持架中的支撑轮组、端部从动导轮和端部驱动轮;所述支撑轮组沿履带保持架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履带保持架底面的中部,在履带保持架的两端分别设置端部从动导轮或者端部驱动轮,履带包裹在履带支撑架上并通过支撑轮组、端部从动导轮、端部驱动轮而使履带围绕履带支撑架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高重心、高承载力的履带式行走底盘,其特征是:还包括侧推油缸,连接牛腿通过一组导轨而与履带驱动机构连接,在机架与履带驱动机构之间设置侧推油缸,当行走底盘不工作时,通过侧推油缸将两侧的履带驱动机构向基架两侧,缩短两侧履带驱动机构的间距,或者,当行走底盘不工作时,履带驱动机构从行走底盘上拆除。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高重心、高承载力的履带式行走底盘,其特征是:对称设置的两个端部驱动轮之间通过一套十字轴组件实现刚性连接,所述十字轴作为刚性同步轴使用,所述十字轴组件包括两个端盖法兰和分别与两个端盖法兰连接的万象十字轴,所述端盖法兰设置在两个端部驱动轮的减速箱端盖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高重心、高承载力的履带式行走底盘,其特征是:每一侧履带驱动机构的两个端部从动导轮均带有一组涨紧装置,所述涨紧装置包括用于推动端部驱动轮的涨紧油缸,通过两个涨紧油缸而控制端部从动导轮的伸出或缩回动作,该两个涨紧油缸之间通过同步器或刚性连接轴实现二者之间的同步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高重心、高承载力的履带式行走底盘,其特征是:基架的离地高度不小于5c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高重心、高承载力的履带式行走底盘,其特征是:还包括保压装置,所述保压装置为蓄能器,其与控制端部从动导轮的涨紧油缸连接,为涨紧油缸工作时达到恒压、保压、蓄能或气弹簧的目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是一种刚性强、承载力高、通过性好、地形适应性好,能够适应于超高桅杆的履带式行走底盘;包括履带驱动机构、履带、基架和回转机构;基架包括承载平台和位于承载平台两侧的连接牛腿,通过两侧的连接牛腿分别设置在两侧履带驱动机构的顶部从而实现基架与履带驱动机构的连接,回转机构的直径等于承载平台的宽度的80%~90%。与传统行走底盘相比,基架通过连接牛腿设置在了履带驱动机构的顶部,增强了行走底盘的通过性;增大的回转机构直径使得回转机构的承载重心遍布整个基架并传递到两侧的履带驱动机构上,彻底解决了回转支撑受力集中而承载力不足的缺陷,同时整体性更加,能够有效降低上部结构传导的重心,从而能够适应超长的桅杆。

技术研发人员:周跃阳,赵京昊,王伟龙,沈海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易通特种基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