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副车架抓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87143发布日期:2023-09-09 12:56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前副车架抓件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架转运工装,尤其涉及一种前副车架抓件设备。


背景技术:

1、全框式前副车架结构简称前副车架,如图1所示,前副车架具有相对设置的两根纵梁和两根横梁,两根纵梁间隔设置,两横梁间隔的设置在两纵梁之间,前副车架用于与车身大梁、水箱或者发动机连接,属于正碰撞力传导结构的组成部分。前副车架普遍采用钢制材料、或者钢铝混合结构,当车辆发生碰撞时,撞击力会通过车身大梁以及前副车架上的纵梁分散,传递至车身中部进行能量吸收,降低乘员受到的冲击以及减小乘员舱的溃缩量。

2、在焊接成型后,前副车架处于倾斜夹持的姿态。由于重量较大,对前副车架焊接加工后的转运,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8638101a,通常是采用专用吊具或者手拉葫芦对前副车架进行起吊后人工搬运,转运效率很低且行程有限,而且吊具和手拉葫芦不具备长行程搬运能力,因此提供一种能够从焊接夹具配合,直接抓取焊接好的前副车架的抓件设备,提高前副车架的转运时间和工作效率,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能够更好的与焊接加工工作完成状态进行无缝衔接配合、提高工件转运效率的前副车架抓件设备。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前副车架抓件设备,包括:

3、底座,相对于地面直线运动;

4、旋转支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与底座铰连接;旋转支架相对于底座旋转并改变与前副车架的距离;

5、纵梁夹持机构,设置在所述旋转支架远离地面的一端,用于沿着第一预设方向运动并夹持前副车架的两纵梁的不同位置;

6、若干横梁定位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纵梁夹持机构的第一预设方向的径向方向,用于抵持前副车架的两横梁的不同部位的表面;第一预设方向为前副车架的两横梁的延伸方向;

7、所述旋转支架带动纵梁夹持机构和若干横梁定位机构向着待抓取的前副车架所在位置旋转逼近,纵梁夹持机构避让两纵梁所在位置,且纵梁夹持机构和若干横梁夹持机构抵持在前副车架表面后,旋转支架相对于底座旋转复位,完成前副车架的装载。

8、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底座包括两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两扶手架;两第一连杆平行且间隔设置,第二连杆设置在两第一连杆之间且与两第一连杆相邻的端部分别固定连接;两扶手架设置在两第一连杆远离第二连杆的一端,且两扶手架还朝着远离地面的方向向外延伸设置;两第一连杆靠近地面的一端还设置有若干具有位置锁定功能的脚轮。

9、优选的,所述旋转支架包括两回转部和安装框体;两回转部平行且间隔设置在第二连杆上,两回转部靠近地面的一端分别与第二连杆的不同位置铰连接设置,两回转部还朝着远离第二连杆的方向向外延伸;安装框体设置在两回转部远离第二连杆的端部且分别与两回转部铰连接;安装框体远离两扶手架的一侧设置有纵梁夹持机构和若干横梁定位机构。

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两扶手架靠近第一连杆的端部的轮廓为第一梯形,两回转部靠近第二连杆的端部轮廓为第二梯形;所述第二梯形的底边与地面呈倾角设置;构成第二梯形远离第二连杆的腰与构成第一梯形靠近第二连杆的腰平行设置;构成第二梯形远离第二连杆的腰上还设置有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朝着远离两回转部的方向向外延伸,并选择性的抵持在构成第一梯形靠近第二连杆的腰的外表面。

11、更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具有固定端和活动端,第二限位部的固定端与构成第一梯形远离第二连杆的腰铰连接,固定端内嵌设有活动端,活动端与固定端滑动连接,活动端还与构成第二梯形靠近第二连杆的腰铰连接。

1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纵梁夹持机构包括摆杆、两第三连杆、两卡爪和弹性伸缩组件;两卡爪对称且间隔的设置在安装框体沿着第一预设方向延伸的两端,两卡爪还与安装框体滑动连接设置;摆杆与所述安装框体铰连接,摆杆轴向延伸方向的两端对应的设置有两第三连杆,各第三连杆的一端分别与摆杆铰连接,第三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一卡爪铰连接;卡爪与安装框体之间还设置有弹性伸缩组件,弹性伸缩组件的两端分别与卡爪和安装框体的表面相抵持;转动摆杆使其相对于安装框体旋转一定角度,从而调整两卡爪之间的间距,使两卡爪避让两纵梁或者抵持在两纵梁的表面。

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若干横梁定位机构间隔的设置在安装框体沿着第一预设方向延伸的边缘处,与两横梁的不同表面相抵持。

1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两回转部远离第二连杆的端部之间还设置有第四连杆,第四连杆分别与两回转部固定连接;第四连杆和安装框体靠近两扶手架的一侧端面上分别设置有拉环。

15、优选的,所述旋转支架相对于第二连杆的旋转角度不超过44°。

16、优选的,还包括导向轨道,导向轨道沿着第一预设方向延伸设置并嵌设在地面内,导向轨道具有沿着第一预设方向法向伸出的若干轨道凸出部;若干轨道凸出部朝着待抓取的前副车架所在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连杆上固定设置有第三限位部,第三限位部还朝着地面方向延伸并嵌设在导向轨道内,且第三限位部的厚度不超过导向轨道沿着第一预设方向的法线方向的宽度;第三限位部沿着第一预设方向的长度不超过若干轨道凸出部沿着第一预设方向的宽度。

17、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前副车架抓件设备,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1)本方案采用了可移动的底座、相对于底座可旋转的旋转支架,以及在旋转支架上可以进一步旋转的安装框体,使得纵梁夹持机构与横梁定位机构能够旋转运动并更好的贴合待取料状态的前副车架的抓取和定位,可以提高人工搬运前副车架的效率,直接与焊接工加工装配合而无需另外使用吊运机械;

19、(2)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相互配合,能够限定旋转支架相对于底座运动的极限位置;

20、(3)进一步设置的第三限位部配合导向轨道,可以实现预定位与精确导向的功能,进一步提高前副车架抓件设备的抓取精度和装卸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前副车架抓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副车架抓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包括两第一连杆(11)、第二连杆(12)和两扶手架(13);两第一连杆(11)平行且间隔设置,第二连杆(12)设置在两第一连杆(11)之间且与两第一连杆(11)相邻的端部分别固定连接;两扶手架(13)设置在两第一连杆(11)远离第二连杆(12)的一端,且两扶手架(13)还朝着远离地面的方向向外延伸设置;两第一连杆(11)靠近地面的一端还设置有若干具有位置锁定功能的脚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前副车架抓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架(2)包括两回转部(21)和安装框体(22);两回转部(21)平行且间隔设置在第二连杆(12)上,两回转部(21)靠近地面的一端分别与第二连杆(12)的不同位置铰连接设置,两回转部(21)还朝着远离第二连杆(12)的方向向外延伸;安装框体(22)设置在两回转部(21)远离第二连杆(12)的端部且分别与两回转部(21)铰连接;安装框体(22)远离两扶手架(13)的一侧设置有纵梁夹持机构(3)和若干横梁定位机构(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前副车架抓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扶手架(13)靠近第一连杆(11)的端部的轮廓为第一梯形(100),两回转部(21)靠近第二连杆(12)的端部轮廓为第二梯形(200);所述第二梯形(200)的底边与地面呈倾角设置;构成第二梯形(200)远离第二连杆(12)的腰与构成第一梯形(100)靠近第二连杆(12)的腰平行设置;构成第二梯形(200)远离第二连杆(12)的腰上还设置有第一限位部(300),第一限位部(300)朝着远离两回转部(21)的方向向外延伸,并选择性的抵持在构成第一梯形(100)靠近第二连杆(12)的腰的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前副车架抓件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限位部(400);第二限位部(400)具有固定端(401)和活动端(402),第二限位部(400)的固定端(401)与构成第一梯形(100)远离第二连杆(12)的腰铰连接,固定端(401)内嵌设有活动端(402),活动端(402)与固定端(401)滑动连接,活动端(402)还与构成第二梯形(200)靠近第二连杆(12)的腰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前副车架抓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夹持机构(3)包括摆杆(31)、两第三连杆(32)、两卡爪(33)和弹性伸缩组件(34);两卡爪(33)对称且间隔的设置在安装框体(22)沿着第一预设方向延伸的两端,两卡爪(33)还与安装框体(22)滑动连接设置;摆杆(31)与所述安装框体(22)铰连接,摆杆(31)轴向延伸方向的两端对应的设置有两第三连杆(32),各第三连杆(32)的一端分别与摆杆(31)铰连接,第三连杆(32)的另一端分别与一卡爪(33)铰连接;卡爪(33)与安装框体(22)之间还设置有弹性伸缩组件(34),弹性伸缩组件(34)的两端分别与卡爪(33)和安装框体(22)的表面相抵持;转动摆杆(31)使其相对于安装框体(22)旋转一定角度,从而调整两卡爪(33)之间的间距,使两卡爪(33)避让两纵梁或者抵持在两纵梁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前副车架抓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横梁定位机构(4)间隔的设置在安装框体(22)沿着第一预设方向延伸的边缘处,与两横梁的不同表面相抵持。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前副车架抓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回转部(21)远离第二连杆(12)的端部之间还设置有第四连杆(23),第四连杆(23)分别与两回转部(21)固定连接;第四连杆(23)和安装框体(22)靠近两扶手架(13)的一侧端面上分别设置有拉环(24)。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前副车架抓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架(2)相对于第二连杆(12)的旋转角度不超过44°。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前副车架抓件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轨道(5),导向轨道(5)沿着第一预设方向延伸设置并嵌设在地面内,导向轨道(5)具有沿着第一预设方向法向伸出的若干轨道凸出部(6);若干轨道凸出部(6)朝着待抓取的前副车架所在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连杆(12)上固定设置有第三限位部(500),第三限位部(500)还朝着地面方向延伸并嵌设在导向轨道(5)内。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前副车架抓件设备,包括:底座,相对于地面直线运动;旋转支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与底座铰连接;旋转支架相对于底座旋转并改变与前副车架的距离;纵梁夹持机构,设置在所述旋转支架远离地面的一端,用于沿着第一预设方向运动并夹持前副车架的两纵梁的不同位置;若干横梁定位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纵梁夹持机构的第一预设方向的径向方向,用于抵持前副车架的两横梁的不同部位的表面;第一预设方向为前副车架的两横梁的延伸方向;所述旋转支架带动纵梁夹持机构和若干横梁定位机构向着待抓取的前副车架所在位置旋转逼近,且纵梁夹持机构和若干横梁夹持机构抵持在前副车架表面,完成前副车架的装载。该设备可代替人工搬运或者吊运。

技术研发人员:陈敬波,王康,赵旋,殷银凤,杨文,蔡望,王震,汪艳芳,龙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德恒汽车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