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悬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03259发布日期:2023-12-07 07:26阅读:25来源:国知局
车辆的悬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说明书涉及车辆,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的悬架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发展,各式各样的代步车辆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特别是短途代步车辆的使用日益增多,比如,滑板车、三轮车、平衡车,等等。其可以站立驾驶且小巧轻便,适合穿行于狭小的空间,在超短途出行上非常具有优势。现有技术中的短途代步车辆的悬架系统使用连杆结构,使得车辆容易左右晃动,无法平衡,容易发生侧翻。

2、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车辆的悬架系统,以提升车辆稳定性和安全性。

3、背景技术部分的内容仅仅是发明人个人所知晓的信息,并不代表上述信息在本公开申请日之前已经进入公共领域,也不代表其可以成为本公开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说明书提供一种车辆的悬架系统,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2、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的悬架系统,用于连接所述车辆的一对车轮和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车轮包括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分别位于所述车身两侧,所述悬架系统包括多连杆机构以及回正装置,所述多连杆机构工作时连接所述车身与所述一对车轮;所述回正装置包括一对执行元件,分布于所述车身两侧,工作时分别与所述车身和所述一对车轮转动连接,以提供作用力,使得所述车身在所述作用力的合力下处于平衡位置,其中,当所述车身偏离所述平衡位置时,所述作用力的合力驱动所述车身恢复至所述平衡位置。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对执行元件对称分布于所述车身两侧,当所述车身位于所述平衡位置时,所述一对执行元件在所述车身的倾斜方向提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以维持所述车身处于所述平衡位置,当所述车身偏离所述平衡位置时,所述作用力的合力在所述车身的倾斜方向为所述车身提供与所述倾斜方向相反的力,驱使所述车身恢复至所述平衡位置。

4、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车身位于所述平衡位置时,所述一对执行元件中的每个执行元件处于压缩状态。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对车轮为所述车辆的前轮,所述车辆还包括一个后轮,或者,所述一对车轮为所述车辆的后轮,所述车辆还包括一个前轮,所述车身连接所述前轮和所述后轮。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连杆机构为平行四连杆机构,使得所述一对车轮能够相对于所述车身在竖直方向上运动。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平行四连杆机构包括基座、一对车轮基座、上叉臂以及下叉臂,所述基座工作时与所述车身固定连接;所述一对车轮基座,工作时分别与所述一对车轮绕第一方向转动连接,以实现所述车辆的行驶,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一对车轮的轴向方向;所述上叉臂分别与所述基座和所述一对车轮基座绕第二方向转动连接;所述下叉臂分别与所述基座和所述一对车轮基座绕所述第二方向转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包括所述车身的纵向方向,所述上叉臂和所述下叉臂平行设置。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对车轮基座包括第一车轮基座和第二车轮基座,所述第一车轮基座工作时与所述第一车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车轮基座工作时与所述第二车轮转动连接。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叉臂包括第一上叉臂以及第二上叉臂,所述第一上叉臂两端分别与所述基座和所述第一车轮基座绕所述第二方向转动连接;以及所述第二上叉臂两端分别与所述基座和所述第二车轮基座绕所述第二方向转动连接。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叉臂包括第一下叉臂以及第二下叉臂,所述第一下叉臂两端分别与所述基座和所述第一车轮基座绕所述第二方向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下叉臂两端分别与所述基座和所述第二车轮基座绕所述第二方向转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上叉臂和所述第一下叉臂平行设置,所述第二上叉臂和所述第二下叉臂平行设置。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对执行元件包括第一执行元件和第二执行元件,所述第一执行元件的一端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上叉臂或者所述下叉臂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执行元件的一端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上叉臂或者所述下叉臂转动连接。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悬架系统还包括转向机构,分别与所述车身和所述一对车轮转动连接,以驱动所述一对车轮转向。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转向摇臂、转向连杆和转向连接座,所述转向摇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基座和所述转向连接座绕所述第三方向转动连接,所述转向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转向连接座绕所述第二方向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一对车轮基座绕所述第三方向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方向为所述车身的竖直方向,其中,所述转向摇臂相对于所述基座转动时,拉动所述第一车轮基座进行转向。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向机构还包括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基座上,并与所述转向摇臂绕所述第三方向转动连接,以驱动所述转向摇臂相对于所述基座转动。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对执行元件包括液压执行元件、气压执行元件以及弹性装置中的至少一种。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悬架系统还包括减震装置,分别与所述一对车轮和所述车身转动连接。

17、综上所述,本说明书提供的车辆的悬架系统,通过在车身两侧设置执行元件,以为车身提供作用力,使得车身处于平衡位置。当车身偏离平衡位置时,两个执行元件产生的合力,使得车身恢复至平衡位置。本说明书提供的车辆的悬架系统能够克服连杆机构连接的悬架系统中,因为车轮自由度较高导致的车身容易晃动难以平衡的问题。本说明书提供的车辆的悬架系统还可以通过转向机构实现转向,并可以通过驱动装置实现自动转向,拓宽了车辆的使用场景,使得车辆在无人驾驶的状态下行驶。

18、本说明书提供的车辆的悬架系统的其他功能将在以下说明中部分列出。根据描述,以下数字和示例介绍的内容将对那些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本说明书提供的车辆的悬架系统的创造性方面可以通过实践或使用下面详细示例中所提供的方法、装置和组合得到充分解释。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的悬架系统,用于连接所述车辆的一对车轮和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车轮包括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分别位于所述车身两侧,所述悬架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执行元件对称分布于所述车身两侧,当所述车身位于所述平衡位置时,所述一对执行元件在所述车身的倾斜方向提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以维持所述车身处于所述平衡位置,当所述车身偏离所述平衡位置时,所述作用力的合力在所述车身的倾斜方向为所述车身提供与所述倾斜方向相反的力,驱使所述车身恢复至所述平衡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所2述的车辆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车身位于所述平衡位置时,所述一对执行元件中的每个执行元件处于压缩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车轮为所述车辆的前轮,所述车辆还包括一个后轮,或者,所述一对车轮为所述车辆的后轮,所述车辆还包括一个前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连杆机构为平行四连杆机构,使得所述一对车轮能够相对于所述车身在竖直方向上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四连杆机构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车轮基座包括第一车轮基座和第二车轮基座,所述第一车轮基座工作时与所述第一车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车轮基座工作时与所述第二车轮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叉臂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叉臂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执行元件包括第一执行元件和第二执行元件,所述第一执行元件的一端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上叉臂或者所述下叉臂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执行元件的一端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上叉臂或者所述下叉臂转动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包括转向摇臂、转向连杆和转向连接座,所述转向摇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基座和所述转向连接座绕所述第三方向转动连接,所述转向连杆的一端与所述转向连接座绕所述第二方向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一对车轮基座绕所述第三方向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方向为所述车身的竖直方向,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还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执行元件包括液压执行元件、气压执行元件以及弹性装置中的至少一种。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的悬架系统,通过在车身两侧设置执行元件,为车身提供作用力,使得车身处于平衡位置。当车身偏离平衡位置时,两个执行元件产生的合力,使得车身恢复至平衡位置。本说明书提供的车辆的悬架系统能够克服连杆机构连接的悬架系统中,因为车轮自由度较高导致的车身容易晃动难以平衡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伯文,施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途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