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自行车用电池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42764发布日期:2024-02-20 20:37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自行车用电池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动自行车,具体为一种电动自行车用电池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1、电动自行车是一种利用蓄电池和电动机在踩踏脚踏板时提供动力,缓解疲劳。

2、一般电动自行车上容纳电池空间固定,使得带动自行车只能安装一定容量的电池,致使电动自行车的续航能力固定,在使用需要外出较长时间时,电池电量容易耗尽,只能使用脚踏板提供自行车前进的动力,但是较为沉重的电池会成为骑行的负担,而直接安装数量多、体积较大电池又会增加自行车的重量,在短距离路途并想使用脚踏板骑行时也增加了骑行的难度,只能以电动为主、人力为辅的驱动自行车移动,大大降低了骑行的乐趣,而且一般自行车上电池安装在座垫下方或是靠近前轮的支撑杆内,安装空间较小并固定,以至于无法安装较多的电池。

3、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用电池安装装置,通过壳体在高度、厚度、宽度方向的连接方式,使壳体能拼接处不同形状、尺寸的电池安装框,而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还使电池安装框与不行类型的电动自行车型号相匹配,增加使用效果。

2、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该一种电动自行车用电池安装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表面贯穿有腔体,所述壳体垂直于腔体两开口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组件,所述壳体一侧壁相对的另一侧壁开设有连接槽,所述壳体上的第一连接组件卡入另一壳体上的连接槽内并完成若干壳体在同一直线上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与连接槽活动连接,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一开口端面上的若干卡块,所述壳体远离所述卡块的一端开设有与另一壳体上卡块抵接的卡槽,且所述卡槽内壁设有抵块,所述抵块相对卡槽直线移动,当所述抵块滑入卡槽内时与另一壳体上的卡块抵接并完成沿壳体开口方向分布若干壳体的连接,所述抵块移动轨迹与腔体开口平面、壳体靠近第一连接组件的端面平行,靠近车体的所述壳体端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将若干壳体与车体连接。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连接组件将若干壳体在左右方向上连接为一体,以适应电动自行车长条形的形状,增加电池在电动自行车上安装的适应度,同时第一连接组件在连接相邻两壳体时能能以其连接点旋转活动,使若干壳体适应车体表面进行弯曲,使壳体贴合车体排布,增加连接效果。

4、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腔体内壁靠近连接槽、第一连接组件的两内壁各固定连接有一个铜材料的接电板,若干接电板通过导线电信连接,所述腔体内壁贯穿有供导线穿过的穿线孔。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电池插入腔体内并使其正、负极分别与两个接电板电信连接,再通过导线将若干电池连接,为电动自行车上的电动机提供动力,同时利用单个壳体将电池包裹的方式可以保护电池免受阳光直射,在安装与车体外侧时能保护电池,也能防止电池受到外界撞击。

6、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若干所述壳体在腔体开口方向连接形成一体,且若干所述腔体连通并形成容纳电池的空腔,位于下方壳体的开口处可拆卸连接有底板,且所述腔体高度为1.连接槽倍电池的高度,所述底板厚度为0.连接槽倍电池的高度。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若干壳体沿腔体开口方向堆积时,若干个腔体相互连通并形成较大的容纳电池的空间,利用腔体高度和电池高度的限制使容纳电池的空间能容纳更多电池,进一步地增加电池储备,增加续航能力。

8、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若干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壳体远离连接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在所述壳体端面环形阵列,且若干连接块环绕角度为180°,且所述连接块靠近、远离其环绕中心的端面为球面,且若干所述连接块端面的球面共面并与连接槽内壁契合,且所述连接块远离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起,所述连接槽内壁开设有与所述凸起滑动的滑槽,且所述壳体上端开设有两个向下凹陷的沉槽,所述沉槽内开设有螺纹孔,且两个所述沉槽分别位于壳体上远离、靠近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的位置,且相邻两个壳体上相互靠近的沉槽合成一体,且其中通过螺栓连接有盖板。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连接组件连接两个壳体时,利用连接块和连接槽契合的球面结构设置,先将一个壳体上的第一连接组件旋转180°并与另一壳体上的连接槽相对,再将壳体和第一连接组件旋转180°并使连接块滑入连接槽内,利用其球形结构将两个壳体连接,同时利用盖板与沉槽上螺纹孔的连接不但将相邻两个壳体连接并增加连接强度,适当松开螺栓并使相邻两壳体之间存在一定活动空间时,盖板能限制相邻两个壳体之间的旋转,确保连接组件不会从连接槽内旋出,进一步地增加连接强度,同时利用其球形的连接方式使得。

10、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还包括位于连接块和壳体之间的突出块、连接板和环条,所述突出块与壳体端面固定连接并呈圆筒状,且其底面与壳体端面固定连接,若干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突出块顶面之间通过柔性的环条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与连接板固定连接,若干所述连接板环绕突出块顶面分布,且若干连接板的环绕数量和角度均与连接块相同,若干所述连接板远离环绕中心的一端通过另一环形的环条固定连接,所述环条与突出块侧面之间通过若干支撑弹簧固定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若干连接块滑入连接槽内时,利用支撑弹簧保持环条、连接板相对壳体端面平行,而在需要将两个壳体发生一定弯曲以适应车体形状时,使连接块在连接槽内旋转,利用连接板、环条和突出块的结构,使第一连接组件在相对壳体发生转动时能利用支撑弹簧提供其行程,同时还能利用连接板和环条实现连接块与突出块的固定连接,防止相邻两个壳体之间自由转动。

12、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槽在靠近腔体的侧壁开设有供抵块滑动的滑动槽,且所述滑动槽远离腔体并向外贯穿,所述抵块与所述滑动槽靠近腔体的侧壁之间通过复位弹簧固定连接,所述卡块远离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壳体下端面平行并向外延伸的钩体,所述卡块滑入卡槽内时抵块下端与所述钩体上表面抵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上方的壳体底壁上的卡块卡入卡槽内,再通过复位弹簧将抵块向卡槽内拉,并使抵块与卡块上的钩体抵接,进而完成上方壳体与下方壳体的连接,使若干壳体能在腔体延伸方向堆积连接并能安装多个电池,进一步地增加电动自行车上电池的安装效果,并增加电池安装的数量和容量,而且在车体表面为弧形时,上方壳体上的卡块能卡在不同卡槽内的不同位置,防止车体表面为弧形时影响安装,满足不同车型的安装条件,增加适用性。

14、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在壳体下端转动连接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转动中心位于壳体底面靠近抵块投影点的位置,所述固定杆为弧形且其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绳,所述壳体底面远离固定杆的位置贯穿有供固定绳穿过的固定孔。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若干个壳体安装在电动自行车的杆状位置时,将固定杆和固定绳绕电动自行车上的杆,再将固定绳穿过固定孔并打结锁住,完成安装连接,而在将若干个壳体安装在带动自行车上平整的位置时,将固定绳从电动自行车上空隙处穿过并将固定杆转动至与壳体地面抵接,再将固定杆卡入电动自行车上的滑槽处,完成安装,同时伸出的固定绳还能进一步地将壳体与电动自行车绑牢。

16、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封板,所述封板在组合的若干壳体中存在腔体开口位置通过螺纹孔固定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若干壳体安装在车体上时,利用封板将位于上方的壳体上的腔体堵住,防止腔体内的电池掉落,也能保护电池免受外界阳光直射和外界撞击。

18、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其中一抵块远离腔体的一端开设有容纳槽,且所述容纳槽内壁与另一壳体上的抵块伸出滑动槽的部分抵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容纳槽内壁与另一壳体上的抵块伸出滑动槽的部分抵接的结构使若干壳体在另一方向并排排列时也能限制其沿腔体延伸方向的自由度,增加若干个壳体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壳体能以立方体的结构进行堆叠,在最上方处利用封板将其连接,进一步地增加使用范围。

20、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块数量为四个,并呈矩形分布,两个所述卡块对应一个卡槽。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卡块和卡槽的结构,在上下两个壳体之间存在偏差时,卡块能卡入不同壳体上的卡槽内,进一步地增加上下两个壳体的连接效果。

22、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第一,利用第一连接组件将若干个壳体连接并使其能发生弯曲,以适应不同电动自行车表面不同的弧度。并使若干壳体沿其表面直线排列,能适应不同车型,增加电池安装框的安装适用范围。

24、第二,利用上方卡块卡入下方卡槽内的结构设置,使得若干壳体能在其高度方向堆叠,并使壳体能填充电动自行车上的平面空间,同时上下两个壳体还能控制横向偏差,即上方的壳体能在下方壳体不正对的位置进行固定,以适应不同形状的平面空间,进一步地增加使用范围。

25、第三,利用固定杆和固定绳与电动自行车杆体和平面的连接结构,使得堆叠、排列的若干壳体能与自行车固定连接,既满足不同车型,又能实现可拆卸安装,大大的增加了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