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机动车助力加速平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14999发布日期:2023-10-02 05:24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非机动车助力加速平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交通工具领域,涉及一种非机动车助力加速平衡装置。


背景技术:

1、在非机动车领域中,随着人们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对非机动车的要求不断提高,发展出各种不同的非机动车和交通工具。如: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变速自行车、多速山地车。促进了非机动车不断向前发展,但随之发展的同时也显现出各自不足的一面,动力不足、能量有限、行程不远、骑行费力。现有的带助力装置的非机动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在普通非机动车的基础上,安装了电机、控制器、蓄电池、转把闸把等操纵部件和显示仪表系统的机电一体化的个人交通工具。这种个人交通代步工具因其绿色节能、省力方便,在人们的日常出行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上述现有的带助力装置的非机动车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且由于驱动动力需求,其电机和蓄电池的体积都比较大,致使现有的带助力装置的非机动车体积笨重,搬运、推行起来十分不便,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纯机械的助力装置,以提升非机动车的动力续航及启动平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非机动车助力加速平衡装置,利用独立设计的助力平衡加速装置加装于非机动车上,一方面可以解决动力不足、能量有限、行程不远、骑行费力的问题,同时还可以提高非机动车的平衡性。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非机动车助力加速平衡装置,包括设置在非机动车车体上的箱体,所述箱体内转动设置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对应箱体内位置同轴设置有驱动大盘,所述驱动轴与非机动车的动力源相连,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主驱动轮、过渡驱动轮,所述主驱动轮、过渡驱动轮、驱动大盘依次通过齿轮啮合,所述箱体外侧对应主驱动轮位置设置有从传动链轮,所述从传动链轮与主驱动轮同步转动,所述从传动链轮与非机动车的行走机构相连;所述箱体内底部位置向上转动设置有平衡转轴,所述平衡转轴顶部延伸至驱动大盘中心位置处,所述平衡转轴与驱动大盘啮合传动,述平衡转轴底部设置同轴设置有可产生陀螺效应的惯性盘;所述箱体内对应驱动大盘一侧位置设置有助力发条机构,所述助力发条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箱体上的助力轴,所述助力轴上缠卷设置有发条,所述发条另一端连接至驱动大盘上,所述助力轴一端延伸出箱体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箱体上还设置有用于限制助力轴单向旋转的棘轮机构。

3、为了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可优先选用以下技术方案:

4、优选的,所述箱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左夹板、右夹板,左夹板、右夹板围成一安装腔室,所述驱动大盘、主驱动轮、过渡驱动轮转动设置在安装腔室内。

5、优选的,所述箱体内对应平衡转轴位置设置有单向支撑轴承,所述平衡转轴顶部设置有锥齿轮,所述驱动大盘上靠近平衡转轴一侧设置有与锥齿轮啮合的锥齿面。

6、优选的,所述驱动轴延伸出箱体设置有主传动链轮,所述主传动链轮包括并排布置有多个,多个主传动链轮的齿径有内至外线性递减,所述主传动链轮通过链条与非机动车的动力源相连。

7、优选的,所述非机动车的动力源为非机动车的脚踏轮或电动车的电动轮。优选的,所述驱动大盘值的齿径大于主驱动轮、过渡驱动轮的齿径值。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本装置利用独立设计的助力平衡加速装置加装于非机动车上,一方面可以解决动力不足、能量有限、行程不远、骑行费力的问题,同时还可以提高非机动车的平衡性。其中驱动轴延伸出箱体设置有主传动链轮,主传动链轮包括并排布置有多个,多个主传动链轮的齿径有内至外线性递减,主传动链轮通过链条与非机动车的动力源相连,便于根据需求改变调速级别。



技术特征:

1.一种非机动车助力加速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非机动车车体上的箱体,所述箱体内转动设置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上对应箱体内位置同轴设置有驱动大盘,所述驱动轴与非机动车的动力源相连,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主驱动轮、过渡驱动轮,所述主驱动轮、过渡驱动轮、驱动大盘依次通过齿轮啮合,所述箱体外侧对应主驱动轮位置设置有从传动链轮,所述从传动链轮与主驱动轮同步转动,所述从传动链轮与非机动车的行走机构相连;所述箱体内底部位置向上转动设置有平衡转轴,所述平衡转轴顶部延伸至驱动大盘中心位置处,所述平衡转轴与驱动大盘啮合传动,述平衡转轴底部设置同轴设置有可产生陀螺效应的惯性盘;所述箱体内对应驱动大盘一侧位置设置有助力发条机构,所述助力发条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箱体上的助力轴,所述助力轴上缠卷设置有发条,所述发条另一端连接至驱动大盘上,所述助力轴一端延伸出箱体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箱体上还设置有用于限制助力轴单向旋转的棘轮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机动车助力加速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相对设置的左夹板、右夹板,左夹板、右夹板围成一安装腔室,所述驱动大盘、主驱动轮、过渡驱动轮转动设置在安装腔室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机动车助力加速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对应平衡转轴位置设置有单向支撑轴承,所述平衡转轴顶部设置有锥齿轮,所述驱动大盘上靠近平衡转轴一侧设置有与锥齿轮啮合的锥齿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机动车助力加速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延伸出箱体设置有主传动链轮,所述主传动链轮包括并排布置有多个,多个主传动链轮的齿径有内至外线性递减,所述主传动链轮通过链条与非机动车的动力源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机动车助力加速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机动车的动力源为非机动车的脚踏轮或电动车的电动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机动车助力加速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大盘值的齿径大于主驱动轮、过渡驱动轮的齿径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机动车助力加速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机构包括铰接设置在箱体上的棘轮件,所述棘轮件上设置有棘齿,所述助力轴上设置有与棘齿相匹配的从动齿轮,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用于将棘齿压紧从动齿轮的压缩弹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非机动车助力加速平衡装置,包括设置在非机动车车体上的箱体,箱体内转动设置有驱动轴,驱动轴上对应箱体内位置同轴设置有驱动大盘,驱动轴与非机动车的动力源相连,箱体内还设置有主驱动轮、过渡驱动轮,箱体外侧对应主驱动轮位置设置有从传动链轮,从传动链轮与主驱动轮同步转动,从传动链轮与非机动车的行走机构相连;箱体内底部位置向上转动设置有平衡转轴,平衡转轴顶部延伸至驱动大盘中心位置处,平衡转轴与驱动大盘啮合传动,述平衡转轴底部设置同轴设置有可产生陀螺效应的惯性盘;一方面可以解决动力不足、能量有限、行程不远、骑行费力的问题,同时还可以提高非机动车的平衡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合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合理
技术研发日:20230203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