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车控制机构及手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18724发布日期:2023-09-04 07:27阅读:41来源:国知局
刹车控制机构及手推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手推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刹车控制机构及手推车。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手推车一般通过手刹和与手刹相连的刹车片进行制动,当推车人按压手刹时,带动刹车片运动并抵住车轮,完成制动。但这种刹车机构如果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刹车,需要推车人一直按压手刹,费力且不方便,并且可能造成无法及时刹车或者溜车引起的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刹车控制机构,能实现刹车时的自锁效果。

2、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刹车控制机构的手推车。

3、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刹车控制机构,包括:管组,设置有阻挡结构;把手,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管组,所述把手自其转动连接点向靠近所述管组的方向延伸以形成延伸部;刹车线,连接所述把手和刹车装置;其中,所述管组与所述转动连接点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侧端面,所述延伸部的长度大于所述侧端面与所述转动连接点的最近距离d,所述侧端面最靠近所述转动连接点处形成所述阻挡结构,未受外力作用时,所述把手处于初始位置,且所述延伸部的端部位于所述阻挡结构的下方,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把手移动至第一位置,以使所述延伸部的端部位于所述阻挡结构的上方或与所述阻挡结构相抵接。

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刹车控制机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把手可转动的设置于管组,刹车线连接把手和刹车装置,把手自其转动连接点向靠近管组的方向延伸以形成延伸部,管组与转动连接点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侧端面,侧端面最靠近转动连接点处形成阻挡结构,未受外力作用时,把手处于初始位置,且延伸部的端部位于阻挡结构的下方,当外力作用在把手上时,把手向上移动,并拉出刹车线进行刹车;当把手在外力作用下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此时达到较好的刹车效果,能有效制动车轮;把手处于第一位置时,延伸部的端部位于阻挡结构的上方或与阻挡结构相抵接,此时阻挡结构阻挡着把手复位,使得把手能够保持在第一位置,实现了刹车的自锁,推车人无需持续按压把手也能实现长时间的刹车,方便了用户使用。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插接件,所述插接件穿设于所述管组,且设有能够供所述刹车线穿过的刹线槽。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限位块,所述刹线槽侧向开口,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插接件,部分或完全遮盖所述刹线槽的侧向开口。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限位块在所述刹线槽的穿出口处与所述插接件相互紧配,以对所述刹车线进行限位。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延伸部的端部设置为平面结构,所述平面结构抵接于所述侧端面,以使所述把手保持在所述初始位置。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把手能朝着远离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移动至第二位置,并将所述刹车线拉出至第一长度。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把手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将所述刹车线拉出至第二长度,所述第一长度与所述第二长度相等或近似相等。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刹车线设置有弹簧,以使所述把手在不受外力作用时能从所述第二位置复位至所述初始位置。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延伸部在靠近所述刹车线处设置有两个加强结构,以减小所述延伸部在拉伸所述刹车线时产生的应变。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手推车,包括以上实施例所述的刹车控制机构。

1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推车,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采用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刹车控制机构,把手可转动的设置于管组,刹车线连接把手和刹车装置,把手自其转动连接点向靠近管组的方向延伸以形成延伸部,管组与转动连接点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侧端面,侧端面最靠近转动连接点处形成阻挡结构,未受外力作用时,把手处于初始位置,且延伸部的端部位于阻挡结构的下方,当外力作用在把手上时,把手向上移动,并拉出刹车线进行刹车;当把手在外力作用下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此时达到较好的刹车效果,能有效制动车轮;把手处于第一位置时,延伸部的端部位于阻挡结构的上方或与阻挡结构相抵接,此时阻挡结构阻挡着把手复位,使得把手能够保持在第一位置,实现了刹车的自锁,推车人无需持续按压把手也能实现长时间的刹车,方便了用户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刹车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接件,所述插接件穿设于所述管组(100),且设有能够供所述刹车线穿过的刹线槽(4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刹车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块,所述刹线槽(410)侧向开口,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插接件,部分或完全遮盖所述刹线槽(410)的侧向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刹车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在所述刹线槽(410)的穿出口处与所述插接件相互紧配,以对所述刹车线进行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220)的端部设置为平面结构(221),所述平面结构(221)抵接于所述侧端面(120),以使所述把手(200)保持在所述初始位置(23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把手(200)能朝着远离所述第一位置(240)的方向移动至第二位置(250),并将所述刹车线拉出至第一长度,所述把手(200)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240)时将所述刹车线拉出至第二长度,所述第一长度与所述第二长度相等或近似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把手(200)能朝着远离所述第一位置(240)的方向移动至第二位置(250),所述刹车线设置有弹簧(600),以使所述把手(200)在不受外力作用时能从所述第二位置(250)复位至所述初始位置(23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220)在靠近所述刹车线处设置有两个加强结构(222),以减小所述延伸部(220)在拉伸所述刹车线时产生的应变。

9.一种手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刹车控制机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刹车控制机构及手推车,包括:管组,设置有阻挡结构;把手,可转动的设置于管组,把手自其转动连接点向靠近管组的方向延伸以形成延伸部;刹车线,连接把手和刹车装置;其中,管组与转动连接点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侧端面,延伸部的长度大于侧端面与转动连接点的最近距离D,侧端面最靠近转动连接点处形成阻挡结构,未受外力作用时,把手处于初始位置,且延伸部的端部位于阻挡结构的下方,在外力作用下,把手移动至第一位置,以使延伸部的端部位于阻挡结构的上方或与阻挡结构相抵接。把手受到阻挡结构的阻挡或与阻挡结构紧配,此时即使推车人将把手按压至第一位置后松手,把手也能保持在第一位置,实现了刹车的自锁。

技术研发人员:王润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福佑康复器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0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