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柱组件、车身结构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12937发布日期:2023-09-02 17:00阅读:36来源:国知局
D柱组件、车身结构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车身,特别涉及一种d柱组件、车身结构和车辆。


背景技术:

1、研究表明,车身的d柱组件对整车的强度耐久性、nvh性能等有着重要影响,相关技术中,传统的车身d柱结构由多个钢板冲压零件通过点焊连接而成,此成型方式需要的零件数量多,焊接工艺复杂并且尺寸精度控制较难,容易影响车身的扭转刚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立柱组件,旨在优化d柱的结构,提升d柱组件的扭转刚度。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d柱组件,所述d柱组件应用于车身,包括:

3、外板,所述外板与所述车身的下边梁区域连接;

4、内板,所述内板与所述外板连接形成有腔体,所述腔体具有上端口和下端口,所述腔体的下端口封闭;以及

5、连接头,所述连接头包括呈一体结构设置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呈夹角朝上延伸,所述第三部分自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连接处朝下延伸并封盖所述腔体的上端口,所述第一部分用于与所述车身的上边梁区域连接,所述第二部分用于与所述车身的顶盖横梁区域连接。

6、可选地,所述连接头的材质为铝合金材质;和/或,所述连接头通过压铸的方式一体成型。

7、可选地,所述第三部分包括第一安装壁和两个第二安装壁,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壁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并呈夹角连接,且该夹角的开口朝向所述车身的外侧,所述第一安装壁设于所述第三部分的朝向所述腔体的一端,并自所述第二安装壁的边缘向所述车身外弯折延伸。

8、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壁的边缘朝所述腔体弯折延伸有连接翻边,所述连接翻边铆接于所述外板,所述第一安装壁用于封盖所述腔体的上端口。

9、可选地,所述第二安装壁与所述内板通过胶粘的方式连接,所述连接翻边与所述外板的连接处还通过胶粘的方式连接,以封闭所述腔体的上端口。

10、可选地,所述连接头的内外两侧均设有相互交叉的第一加强筋。

11、可选地,所述第三部分的外侧的凸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用于安装所述车身的尾门撑杆,设于所述第三部分的外侧的所述第一加强筋邻近所述第一凸台设置。

12、可选地,所述第一凸台自所述车身内侧朝所述车身外侧凸设,所述第一凸台的内侧设有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呈l形设置。

13、可选地,所述第二部分的外侧凸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用于安装所述车身的尾门铰链,设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外侧的所述第一加强筋邻近所述第二凸台设置。

14、可选地,所述第二凸台自所述车身内侧朝所述车身外侧凸设,所述第二凸台的内侧设有第三加强筋。

15、可选地,所述d柱组件还包括隔板,于所述腔体的下端口,所述隔板与所述内板和所述外板连接,以封闭所述腔体的下端口。

16、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身结构,包括前述的d柱组件。

17、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包括前述的车身结构。

1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内板和外板连接形成的腔体的上端设置一体结构的连接头,连接头中的第三部分封盖腔体的上端口,同时,腔体的下端口封闭,形成闭合的腔体结构,以提升d柱组件的抗扭强度,相对于由多个零件冲压焊接形成的连接头,采用一体成型的工艺能够避免因为焊接工艺偏差造成连接头的刚度不足的情况,保障d柱组件的抗扭强度,并改善车身的nvh。



技术特征:

1.一种d柱组件,应用于车身,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d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的材质为铝合金材质;和/或,所述连接头通过压铸的方式一体成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d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部分包括第一安装壁和两个第二安装壁,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壁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并呈夹角连接,且该夹角的开口朝向所述车身的外侧,所述第一安装壁设于所述第三部分的朝向所述腔体的一端,并自所述第二安装壁的边缘向所述车身外弯折延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d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壁的边缘朝所述腔体弯折延伸有连接翻边,所述连接翻边铆接于所述外板,所述第一安装壁用于封盖所述腔体的上端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d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壁与所述内板通过胶粘的方式连接,所述连接翻边与所述外板的连接处还通过胶粘的方式连接,以封闭所述腔体的上端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d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的内外两侧均设有相互交叉的第一加强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d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部分的外侧的凸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用于安装所述车身的尾门撑杆,设于所述第三部分的外侧的所述第一加强筋邻近所述第一凸台设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d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外侧凸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用于安装所述车身的尾门铰链,设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外侧的所述第一加强筋邻近所述第二凸台设置;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d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d柱组件还包括隔板,于所述腔体的下端口,所述隔板与所述内板和所述外板连接,以封闭所述腔体的下端口。

10.一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d柱组件。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身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D柱组件、车身结构和车辆,所述D柱组件应用于车身,包括外板、内板和连接头;所述外板与所述车身的下边梁区域连接;所述内板与所述外板连接形成有腔体,所述腔体具有上端口和下端口,所述腔体的下端口封闭;所述连接头包括呈一体结构设置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呈夹角朝上延伸,所述第三部分自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连接处朝下延伸并封盖所述腔体的上端口,所述第一部分用于与所述车身的上边梁区域连接,所述第二部分用于与所述车身的顶盖横梁区域连接。本技术技术方案旨在优化D柱的结构,提升D柱组件的扭转刚度。

技术研发人员:张峰,姚再起,廖慧红,方永利,王则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