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市政用材料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92243发布日期:2023-09-27 16:44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市政用材料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对市政建筑的建设施工及材料运输问题,具体为一种建筑市政用材料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1、建筑材料是指在建筑物中使用的材料统称为建筑材料,建筑材料是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的统称;建筑材料可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某些专用材料,结构材料包括木材、竹材、石材、水泥、混凝土、金属、砖瓦、陶瓷、玻璃、工程塑料和复合材料等;装饰材料包括各种涂料、油漆、镀层、贴面、各色瓷砖和具有特殊效果的玻璃等,建筑材料在从仓库到建筑工地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运输,

2、经检索,公开号为cn211568010u,一种建筑材料运输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运输推车无减震功能,时常发生漏料现象的问题,包括运输架、运输箱、车轮和滚轮,所述运输架上开设通孔螺栓固定有固定杆,且固定杆上套接有车轮,车轮分布在所述运输架的两侧,并且所述运输架的底部设置有两对滚轮,所述运输架的上部螺栓固定有两对伸缩杆,且伸缩杆的外部套接有物料缓冲机构,所述伸缩杆的顶部螺栓固定在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固定架的上部通过橡胶垫的分隔固定安装有运输箱。运输架在车轮绕固定杆旋转和滚轮的转动作用下移动,运输箱对建筑材料起到承载作用,将材料装载在运输箱内,通过运输架的移动,对建筑材料起到运输作用。

3、目前,现有的建筑材料运输装置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当该运输装置满载运输时,发生运输装置前方突然出现其他工作人员或出现运输物料的卡车等突发意外情况,该运输装置由于重力与惯性作用,无法对运输装置紧急制动,导致该装置与工作人员或卡车发生意外碰撞,存在对工作人员造成安全隐患与建筑设施损坏的问题,同时也会导致运输装置承载的建筑物料倾洒,尤其会将玻璃或瓷砖等一些易碎物料损坏,既浪费了建筑材料资源,也会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4、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建筑市政用材料运输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市政用材料运输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市政用材料运输装置,包括有运输装置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装置框架的右侧侧壁上开设有孔,所述运输装置框架的内部对称设置有制动结构,所述制动结构包括转轴,且转轴设置在孔的内部,所述转轴上转动连接有扶杆,且扶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扶手和第一连杆,所述扶杆与第一连杆为转动连接,所述运输装置框架的内部设置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扶手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底部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的底部设置有连杆转轴,且连杆转轴与第二连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开设有弧形制动槽,且弧形制动槽的内部设置有橡胶条。

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运输装置框架侧壁上开设的孔对扶杆上下活动范围进行限位,扶杆可传导来自扶手的作用力,带动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运动,第二连杆上的弧形制动槽与橡胶条可对滚轮轴进行减速制动,复位弹簧用于将扶杆和扶手复位,从而使橡胶条远离滚轮轴取消制动结构的减速干预。

4、优选的,所述运输装置框架的底部分别对称设置有滚轮和万向轮,且滚轮之间通过滚轮轴相连接。

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万向轮可调整运输装置运输的方向角度,滚轮之间通过滚轮轴连接,方便控制运输装置减速制动。

6、优选的,所述运输装置框架的上方通过物料缓冲机构设置有底板,且底板的顶面均匀开设有多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部设置有滚珠。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物料缓冲机构可减小料斗内物料在运输过程中受到的震动与颠簸,滑动槽可对料斗进行滑动导向并防止滑动槽发生偏移滑落,滑动槽内设置的滚珠降低磨损的同时可减小摩擦力,方便料斗取出。

8、优选的,所述运输装置框架的上方设置有料斗,且料斗的底面均匀设置有多组凸槽。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料斗方便收纳物料并进行运输,通过凸槽与底板上开设的滑动槽相接触,对料斗滑动取出进行导向与稳定料斗。

10、优选的,所述料斗通过凸槽与底板的滑动槽相接触,且料斗凸槽外径、底板滑动槽内径和滚珠外径相对应。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底板与料斗之间更好地滑动。

12、优选的,所述运输装置框架的顶端对称开设有插孔,所述运输装置框架的顶端对称设置有插销,且插销贯穿料斗与插孔相接触。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插销可以将料斗都固定,防止材料运输装置在运输与停止时,发生料斗滑出运输装置物料倾洒的情况。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该建筑市政用材料运输装置安装有制动结构,通过垂直向下按压扶手,拉动连杆传导作用力至弧形制动槽,使弧形制动槽垂直向下按压,弧形制动槽中设置的橡胶条与滚轮轴外表面接触产生摩擦阻力,降低滚轮轴转速,从而实现对滚轮制动减速,材料运输装置静止,由于运输装置多为人力推送,其移动速度大多为匀速且慢速,即本结构足以应对运输装置运输时遇到的突发情况并进行减速制动,避免运输装置满载情况下惯性作用过大无法停下而撞伤其他工作人员或损毁建筑设施,在发生任何突发情况时,仅需垂直向下按压扶手,即可通过制动结构控制运输装置停止,提高了工作便利性与安全性。

16、2、该建筑市政用材料运输装置底板上开设有滑槽,料斗底部设置有凸槽,通过滑槽与凸槽,可防止底板上的料斗向扶手中轴线两侧方向摇晃与位移,避免了运输装置在运输过程中料斗从底板上滑落而导致的物料外洒,当需要将料斗中物料进行下料操作时,沿滑槽方向将料斗匀速挪移,由于滑槽内设置有滚珠,减少了料斗与底板间的摩擦阻力,防止摩擦阻力过大导致料斗震动或颠簸损坏到料斗内承载的物料,方便工作人员更好的将料斗与物料取下,故次结构也满足了挪移一些玻璃或瓷砖等易碎类型物料的工作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市政用材料运输装置,包括有运输装置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装置框架(1)的右侧侧壁上开设有孔,所述运输装置框架(1)的内部对称设置有制动结构(2),所述制动结构(2)包括转轴(201),且转轴(201)设置在孔的内部,所述转轴(201)上转动连接有扶杆(202),且扶杆(20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扶手(203)和第一连杆(205),所述扶杆(202)与第一连杆(205)为转动连接,所述运输装置框架(1)的内部设置有复位弹簧(204),且复位弹簧(204)的另一端与扶手(203)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杆(205)的底部连接有第二连杆(206),所述(1)的底部设置有连杆转轴(207),且连杆转轴(207)与第二连杆(206)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206)的另一端开设有弧形制动槽(208),且弧形制动槽(208)的内部设置有橡胶条(20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市政用材料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装置框架(1)的底部分别对称设置有滚轮(3)和万向轮(4),且滚轮(3)之间通过滚轮轴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市政用材料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装置框架(1)的上方通过物料缓冲机构(5)设置有底板(6),且底板(6)的顶面均匀开设有多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部设置有滚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市政用材料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装置框架(1)的上方设置有料斗(7),且料斗(7)的底面均匀设置有多组凸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市政用材料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7)通过凸槽与底板(6)的滑动槽相接触,料斗(7)凸槽外径、底板(6)滑动槽内径和滚珠外径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市政用材料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装置框架(1)的顶端对称开设有插孔,所述运输装置框架(1)的顶端对称设置有插销(8),且插销(8)贯穿料斗(7)与插孔相接触。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市政用材料运输装置,包括有运输装置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装置框架的右侧侧壁上开设有孔,所述运输装置框架的内部对称设置有制动结构,所述制动结构包括转轴,且转轴设置在孔的内部,所述转轴上转动连接有扶杆,且扶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扶手和第一连杆,所述扶杆与第一连杆为转动连接,所述运输装置框架的内部设置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扶手相连接。本技术安装有制动结构,实现材料运输装置紧急制动,避免运输装置满载情况下惯性作用过大无法停下而撞伤其他工作人员或损毁建筑设施,在发生任何突发情况时,仅需垂直向下按压扶手,即可通过制动结构控制运输装置停止,提高了工作便利性与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尚瑞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5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