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鞍座、自行车和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47375发布日期:2023-11-17 18:54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鞍座、自行车和摩托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配件,尤其涉及一种鞍座、自行车和摩托车。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电动自行车是一种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满足了大部分人的日常出行。为了保障驾驶人的驾驶安全,骑行时佩戴头盔是必要的。在共享电动车领域,佩戴头盔同样是必要的,共享电动车商家为了保证一车一盔的管理,常见做法是将头盔用连接绳规定在车辆上,但这样在用户佩戴时不舒服,且连接绳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市面上存在连接绳固定的头盔和车辆的配备方式,但这种方式经常造成头盔乱还、乱放,甚至丢失现象,进而造成一车一盔难以持续保持,管理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为解决共享电动车一车一盔难以持续保持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鞍座、自行车和摩托车。

2、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鞍座,用于收纳和识取带rfid标签的头盔,所述鞍座包括座桶和座盖,所述座盖盖合所述座桶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座桶内壁设置有rfid读卡器。

3、优选地,所述座桶内表面与头盔的外轮廓相匹配;所述座桶远离所述座盖一端开设有一通孔,所述rfid读卡器设置于所述通孔内。

4、优选地,界定所述rfid读卡器靠近所述座盖一面为正面,所述rfid读卡器的正面不高于所述座桶内表面。

5、优选地,所述rfid读卡器还包括与正面连接的侧面,所述rfid读卡器的侧面与所述通孔内壁之间存在一间隙。

6、优选地,所述rfid读卡器的正面弧形设置。

7、优选地,所述座桶内壁开设有定位槽,所述rfid读卡器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定位槽内且不高于所述定位槽的深度。

8、优选地,所述定位槽的数量设置为至少2个,所述连接件的数量对应所述定位槽设置为至少2个。

9、优选地,所述定位槽环绕所述通孔等分间隔设置。

10、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还包括提供一种自行车,包括车架及如上任一所述的鞍座,所述鞍座安装在所述车架上。

11、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还包括提供一种摩托车,包括车体及如上任一所述的鞍座,所述鞍座安装在所述车体上。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鞍座、自行车和摩托车具有以下优点:

13、1.本实用新型的鞍座,用于收纳和识取带rfid标签的头盔,鞍座包括座桶和座盖,座盖盖合座桶形成一容置空间,座桶内壁设置有rfid读卡器,容置空间用于收纳头盔,座桶内的rfid读卡器用于读取头盔的rfid标签信息,由于每个rfid标签都是独一无二的,rfid标签与头盔具备一一对应的关系,将头盔分配给共享电动车可保证共享电动车一车一盔的管理。

14、2.本实用新型的座桶内表面与头盔的外轮廓相匹配;座桶远离座盖一端开设有一通孔,rfid读卡器设置于通孔内,头盔放置于容置空间时,头盔的外轮廓贴合座桶的内表面,设置rfid读卡器位置远离座盖可保证此时rfid读卡器能够始终靠近头盔,便于rfid读卡器准确读取头盔上的rfid标签信息。

15、3.本实用新型的鞍座,界定rfid读卡器靠近座盖一面为正面,rfid读卡器的正面不高于座桶内表面,避免rfid读卡器超过座桶内表面导致头盔放置于容置空间时晃动,头盔与鞍座发生碰撞发出异响,造成损坏。

16、4.本实用新型的rfid读卡器还包括与正面连接的侧面,rfid读卡器的侧面与通孔内壁之间存在一间隙,当头盔上有雨雪时,头盔放置在容置空间内,雨雪将受重力影响沿着头盔的外轮廓向下移动,再通过间隙流出容置空间内,保证了在雨雪天气时头盔的干净整洁。

17、5.本实用新型的rfid读卡器的正面弧形设置,雨雪流向rfid读卡器,rfid读卡器弧形设置可将雨雪引流至间隙,加强了鞍座去除头盔上雨雪的能力。

18、6.本实用新型的座桶内壁开设有定位槽,rfid读卡器连接有连接件,连接件设置于定位槽内且不高于定位槽的深度,避免连接件超过座桶内表面导致头盔放置于容置空间时晃动,头盔与鞍座发生碰撞发出异响,造成损坏。

19、7.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槽的数量设置为至少2个,连接件的数量对应定位槽设置为至少2个,rfid读卡器通过至少2个连接件才能保证与座桶的稳定连接。

20、8.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槽环绕通孔等分间隔设置,提高rfid读卡器与座桶连接的稳定性。

21、9.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包括车架及如上任一的鞍座,鞍座安装在车架上,自行车具备上述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22、10.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包括车体及如上任一的鞍座,鞍座安装在车体上,摩托车具备上述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鞍座,用于收纳和识取带rfid标签的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座包括座桶和座盖,所述座盖盖合所述座桶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座桶内壁设置有rfid读卡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桶内表面与头盔的外轮廓相匹配;所述座桶远离所述座盖一端开设有一通孔,所述rfid读卡器设置于所述通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鞍座,其特征在于,界定所述rfid读卡器靠近所述座盖一面为正面,所述rfid读卡器的正面不高于所述座桶内表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读卡器还包括与正面连接的侧面,所述rfid读卡器的侧面与所述通孔内壁之间存在一间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读卡器的正面弧形设置。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桶内壁开设有定位槽,所述rfid读卡器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定位槽内且不高于所述定位槽的深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的数量设置为至少2个,所述连接件的数量对应所述定位槽设置为至少2个。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环绕所述通孔等分间隔设置。

9.一种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及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鞍座,所述鞍座安装在所述车架上。

10.一种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及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鞍座,所述鞍座安装在所述车体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车辆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鞍座、自行车和摩托车,鞍座用于收纳和识取带RFID标签的头盔,鞍座包括座桶和座盖,座盖盖合座桶形成一容置空间,座桶内壁设置有RFID读卡器,容置空间用于收纳头盔,座桶内的RFID读卡器用于读取头盔的RFID标签信息,由于每个RFID标签都是独一无二的,RFID标签与头盔具备一一对应的关系,将头盔分配给共享电动车可保证共享电动车一车一盔的管理。

技术研发人员:王太晓,杨剑,巩延勇,陆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阿帕科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