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风被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30540发布日期:2023-06-21 18:29阅读:71来源:国知局
挡风被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车配件,具体涉及一种挡风被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1、电动车、摩托车、三轮车等没有外壳的交通工具,在较冷的天气里使用时,冷风会直接吹向驾驶员,驾驶员的身体容易受到风寒的侵蚀,因此驾驶员一般使用挡风覆盖身体。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一般挡风被的手套上开有通孔,方便将车把手插入挡风被的手套内,再通过手套上的绑绳将挡风被固定在车把手上,这种固定方式虽然较为稳固,但在固定处容易灌入冷风,影响手的保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挡风被固定装置。

2、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挡风被固定装置,包括用于套设在车把手上的圆环体,圆环体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可变形材料层,第一可变形材料层用于密封填充于圆环体的内壁和车把手之间;圆环体上还设有用于与车把手接触的固定件,圆环体的外壁上顺着圆周方向设有用于安装挡风被的凹槽。

4、优选地,所述圆环体的侧壁上的设有第二可变形材料层,第一可变形材料层的内壁凸出于固定件的内壁设置,第二可变形材料层的外壁凸出于圆环体的外壁设置。

5、优选地,所述固定件为设于圆环体一侧上的固定环,固定环的内半径小于半环体的内半径。或者,固定件为凸设于圆环体内壁上的防滑齿。

6、优选地,所述圆环体包括可组合成圆环形状的第一半环体和第二半环体。第一半环体的一端与第二半环体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半环体的另一端与第二半环体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8、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挡风被固定装置,使用时将圆环体套在车把手上,通过固定件对圆环体进行支撑固定,通过挡风被的绑绳将挡风被固定在圆环体上,此时第一可变形材料层被挤压变形后密封填充于圆环体的内壁和车把手之间,可以有效防止风从圆环体的内壁和车把手之间的缝隙进入挡风被。



技术特征:

1.一种挡风被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套设在车把手上的圆环体(1),圆环体(1)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可变形材料层(2),第一可变形材料层(2)用于密封填充于圆环体(1)的内壁和车把手之间;圆环体(1)上还设有用于与车把手接触的固定件,圆环体(1)的外壁上顺着圆周方向设有用于安装挡风被的凹槽(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风被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体(1)的侧壁上的设有第二可变形材料层(5),第二可变形材料层(5)的外壁凸出于圆环体(1)的外壁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挡风被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可变形材料层(5)由凝胶或海绵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风被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设于圆环体(1)一侧上的固定环(31),固定环(31)的内半径小于半环体的内半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挡风被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31)的外壁上顺着圆周方向设有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风被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凸设于圆环体(1)内壁上的防滑齿(3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风被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体(1)包括可组合成圆环形状的第一半环体(11)和第二半环体(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挡风被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环体(11)的一端与第二半环体(12)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半环体(11)的另一端与第二半环体(12)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风被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变形材料层(2)的内壁凸出于固定件的内壁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风被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变形材料层(2)由凝胶或海绵制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车配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挡风被固定装置,包括用于套设在车把手上的圆环体,圆环体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可变形材料层,第一可变形材料层用于密封填充于圆环体的内壁和车把手之间;圆环体上还设有用于与车把手接触的固定件,圆环体的外壁上顺着圆周方向设有用于安装挡风被的凹槽。本技术所提供的挡风被固定装置,使用时将圆环体套在车把手上,通过固定件对圆环体起到支撑固定作用,此时第一可变形材料层被挤压变形后密封填充于圆环体的内壁和车把手之间,可以有效防止风从圆环体的内壁和车把手之间的缝隙进入挡风被。

技术研发人员:周武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周武元
技术研发日:2023042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