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自行车单撑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37299发布日期:2023-11-22 22:05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折叠自行车单撑脚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自行车配件,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自行车单撑脚。


背景技术:

1、自行车通常会配置一个撑脚结构来保持非骑行或扶持状态下的站立状态,常见的撑脚结构包括单撑脚和对向撑脚,由于三点就能保持站立稳定,所以现有的自行车多采用单撑脚结构,但是现有的单撑脚展开后的稳定性是比较欠佳的,尤其是当支脚与安装架之间的拨片没有旋转到位时,单撑脚轻轻受力就会自动折叠起,让自行车倾倒,因此现有的用于自行车的单撑脚,其稳定性是有待提升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稳定性更高、且操作更加便捷的可折叠自行车单撑脚。

2、为达到以上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折叠自行车单撑脚: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锁止件和撑脚组件,所述锁止件包括按压端、光轴和止转轴,所述按压端延伸至所述壳体外,所述撑脚组件套在所述光轴上,适于相对滑动或转动,所述止转轴与所述壳体配合构成滑移副,所述按压端与光轴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所述光轴与止转轴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环,所述止转轴外套设有位于所述第二限位环与壳体之间的轴向弹簧,所述壳体设置有限位组件,适于限制所述撑脚组件相对于所述壳体内壁的距离,所述撑脚组件的侧面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连接有斜向弹簧,所述撑脚组件为纵向时被所述锁止件锁止,所述锁止件解除锁定时所述撑脚组件在斜向弹簧的带动下变为横向,只需一个动作即可完成自行车单撑脚的展开和折叠,操作更加方便。

3、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壳体包括相对固定的外侧板和内侧板,所述外侧板开设有贯通内外侧壁的第一导向孔,适于与所述按压端配合构成滑移副,所述内侧板开设有贯通内外侧壁的第二导向孔,适于与所述止转轴配合构成滑移副,用于限制锁止件的自由度。

4、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轴向弹簧位于所述第二限位环与内侧板之间,所述止转轴的端部穿过所述第二导向孔延伸至所述内侧板之外并固定连接有第三限位环,用于分担第一限位环的受力。

5、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外侧板与内侧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护盖,所述护盖的内顶面具有连接环,适于连接所述斜向弹簧的一端,所述护盖上开设有若干贯通内外侧壁的连接孔,供螺栓等连接件穿过,将整个单撑脚结构与自行车车架固定连接。

6、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撑脚组件包括摆臂,所述摆臂上开设有轴孔,适于与所述光轴配合构成转动副,所述摆臂在所述轴孔的内壁开设有销滑槽,所述光轴的外侧面具有与所述第二限位环连接的止转销,适于与所述销滑槽配合构成滑移副,使得撑脚组件与锁止件之间具有转动和滑动两种运动关系。

7、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梁,所述限位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外侧板和内侧板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梁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一对挡板,所述摆臂位于两个所述挡板之间,构成滑动副,从而限制摆臂相对于侧板之间的距离。

8、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挡板为绕所述光轴轴线延伸的圆弧状,两个所述挡板之间固定连接有靠近上端的限位杆,所述摆臂远离所述限位梁的侧面具有连接块,适于连接所述斜向弹簧的另一端,保证斜向弹簧的安装稳定性。

9、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摆臂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支腿,所述支腿远离所述摆臂的一端设置有支脚,用于与地面直接接触,配合轮到底部边缘形成三个支撑点。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11、(1)通过设计可相对于撑脚组件转动和滑动的锁止件,配合两个复位弹簧,使得在进行自行车单撑脚的展开和折叠操作时,只需一个动作,就可以完成,相比于现有的撑脚操作更加便捷;

12、(2)由于不需要额外的拨片来提高锁紧度,撑脚移动到位后,依靠锁止件的约束作用,就能保持很好的稳定性,且锁止件比较粗,相比于片状的安装约束架能够承受更加的压力和弯折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折叠自行车单撑脚,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5),所述壳体(5)内设置有锁止件(2)和撑脚组件(1),所述锁止件(2)包括按压端(201)、光轴(202)和止转轴(203),所述按压端(201)延伸至所述壳体(5)外,所述撑脚组件(1)套在所述光轴(202)上,适于相对滑动或转动,所述止转轴(203)与所述壳体(5)配合构成滑移副,所述按压端(201)与光轴(202)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205),所述光轴(202)与止转轴(203)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环(206),所述止转轴(203)外套设有位于所述第二限位环(206)与壳体(5)之间的轴向弹簧(3),所述壳体(5)设置有限位组件(6),适于限制所述撑脚组件(1)相对于所述壳体(5)内壁的距离,所述撑脚组件(1)的侧面与所述壳体(5)的内壁之间连接有斜向弹簧(4),所述撑脚组件(1)为纵向时被所述锁止件(2)锁止,所述锁止件(2)解除锁定时所述撑脚组件(1)在斜向弹簧(4)的带动下变为横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自行车单撑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包括相对固定的外侧板(501)和内侧板(502),所述外侧板(501)开设有贯通内外侧壁的第一导向孔(506),适于与所述按压端(201)配合构成滑移副,所述内侧板(502)开设有贯通内外侧壁的第二导向孔(507),适于与所述止转轴(203)配合构成滑移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自行车单撑脚,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弹簧(3)位于所述第二限位环(206)与内侧板(502)之间,所述止转轴(203)的端部穿过所述第二导向孔(507)延伸至所述内侧板(502)之外并固定连接有第三限位环(207)。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自行车单撑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板(501)与内侧板(502)之间固定连接有护盖(505),所述护盖(505)的内顶面具有连接环(504),适于连接所述斜向弹簧(4)的一端,所述护盖(505)上开设有若干贯通内外侧壁的连接孔(50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自行车单撑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撑脚组件(1)包括摆臂(105),所述摆臂(105)上开设有轴孔(103),适于与所述光轴(202)配合构成转动副,所述摆臂(105)在所述轴孔(103)的内壁开设有销滑槽(104),所述光轴(202)的外侧面具有与所述第二限位环(206)连接的止转销(204),适于与所述销滑槽(104)配合构成滑移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折叠自行车单撑脚,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6)包括限位梁(601),所述限位梁(60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外侧板(501)和内侧板(502)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梁(60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一对挡板(602),所述摆臂(105)位于两个所述挡板(602)之间,构成滑动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折叠自行车单撑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602)为绕所述光轴(202)轴线延伸的圆弧状,两个所述挡板(602)之间固定连接有靠近上端的限位杆(603),所述摆臂(105)远离所述限位梁(601)的侧面具有连接块(106),适于连接所述斜向弹簧(4)的另一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折叠自行车单撑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105)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支腿(102),所述支腿(102)远离所述摆臂(105)的一端设置有支脚(101)。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折叠自行车单撑脚,属于自行车配件技术领域,用于提供一种支撑稳定性更高、且操作更加便捷的可折叠自行车单撑脚,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锁止件和撑脚组件,锁止件包括按压端、光轴和止转轴,按压端延伸至壳体外,撑脚组件套在光轴上,止转轴与壳体配合构成滑移副,按压端与光轴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光轴与止转轴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环,止转轴外套设有位于第二限位环与壳体之间的轴向弹簧,撑脚组件的侧面与壳体的内壁之间连接有斜向弹簧。本实用通过设计可相对于撑脚组件转动和滑动的锁止件,配合两个复位弹簧,使得在进行自行车单撑脚的展开和折叠操作时,只需一个动作,就可以完成,更加便捷。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海县翔华车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