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运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22838发布日期:2024-03-18 16:51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运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运载工具,尤其涉及一种转运车。


背景技术:

1、在产品加工制造过程中,经常需要对零部件(比如皮带轮、涡壳、增压器等)进行转运。目前,通常使用转运车对零部件进行转运。由于转运车的尺寸限制以及出于对零部件的保护考虑,现有的转运车(如申请号为202222892429.9中公开的一种排障转运车)一次只能转运少量零部件,转运效率较低,若采用设置多层隔板来增加转运量,由于为了减小转运车的尺寸,隔板与隔板之间的距离一般比较小,在对隔板上的零部件进行取放时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转运车,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转运车的尺寸限制以及出于对零部件的保护考虑,现有的转运车一次只能转运少量零部件,转运效率较低,若采用设置多层隔板来增加转运量,由于为了减小转运车的尺寸,隔板与隔板之间的距离一般比较小,在对隔板上的零部件进行取放时非常不便的技术问题。

2、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转运车,包括:

3、框架,所述框架具有一空腔,所述空腔的上表面为开口设置,所述空腔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及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为开口设置;

4、若干个放置板,各个所述放置板均自下而上水平且间隔设置于所述空腔内,相邻所述放置板之间用以形成放置零部件的放置腔,所述放置板靠近所述第二侧这端与所述框架转动连接;

5、若干个驱动机构,各个所述驱动机构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放置板靠近所述第一侧这端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放置板靠近所述第一侧这端向上转动。

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侧为封口设置。

7、进一步的,所述转运车,还包括若干个轮子,各个所述轮子均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的底部。

8、进一步的,所述框架包括底板、若干个支撑杆及若干个围挡,所述底板水平设置,各个所述支撑杆均竖直并相对设置,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板上,各个所述围挡均固定设置于相对应的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用以形成所述空腔,各个所述轮子均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底部。

9、进一步的,最下方的所述放置板与所述底板之间还用以形成放置零部件的放置腔。

10、进一步的,所述框架还包括若干个支撑件,各个所述支撑件均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并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放置板一一对应,所述支撑件固定于所述支撑杆上,以使所述放置板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放置板靠近所述第一侧这端搭设于所述支撑件上。

1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包括两个支撑块,两个所述支撑块相对设置,并分别固定于相对应的所述支撑杆上。

12、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伸缩驱动件,两个所述伸缩驱动件相对设置于所述放置板的两侧,两个所述伸缩驱动件的固定端均铰接于所述围挡上,两个所述伸缩驱动件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放置板的两侧铰接,用以驱动所述放置板靠近所述第一侧这端向上转动。

13、进一步的,所述伸缩驱动件为气缸。

14、进一步的,所述围挡为网状结构。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在使用时,待转运的零部件放置于各个放置腔内,当需要将放置腔内的零部件取出时,首先取出最上层放置腔内的零部件,再通过操控与最上层的放置板连接的驱动机构,使得最上层的放置板靠近第一侧这端向上转动至合适位置后,再将第二层放置腔内零部件取出,按上述步骤可自上而下并逐层将放置腔内的零部件依次取出,本转运车一次可转运较多零部件,使得转运车具有较高的转运效率,并且在放置板与放置板之间具有较小的距离,以此保证转运车具有较小的尺寸的基础上,也使得各个放置腔内零部件的放入和取出均较为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转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为封口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个轮子,各个所述轮子均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底板、若干个支撑杆及若干个围挡,所述底板水平设置,各个所述支撑杆均竖直并相对设置,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板上,各个所述围挡均固定设置于相对应的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用以形成所述空腔,各个所述轮子均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最下方的所述放置板与所述底板之间还用以形成放置零部件的放置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还包括若干个支撑件,各个所述支撑件均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并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放置板一一对应,所述支撑件固定于所述支撑杆上,以使所述放置板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放置板靠近所述第一侧这端搭设于所述支撑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两个支撑块,两个所述支撑块相对设置,并分别固定于相对应的所述支撑杆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伸缩驱动件,两个所述伸缩驱动件相对设置于所述放置板的两侧,两个所述伸缩驱动件的固定端均铰接于所述围挡上,两个所述伸缩驱动件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放置板的两侧铰接,用以驱动所述放置板靠近所述第一侧这端向上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驱动件为气缸。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挡为网状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转运车,其包括框架、若干个放置板及若干个驱动机构,所述框架具有一空腔,所述空腔的上表面为开口设置,所述空腔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及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为开口设置;各个所述放置板均自下而上水平且间隔设置于所述空腔内,相邻所述放置板之间用以形成放置零部件的放置腔,所述放置板靠近所述第二侧这端与所述框架转动连接;各个所述驱动机构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放置板靠近所述第一侧这端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转运车具有较高的转运效率,并且在放置板与放置板之间具有较小的距离,以此保证转运车具有较小的尺寸的基础上,也使得各个放置腔内零部件的放入和取出均较为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王运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襄阳优程同创物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8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