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槛梁总成、车辆及装配门槛梁总成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586060发布日期:2024-04-18 12:13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门槛梁总成、车辆及装配门槛梁总成的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车辆零部件制造,尤其涉及一种门槛梁总成、车辆及装配门槛梁总成的方法。


背景技术:

1、伴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日趋成熟的安全测评规则,汽车安全性能也成为消费者购车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例如,既要满足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hina-new car assessmentprogram,c-ncap)又要满足中保研性能要求。这其中,当车身发生25%小偏置碰撞时,门槛梁作为正面偏置碰撞一条关键传力路径,可能会造成门槛梁承受撞击力过大而出现折弯的情况,因此,需要门槛梁具有能抵抗较强的碰撞力及具有较好的传力有效性。

2、相关技术中,门槛梁端口通常设计呈开口结构,使门槛梁朝向前车轮的端口面直接外露,又或采用钣金件对门槛梁朝向前车轮的开口端面用钣金件进行遮挡,再或者是直接在门槛梁的腔体内部容置加强件。但以上这些设计,当门槛梁受到强大外力撞击时,均存在着安全性能不足、传力有效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门槛梁总成、车辆及装配门槛梁总成的方法,具有安全性能高、传力有效性强的优点。

2、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门槛梁总成,该门槛梁总成包括门槛本体和加强件。其中,门槛本体形成有两端开口的第一型腔结构;加强件包括固定在一起的嵌入部和外露部,嵌入部伸入固定连接在门槛本体朝向前车轮的一端开口内,外露部伸出于门槛本体朝向前车轮的一端开口外部,用于将前车轮施加的碰撞力经过加强件传递至门槛本体。

3、相关技术中的车身结构中,门槛本体的端口呈开口的多腔体结构,门槛梁的腔体端口截面直接是外露的,在发生25%小偏置碰撞时,前轮胎轮毂后移挤压时,碰撞力会直接传递至门槛梁的腔体端口处,当碰撞力过大门槛梁的腔体端口处易发生开裂,从而使得门槛梁出现破坏。当前也有采用钣金件对腔体端口处进行周圈连接遮挡,但也存在着受到强大外力且局部接触作用时,钣金封板无法分散作用力,造成门槛梁出现多腔体连接处开裂成“花朵”状,进而对外力的抵挡和吸能性极大降低,从而加大了乘员舱内入侵量和人员损伤性。

4、而本申请实施例中,加强件采用了部分嵌入门槛本体的第一型腔结构内,另一部分外露于门槛本体的方式,具体地,将加强件的其中一部分,即嵌入部固定连接在了门槛本体朝向前车轮的一端开口内,加强件的另一部分,即外露部伸出了门槛本体朝向前车轮的一端开口外部;这样,一方面加强件的嵌入部相当于对门槛本体朝向前车轮的端口部分进行了结构增强,使得门槛本体朝向前车轮的端口部分能具有较强抵抗碰撞力的能力;另一方面外露部则可以使前轮胎轮毂后移挤压时,避开碰撞力直接作用至门槛本体的端口处,而是将碰撞力先传递至加强件的外露部,由外露部受力后再将碰撞力或局部接触的外力能够均匀的传递至门槛本体的端口面上,以使门槛本体的端口面间接受力而产生较小的变形,从而减少门槛本体出现压溃的可能。如此,使得加强件与门槛本体装配形成的门槛梁总成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传力有效性强的优点。

5、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外露部与嵌入部的过渡连接处具有止挡凸缘,止挡凸缘用于与门槛本体朝向前车轮的开口端面抵接,以使外露部保持在门槛本体的开口外部。

6、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门槛梁总成还包括紧固结构,嵌入部具有沿车身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型腔结构,第二型腔结构随形于第一型腔结构,以用于使第二型腔结构的外壁贴合在第一型腔结构的内壁上;第二型腔结构通过紧固结构与第一型腔结构固定连接。

7、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型腔结构包括位于嵌入部中心位置处截面为圆形的第二圆形腔体和位于嵌入部周向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个截面为多边形的第二多边形腔体;第一型腔结构包括随形于第二圆形腔体的第一圆形腔体和多个第一多边形腔体,第二圆形腔体可贴合插入第一圆形腔体内,且第二多边形腔体的至少部分外壁与第一多边形腔本的至少部分内壁贴合。

8、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门槛梁总成还包括具有粘接性的密封结构,密封结构填充于嵌入部与门槛本体之间的装配间隙空间内。

9、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密封结构包括阻隔胶,嵌入部朝向门槛本体的一端具有安装孔,阻隔胶上具有与安装孔卡接适配的卡接部,以使阻隔胶卡接在安装孔内。

10、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外露部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上均分隔形成有多个第三型腔结构,且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相靠近的两个侧壁上均设置有加强筋。

11、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边梁总成、a柱总成、连接件封板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门槛梁总成。其中,a柱总成的其中一端与上边梁总成连接,另一端与门槛梁总成连接;连接件封板一端与前车架的连接件相连,另一端连接至a柱总成,连接件封板与加强件的外露部在车身的高度方向上错开设置。该车辆由于采用了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门槛梁总成,因此,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即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传力有效性强的优点。

12、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车辆还包括连接在车身上的电池包,在沿车身的长度方向上,外露部朝向前车轮的一侧端面到前车轮的距离小于电池包朝向前车轮的一侧端面到前车轮的距离。

13、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装配第一方面中的门槛梁总成的方法,其中,嵌入部与门槛本体之间装配有阻隔胶,该方法包括:将未装配在车身上的门槛梁总成移至用于对阻隔胶进行发泡的烘烤环境中;在门槛本体远离加强件的一端开口处通入预设温度范围的热风,并持续通风预设时间,以用于使阻隔胶对嵌入部和门槛梁本体之间的装配间隙进行发泡封堵。

14、考虑到加强件的嵌入部伸入连接在门槛本体朝向前车轮的一端开口内时,例如,采用嵌入部的外壁贴合伸入第一型腔结构的内壁时,嵌入部与门槛本体之间的装配间隙空间较小,若直接将门槛梁总成装配在车身上后,直接在汽车装配车间利用烘烤设备在嵌入部与门槛本体相连处对阻隔胶进行烘烤发泡时,间隙空间非常有限,使得热风进风量非常有限,从而发泡效果较差。而由于门槛本体为两端开口的腔体结构,即门槛本体朝向前车轮的一端及沿车身长度方向与其相对的一端是连通的,如此,可在厂外利用烘烤设备在门槛本体远离前车轮的一端开口处持续通入预设温度范围的热风,可使热风流向门槛本体与嵌入部的装配连接处,以对阻隔胶进行发泡,可获得较好的阻隔胶发泡效果,进而提升加强件和门槛本体连接的整体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门槛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槛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露部与所述嵌入部的过渡连接处具有止挡凸缘,所述止挡凸缘用于与所述门槛本体朝向所述前车轮的开口端面抵接,以使所述外露部保持在所述门槛本体的开口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槛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槛梁总成还包括紧固结构,所述嵌入部具有沿车身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型腔结构,所述第二型腔结构随形于所述第一型腔结构,以用于使所述第二型腔结构的外壁贴合在所述第一型腔结构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槛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型腔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嵌入部中心位置处截面为圆形的第二圆形腔体和位于所述嵌入部周向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个截面为多边形的第二多边形腔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槛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槛梁总成还包括具有粘接性的密封结构,所述密封结构填充于所述嵌入部与所述门槛本体之间的装配间隙空间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门槛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阻隔胶,所述嵌入部朝向所述门槛本体的一端具有安装孔,所述阻隔胶上具有与所述安装孔卡接适配的卡接部,以使所述阻隔胶卡接在所述安装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槛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露部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上均分隔形成有多个第三型腔结构,且在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相靠近的两个侧壁上均设置有加强筋。

8.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连接在车身上的电池包,在沿车身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外露部朝向所述前车轮的一侧端面到所述前车轮的距离小于所述电池包朝向所述前车轮的一侧端面到所述前车轮的距离。

10.一种用于装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槛梁总成的方法,其中,所述嵌入部与所述门槛本体之间装配有阻隔胶,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门槛梁总成、车辆及装配门槛梁总成的方法,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能够解决安全性能不足、传力有效性差的问题。该门槛梁总成包括门槛本体和加强件。其中,门槛本体形成有两端开口的第一型腔结构;加强件包括固定在一起的嵌入部和外露部,嵌入部伸入固定连接在门槛本体朝向前车轮的一端开口内,外露部伸出于门槛本体朝向前车轮的一端开口外部,用于将前车轮施加的碰撞力经过加强件传递至门槛本体。

技术研发人员:徐小旭,赵亚明,蒋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