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改变型体的多用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6521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改变型体的多用推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推车,特别是一种可改变型体的多用推车。
现有推车大都固定型体,不能随意改变型体做到一车多用,实有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可人力推行,又可用自行车推行,可以随意改变型体使之成为轮椅式,躺椅式、躺床式和担架的多用推车,给人们生活日用带来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用四根带弹簧的套管立柱(1),七根横牚(2)焊接成方形或长方形立体车框架(3)。用四块与立体车框架(3)相应的板材(4),通过合页(5)连接,折成脚踏板(6)、车坐(7)、车靠背(8),将其镶固到立体车框架(3)上,车坐(7)与车靠背(8)之间的两边,通过插销、销孔连接两根上拉杆(9)支撑做为扶手,车坐(7)至脚踏板(6)之间的两边也用两根下拉杆(10)支撑,车轮(11)通过短车轴安装在车框架两翼,中间无贯通轴杆。车轮可三轮可四轮,三轮其中一轮按在前面,轮体规格可大可小,车靠背(8)后上方镶两个把卡(12)可搭扣自行车把上,便于自行车推行。
下边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车框架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脚踏板,车坐、车靠背连接型体示意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轮椅式推车示意图;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改变成躺椅式推车示意图;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改变成躺床式推车示意图;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用自行车推行示意图。
图中(1)弹簧套管立柱(2)横牚(3)立体车框架(4)板材(5)合页(6)脚踏板(7)车坐(8)车靠背(9)上拉杆(10)下拉杆(11)车轮(12)把卡(13)插销(14)销孔本实用新型车坐(7)下端四角焊有四个插销(13),可插入立体车框架(3)四根弹簧套管立柱上端的孔里,使车坐(7)与立体车框架(3)衔接固定。脚踏板(6)、车坐(7)、车靠背(8)折缝的两边焊有销孔(14),将脚踏板(6)、车坐(7)。车靠背(8)展平,用上下拉杆(9)(10)做插销插入销孔(14)中,使平板固定,即为躺床式推车。将床面抬起脱离立体车框架(3),即为一付担架。车坐(7)两边和车靠背(8)两边焊有销孔(14),通过移动上下拉杆(9)(10)插入销孔(14)的距离,使脚踏板(6)与车坐(7)之间,车坐(7)与车靠背(8)之间改变倾斜角度,即可成为躺椅式推车。
本实用新型推车,既可用人力推行,又可用自行车推行,将自行车前轮从推车后面插入车体,将车靠背上的把卡(12)卡到自行车把上。蹬动自行车即可推行。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新颖,制造简单,可改变型体,一车多用,实用方便。适合一般家庭驮戴老幼外游,驮戴什物,护送病人就医,以及商贩设摊、个体运输使用。
本实用新型适用木材、钢材、尤宜采用轻合金金属材料制造。
权利要求1.一种可改变型体的多用推车,其特征在于推车由4根带弹簧的套管立柱(1)、7根横牚(2)焊接成方形或长方型立体车框架(3)四块与立体车框架(3)相应的板材(4)用合页(5)连接折成脚踏板(6)、车坐(7)、车靠背(8)、中间由拉杆(9)、(10)支撑,通过车坐(7)下方的插销(B)镶固在立体车框架(3)上,车轮(11)通过短车轴安装在车框架(3)两翼,中间无贯通轴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改变型体的多用推车,其特征在于,脚踏板(6)、车坐(7)、车靠背(8)两边皆焊有销孔(14),通过改变上下拉杆(9)、(10)的支撑距离与角度,和以拉杆做插销可使车体改变成轮椅式。躺椅式、躺床式推车,床面脱离车框架即为一付担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改变型体的多用推车,其特征在于,车靠背(8)后上方镶有两个可供自行车推行的把卡(1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推车,特别是一种可改变型体的多用推车。本实用新型由带弹簧的套管立柱焊成方形或长方形立体车框架。由板材由合叶连接折成脚踏板、车坐、车靠背镶固在车框架上,车轮通过短车轴安装在车框架两翼,脚踏板与车座之间,车座与车靠背之间用拉杆支撑,通过改变拉杆的支撑点,使车体改变成不同型体的推车,或轮椅式、或躺椅式、或躺床式、或一副担架。结构新颖,制造简单,一车多用,实用方便。
文档编号B62B3/02GK2108029SQ9121762
公开日1992年6月24日 申请日期1991年7月3日 优先权日1991年7月3日
发明者曲新 申请人:曲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