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机械式变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7143阅读:5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机械式变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摩托车机械式变档装置属于摩托车工程领域,它体积小、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用于较少档位(如二档)的摩托车变速器上。
现有摩托车变档装置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靠离心力自动调节的无级变速装置;另一类是由驾驶者脚踏操纵的机械式有级变速装置。后者由于传动效率高、传动可靠而被广泛应用。现有机械变档装置,均为多档式(一般4-8档),多用于装用较大排量发动机的摩托车上,而对于那些装用较小排量发动机、要求较少档位的摩托车来讲,显然其体积大、结构复杂,不便布置于车上。
因此,提出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为要求较少档位的摩托车提供体积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变速器变档装置。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变档机构、档位锁止机构和限位机构等组成。变档机构主要由变档踏杆、变档轴、换档臂、换档拨销、变速毂、变档拨叉、拨叉导向销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变档踏杆固定在变档轴的一端,另一端与外形尺寸较小的换档臂焊为一体;换档臂制有弧形边缘及凸翼,弧边上制有档位凹坑。换档拨销固装于换档臂凸翼上的拨销承孔内,变速毂对应换档臂端面,开有一径向滑槽,与换档臂固连的换档拨销的自由端插入该槽内,并可沿槽滑动。变速毂外柱面上开有曲线斜槽,并于柱面上活套着变档拨叉,拨叉导向销与拨叉毂部固连,其自由端伸入曲线斜槽内。当变速毂摆动时,拨叉可沿变速毂轴向前、后移动。档位锁止机构主要由定位销、定位销弹簧、换档臂弧形边缘上的凹坑等构成,定位销制成圆头,其杆部插入固定于机壳上的销孔中,并可沿销孔轴向滑动,销头与换档臂弧形边缘上的凹坑相吻合,并在定位销弹簧作用下,始终压在换档臂的弧形边缘上(或凹坑内)。限位机构由限位档钉及换档臂中部的弧形槽构成。限位档钉固装于机壳上,并伸入换档臂上以变档轴轴线为回转中心的弧形槽内,起档位限位作用。
若需变档时,驾驶者踏动变档踏杆,通过变档轴带动换档臂沿其轴转动某一角度,换档臂经换档拨销,拨动变速毂转动一定角度,由于变速毂柱面上的曲线斜槽与拨叉导向销的配合,迫使换档拨叉轴向移动,将变档滑动齿轮,推入欲挂档位。同时,定位销在其弹簧作用下,落入换档臂弧形边缘上的凹坑内,实现档位锁止。若操作者变档用力较大,档位到位后,换档臂上的弧形槽端与限位档钉相抵,使换档臂不能继续向前转动起到了限位作用。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备如下特点a)、换档臂通过换档拨销直接拨动变速毂,故其体积小、结构简单;b)、本装置构件少、传动链短,故工作可靠;c)、档位少操作简便;d)、可与两档变速器较好地配合。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外形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于
图1A-A位置的剖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于图2中拆去换档臂、换档拨销的K向视图。

图1中1、变档拨叉;2、换档臂;3、定位销;4、限位档钉;5、变档轴;6、变速毂;7、换档拨销;8、拨叉导向销。
结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详述如下摩托车机械式变档装置,由变档机构、档位锁止机构、限位机构等组成。变档机构由变档踏杆、变档轴5、换档臂2、变速毂6、变档拨叉1、拨叉导向销8等组成。变档轴5的一端固连着变档踏杆,另一端与换档臂2焊为一体,换档臂2的凸翼上固定着换档拨销7,该拨销插入变速毂6端面的滑槽内;当换档臂2沿某旋向摆动时,通过换档拨销7带动变速毂6沿与换档臂2相反的旋向转动某一角度;变速拨叉1滑套于变速毂6的圆柱面上,该柱面上开有曲线斜槽,与变速拨叉1的毂部连为一体的拨叉导向销8的自由端伸入变速毂6上的曲线斜槽内,当变速毂6转动时,变档拨叉1便在拨叉导向销8的带动下,沿变速毂6轴向移动(因变速拨叉1外端叉形部分卡入滑动齿轮轮槽内,故其只能轴向移动,而不能随变速毂6转动)。档位锁止机构由定位销3、定位销弹簧、换档臂弧形边缘上的凹坑等构成,换档臂弧形边缘上制有空档及其它档位到位时的锁止凹坑,凹坑与定位销3球形端部相吻合;定位销承孔固定在机壳上,定位销3杆部可沿承孔滑动,通常定位销3在其弹簧的作用下始终压向换档臂2的弧形边缘。限位机构由固定在机壳体上的限位档钉4及对应换档臂2上的弧形槽等构成。弧形槽有固定的位置及槽长。当变档到位时,弧形槽一端恰与限位档钉4的侧面相抵,使换档臂2不能继续向变档方向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空档位置如
图1所示,定位销3在其弹簧作用下落入换档臂2弧形边缘中部的凹坑内,档位被锁止。欲变档时,驾驶者向某向踏动变速踏杆通过变档轴5带动换档臂2沿与变速踏杆相同的旋向旋转某一角度,再经换档拨销7推动变速毂6按与换档臂2相反的旋向摆动一定的角度;通过变速毂6柱面上的曲线斜槽与拨叉导向销8的配合,推动变档拨叉1轴向移动一段距离,拨叉1所带动的滑动齿轮啮入相应的档位,这时,定位销3在其弹簧作用下落入换档臂2的弧形边缘上的相应档位凹坑内,档位被锁止。若挂档到位,因驾驶者踏动变档踏杆用力较大,限位档钉4,则以其侧面与换档臂2上的弧形槽端头相抵,使换档臂不能沿其旋向继续转动,从而保证了档位的正确位置和限定了相关制件的动作范围。
本实用新型,体积小、加工工艺简单,便于车上布置。现已制出样机,经道路实验性能达到了设计要求。
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机械式变档装置,主要由变档机构、档位锁止机构、限位机构等组成,变档机构主要由变档踏杆、变档轴5、换档臂2、换档拨销7、变速毂6、拨叉导向销8、变档拨叉1等组成,档位锁止机构主要由定位销3、定位销弹簧、换档臂2上的弧形边缘及相应的档位凹坑等构成,限位机构由限位档钉4、换档臂2上的弧形槽等构成;其特征在于变档踏杆固装于变档轴5的一端,另一端与换档臂2焊为一体,换档拨销7固装于换档臂2凸翼上的拨销承孔内,拨销7的自由端插入变速毂6端面的径向滑槽内;定位销3的杆部插入固装于机壳上的销孔中,并可沿销孔轴向滑动,定位销弹簧使定位销3始终压在换档臂2的弧形边缘上(或凹坑内);限位档钉4固装于机壳上,与换档臂2上的弧形槽配合,起挂档限位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机械式变档装置,其特征在于较小外形尺寸的换档臂2,制有弧形边缘,并于弧边上制有档位凹坑(含空档),于其中部平面上铣有以变档轴5为回转中心的弧形槽,其一侧凸翼上固装有换档拨销7;变速毂6与换档臂2凸翼对应端面上制有一径向滑槽。
专利摘要摩托车机械式变挡装置属于摩托车工程领域。它是变速器的组成部分,广泛用于要求较少挡位(如二挡)的摩托车变速器上。该装置由变挡、挡位锁止及限位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外形较小的换挡臂,通过固定于其上的换挡拨销,直接与变速毂配合;变速毂端面制一径向滑槽,槽内伸入换挡拨销;挡位锁止及限位机构分别由换挡臂弧形边缘上的凹坑结合定位销及换挡臂上的弧形槽结合限位挡钉实现。故其体积小、结构简单、工作可靠。
文档编号B62M25/00GK2116656SQ9220135
公开日1992年9月23日 申请日期1992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1992年1月23日
发明者徐勇 申请人:中国洛阳嘉陵摩托车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