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踏车的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7142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脚踏车的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脚踏车的驱动机构,目前,世界各国的脚踏车,基本上还是利用链条和链轮传动,不少国家有制造十档至十六档变速脚踏车,将速度加快,从而提高骑行效率。但是,凭借机械变速会使车体经构复杂、成本高、操纵也困难、而且车速加快,必然要消耗更大的体力。于是,美国专利〔专利号4087105〕公布了一辆全液压自行车。而后,在此基础上,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87103306)公布了一辆变速液压自行车。它的动力系统是由油泵、油管、贮油管、油马达组成,当脚踏油泵转子伸出轴曲拐时,油泵供油,带动装在后轮轴上的油马达壳体转动,。车轮开始滚动。它们都存在这样的缺点1)、动力的作用方式基本没变,力的作用点都在脚踏车后轮轴上的油马达球塞上或小链轮上。它的驱动力矩小,耗力大、速度低、总效率为10%-20%。2)、现有的油压系统,一旦损坏,修理不善,就要漏油,会弄脏衣服。
针对以上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脚踏车的驱动机构,把气体压缩作为动力,并且,作用力只作用在相近于后轮直径的启动管〔11〕上,由于增大了驱动力臂,它能有效地减小驱动力,并实践证明比原链轮链条脚踏车省力8.5倍,因此,用同样的力量,就能加快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人的脚踏力量,通过脚蹬〔39〕,曲柄〔25〕、连杆〔33〕、万向连接轴〔32〕、活塞杆〔31〕、活塞〔17〕、气缸〔14〕、吸排气阀体〔48〕,将气体压缩。气流经过气管〔13〕、喷嘴〔2〕、切向作用于启动管〔11〕、而启动管〔11〕的圆圈直经与脚踏车后车圈的直经相近,并且与车圈紧固成一体。于是驱动脚踏车后轮转动。
本实用新型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一种脚踏车的驱动机构的装配图。
图2为A-A剖面图,说明压缩气体的机械结构。
图3为一种脚踏车的驱动机构的C向图,说明启动管〔11〕与脚踏车后车圈的固定方式。
图4为一种脚踏车的驱动机构的B-B剖视图,说明吸排气阀的结构。
图5为一种脚踏车的驱动机构的K-K剖面图,说明导套〔52〕与万向连接轴〔32〕、导柱〔51〕与箱体〔21〕的焊接位置。
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中序号1-12是说明气管〔13〕和喷嘴〔2〕的安装固定方法,固定架〔4〕是由五边形盒与一钢管焊接而成。盒的斜边钻有孔、喷嘴〔2〕的端部穿入孔内用紧定螺母〔3〕固定,固定架〔4〕的钢管头部锻扁,并钻孔、连接在脚踏车座下的立管上。护架〔5〕是由一槽形弓状板与钢管焊接而成,管端锻扁,钻孔,用螺钉〔6〕、螺母〔7〕,夹板〔8〕固定在立叉上。槽形弓状板用螺钉〔9〕、螺母〔10〕,夹片〔1〕与气管〔13〕并拢在一起。褂管板〔12〕一端夹持气管〔13〕,另一端钻有孔,安装在脚踏车后轴上。以上材料全为低碳钢,加工后,电镀。喷嘴〔2〕为30号圆钢,经机加工而成,喷嘴尖端稍为150,并有120°的弯曲,嘴部为马蹄形。气管〔13〕、启动管〔11〕为无缝钢管制成,经热定型后焊接,在内圆镗铣开一个缝,折边、电镀,并在管内用环氧树脂浇粘叶片〔43〕。并倾斜45°角。
图2中,启动管〔11〕是用螺钉〔40〕、螺母〔41〕,三个均布的燕形夹板〔42〕紧固在脚踏车后轮车圈内缘。只要启动管〔11〕受力后转动,脚踏车后轮就能同时转动。
图3中,中轴〔37〕安装在轴承盖〔28〕、轴承座〔23〕内,并由球轴承〔24〕支承。两轴承座〔23〕与圆筒〔38〕焊成一体,经机加工而成,保证孔的同轴度。中轴〔37〕用45号钢经调质、机加工而成。它与曲柄〔25〕用锥销〔26〕,螺母〔27〕紧固在一起。曲柄〔25〕有两曲拐,互成90°,一曲拐安装脚蹬〔39〕,另一曲拐安装连杆〔33〕用45号钢,经锻造、热处理、机加工而成。曲拐销与连杆〔33〕的转动付衬有滚针〔34〕,用垫圈〔35〕和弹性挡圈〔36〕限制轴向串动。连杆〔33〕另一端以螺纹形式与万向连接轴〔32〕连接。万向连接轴选用20-32-57标准件,与它连接的活塞杆〔31〕选用厚壁无缝钢管制成,与活塞〔17〕连接部位,焊接一节实心轴,并钻孔、套扣。紧固螺钉〔15〕、弹性垫圈〔16〕把活塞〔17〕和连杆〔31〕连接牢固。活塞〔17〕用铸造铝合金材料,经机加工而成,外圆加工出O型半圆槽,安放O型橡胶圈〔18〕。气缸〔14〕为无缝钢管焊接,经机加工而成,外表面要烤漆,用螺钉〔19〕,螺母〔20〕把气缸〔14〕和箱体〔21〕的法兰连接起来。箱体〔21〕用低碳钢钢板焊接而成,表面要烤漆,小孔端用螺钉〔29〕固定在轴承座〔23〕上,大孔端用螺钉〔30〕安装盖〔22〕。盖要经烤漆。
图4中,阀接座〔47〕机加工成螺纹孔,焊接在气缸〔14〕的端部有孔的部位,阀座〔48〕以螺纹形式旋入阀接座〔47〕,管接头〔46〕焊接在阀座〔48〕外圆有孔的部位,以上三个另件选用30号钢,经机加工而成,并电镀。弹簧〔49〕为65Mn钢,制成后要经热处理HRc60。管螺母〔45〕为30号钢经机加工而成,并电镀。用来连接气管〔13〕和管接头〔46〕。
图5中,是箱体〔21〕、连杆〔33〕的K-K局部剖面图,它是说明,万向连接轴〔32〕上焊有导套〔52〕,箱体〔21〕上焊有导柱〔51〕,导套〔52〕在导柱〔51〕上能往复滑动,使连杆〔31〕在运动过程中灵活。另外,连杆孔内表面高频淬火KRc40-48,并磨削光浩度为

当用脚交替踏动两个脚蹬〔39〕时,曲柄〔25〕转动,带动连杆〔33〕、活塞杆〔31〕、活塞〔17〕作往复运动,压缩气缸〔14〕内的空气,气流经过吸排气阀,气管〔13〕,从喷嘴〔2〕喷出,推动启动管〔11〕,脚踏车后轮转动,于是,脚踏车开始向前驰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因为力的作用点在后轮圈的内缘上,比原作用在油马达球塞上或小链轮上的驱动力矩大8.5倍,因此,省力8.5倍,总效率可由原来的10%-20%提高到80%-90%。
2、因为传递动力的介质是压缩气体,所以,不存在漏油和弄脏衣服的情况。
3、本实用新型实施后,由于车速高、道路通过能力比普通脚踏车提高五倍,因而,改善了城市、乡村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在促进城乡人民经济、技术的交往方面,提供了一种新型交通工具。
权利要求1.一种脚踏车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有两曲柄[25]与脚蹬[39]连成一体,曲柄[25]的销轴与连杆[33]以回转付的形式相连,连杆[33]的另一端与万向连接轴[32]用销子连接,以次,万向连接轴[32]的另一端与活塞杆[31]连接,活塞[17]安装在活塞杆[31]的端部,活塞外圆安装有耐油橡胶圈,气缸[14]上焊接有吸排气阀体[48],气管[13]从排气口接出,用固定架[4]和护架[5]定位,气管[13]另一端接有喷嘴[2],喷嘴中心线与启动管[11]的中心线相切,启动管[11]紧固在车圈的内缘,管内有20-28个叶片[43],连杆、曲柄、活塞杆、万向连接轴是用箱体[21]罩起来的,箱体[21]固定在轴承座[23]上,气缸[14]以法兰形式与箱体连接。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踏车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启动管〔11〕为无缝钢管,经热定型后焊接,在内侧镗铣开一个缝,折边,电镀,并在管内用环氧树脂浇粘叶片〔43〕,叶片〔43〕在启动管〔11〕内倾斜45°。
3.按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脚踏车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启动管〔11〕是用螺钉〔40〕,螺母〔41〕和三个燕形夹板〔42〕紧固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脚踏车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当用脚交替踏动两个脚蹬[39]时,曲柄[25]转动,带动连杆[33]、活塞杆[31],活塞[17]往复移动,通过吸排气阀,连续不断地压缩空气,气流经气管[13],从喷嘴[2]喷出,推动启动管[11],脚踏车后轮开始转动,脚踏车向前行进。它主要应用在两轮脚踏车和三轮脚踏车上。本实用新型性能可靠,使用寿命长,极大的省力且速度快。在节能、环保、旅游、创外汇等发展国民经济方面,会有好的社会效益。
文档编号B62M19/00GK2124868SQ92201340
公开日1992年12月16日 申请日期1992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1992年1月13日
发明者周康年 申请人:周康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