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花盘靠卧式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7198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花盘靠卧式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传动装置,尤其是涉及无花盘靠卧式的一种自行车。
在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28自行车或26自行车,车身较长、较高,如28自行车车长1.93米,车高1米;26自行车车长1.73米,车高0.9米,它们的链长约1.447米,用材量较多,当骑蹬时间较长时,就有不舒适感。此外由于采用花盘圆周运动作功,故不可避免的出现上下止点和一部分无功劳动;这样人力骑车既费体力,又白消耗一部分功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上下往复运动驱动自行车,从而提高作功效率,减少钢材消耗,整个车子重心向下偏后,以靠卧式增进使用者的舒适和安全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前后车轮1和12由车架联接,车架上有靠卧式车座6,后轮12上装配一对飞轮11,与飞轮11相配合的链条8两端分别联接拐柄7和复位绳15,装配在车架上可自由转动的复位轮14与复位绳15配合,一对拐柄7的支点铰接在车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还包括车架是由车前叉3、车头4及弯梁组成。
复位轮14的轮周断面呈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图面说明如下


图1是正体外观视图。
图2是传动结构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如下
1-前轮,2-物筐,3-车前叉,4-车头,5-辅座,6-车座,7-拐柄,8-链条,9-拐柄架,10-后座,11-飞轮,12-后轮,13-复位轮轴,14-复位轮,15-复位绳。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说明如下轮子1和12均采用现使用的24车轮子,还包括车头4,车前叉3、盛物筐2及后座10,都不需改变现使用的车子标准部件,所改变的是在传动机构中,后轮12的两侧装配飞轮11,拐柄7的支点通过拐柄架9铰接在车架上,以拐柄7的支点为中心,使其前端作上下往复运动,后端作前后往复运动。复位轮14通过复位轮轴13装配在车架上,复位轮14可自由转动,其周圈上凹槽内装配复位绳15,复位绳15两端分别联接两个链条8一端,两个链条8与一对飞轮11配合,其链条8另一端分别联接拐柄7一端,拐柄7另一端为踏板,当人体的两脚踩踏板作上下往复运动时,拐柄7以支点为中心,作弧形往复摆动,链条8带动飞轮12转动,自行车的后轮12随之转动,整个自行车向前运动。自行车的弯梁上可装配一个辅座5和靠卧式车座6,人体在骑车时靠座在车座6上骑车,整个自行车车身较短、较低,人体重心向下偏后,这样骑车很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由于设计的自行车车身长1.2米,高0.5~0.6米,故自行车整体钢材消耗较少,车重减轻,人们骑车搬运方便。
2、由于采用往复运动,车子的功率比原自行车功率可提高25~30%。
3、由于采用靠卧式骑车姿势,重心向下偏后,故骑车者可感到舒适和安全感,给更多的老人和女同志提供了一种可靠的交通工具。
权利要求1.一种无花盘靠卧式自行车,包括前后车轮1和12由车架联接,车架上有靠卧式车座6,其特征在于后轮12上装配一对飞轮11,与飞轮11相配合的链条8两端分别联接拐柄7和复位绳15,一对拐柄7的支点铰接在车架上,装配在车架上可自由转动的复位轮14与复位绳15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花盘靠卧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车架是由车前叉3、车头4及弯梁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无花盘传动装置,靠卧式的一种自行车。目的是采用上下往复运动驱动自行车、提高作功效力,减少钢材消耗,重心向下偏后,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和安全感。主要结构是在后轮12上装配一对飞轮11,与飞轮11相配合的链条8两端分别联接拐柄7和复位绳15,拐柄7的支点铰接在车架上,复位轮14与复位绳15配合。主要优点是车身缩短,车高降低,节省钢材,减轻车重,车子功率可提高25%。
文档编号B62M1/24GK2115283SQ92203549
公开日1992年9月9日 申请日期1992年2月29日 优先权日1992年2月29日
发明者崔长义 申请人:崔长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