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8163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助力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助力三轮车,适用于城乡交通运输的人力和机动两用的三轮车。
公知的三轮车有人力或/和机动两种驱动。人力驱动对于重载上坡体力劳动繁重;电动机驱动必须配备蓄电池,而蓄电池的充电和使用寿命短,既不经济又不方便。现有的三轮车大都无密封车蓬,都难免遭受日晒雨淋风寒之苦,对于老弱病残者更难以忍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避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人力和机动两种驱动方式、具有流线型小轿车型、车斗型或敞蓬型车壳的助力三轮车。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通过下列技术措施来实现的。


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由前车轮3、两个后车轮16、车把5、车架24、前叉21、汽油发动机1、制动把手7、链轮6、链条9、飞轮30、曲轴组件8、变速器13、座垫26、靠背28和钢板弹簧17组成,其特征是底座架18(见图2)前端与车架24相固接,其后端安装在后轮中轴15轴套31的两个钢板弹簧17上,车架24上装有导槽10,座垫26下的滑轨12装在导槽10中并用紧固件11固定,用以调节座垫26的前后位置。底座架18上装有车壳。
前叉21上装有汽油发动机1,其油门阀22通过连管20装在车把5上,汽油发动机1的驱动轴与前轮3外胎摩擦啮合。链轮6和曲轴组件8装在座垫26前方的车架24上,链轮6通过链条9与后轮中轴15上的飞轮30连接,飞轮30上装有变速器13。
本实用新型的车壳的形状有小轿车型25、敞蓬型32(见图4)或车斗型33(见图3),车壳用塑料、玻璃钢或冷薄板制成,车壳两边装有车门27,其前部有挡风玻璃23。小轿车型壳25后部设有货箱19并带有活动后盖29。车斗型车壳33后部为敞口车斗,前部为驾驶室。车把5上的制动把手7与前轮3和后轮中轴15上的盘式制动器(2和14)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与技术方案相同。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实用新型装有轻质塑料、玻璃钢或冷薄板制成的流线型车壳,使用者可免受日晒雨淋风寒之苦,是理想的交通车和旅游车。
2、本实用新型采用人力和机动的两种驱动方式,适合于老、弱、病、残者使用,并有三种车壳形状流线型小轿车型、车斗型或敞蓬型,可满足各种不同用途的需要。
附图图面说明
图1,带有流线型车壳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敞蓬型车壳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车斗型车壳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无车壳时的底座架示意图。
权利要求1.一种助力三轮车,是人力和机动驱动的城乡交通运输工具,由汽油发动机1、盘式制动器(2和14)、前车轮3、两个后车辆16、车把5、链轮6、制动把手7、曲轴组件8、链条9、变速器13、钢板弹簧17、底座架18、前叉21、车架24、座垫26和靠背28组成,其特征是a)底座架18前端与车架24相固接,其后端安装在后轮中轴15轴套31的两个钢板弹簧17上,车架24上装有导槽10,座垫26下的滑轨12装在导槽10中,并用紧固件11固定,底座架18上装有车壳;b)前叉21上装有汽油发动机1,其油门阀22通过连管20装在车把5上,汽油发动机1的驱动轴与前轮3的外胎摩擦啮合;c)链轮6和曲轴组件8装在座垫26前方的车架24上,链轮6通过链条9与后轮中轴15上的飞轮30连接,飞轮30上装有变速器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力三轮车,其特征是车壳的形状有小轿车型25、敞蓬型32或车斗型33,车壳两边装有车门27,其前部装有挡风玻璃23。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助力三轮车,其特征是小轿车型车壳25后部设有货箱19并带有活动后盖29。
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助力三轮车,其特征是车斗型外壳33后部有敞口车斗,前部为驾驶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力三轮车,其特征是制动把手7与前轮3和后轮中轴15上的盘式制动器(2和14)相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助力三轮车,是人力和机动驱动的城乡交通运输工具,装有流线型小轿车型、敞篷型或车斗型车壳,座垫下的导槽和导轨可调节座垫前后位置,既有人力驱动机构又有汽油发动机前轮驱动机构。飞轮上装有变速器。本实用新型可使使用者避免日晒雨淋风寒之苦,三种车壳可满足各种用途的需要,适合于老弱病残者使用,是理想的交通车和旅游车。
文档编号B62M7/00GK2142816SQ92237540
公开日1993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1992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1992年10月22日
发明者黄进武, 苏江, 黄国元, 张亚琴, 黄科, 蒋盘秀 申请人:黄进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