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爬楼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9550阅读:15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爬楼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爬楼车,特别是一种用蓄电池为能源,使用起来更为方便的爬楼车。
现在已有的多种爬楼车的产品或技术方案,其共同的特点是利用人力或拉或手做旋转动作。例如专利号为92218245.0的“摇臂爬楼车”可以省些力,但人的承受能力毕竟是有限,最大载重量只有35千克,且上楼速度不够快;又如公告号为GG85200425的“载重爬楼车”,设计了“链轮传动机构”作为助力装置,虽有省力效果,但操作者需倒退着上楼,使用起来不够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用蓄电池为能源,爬楼不用人力,载重量大得多的方便适用的爬楼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8个小轮分别装在两副大轮架上,上楼时小轮不会倒退,两副大轮架和一个大齿轮都是固定在轮轴上的。上楼时,先把本车拉到楼梯垂直面前,摁下电机开启按钮,使调速(或定速)直流电动机旋转,通过联轴器使飞轮、传动轴旋转,并通过减速机,使出端转速变为所需要的转速,由于常动轮固定在减速机的出端,它与副常动轮咬合,副常动轮与链轮1都固定在大轮轴上。由于链条的带动,使加长小轮轴旋转,此时超越离合器也处于咬住状态。又由于小链轮(2)是固定在加长小轮轴上的,因而使小链轮(2)与链轮2以相同的速度沿反时针的方向旋转。所有8个小链轮都是固定在小轮轴上的,8个小轮轴可在大轮架的8个叉端的轴承内转动,由叉形链条带动,受压条轮的控制,使8个小轮同时沿着反时针方向旋转着。在两副大轮架上固定着8个行程开关,当楼梯的水平台阶与垂直台阶都碰着4个行程开关时,控制电磁铁的电路被接通,电磁铁吸合,使锲形键与小齿轮脱开,钩头键插进常动轮的方孔中,使小齿轮获得与常动轮一样的转速,小齿轮旋转就带动大齿轮,由于小齿轮与大齿轮的齿数比为14,所以小齿轮转一圈,大齿轮只转了1/4圈,即翻转90°,使整个车子上了一个台阶。只要开着电机,小车就可以自动上楼,人只需保持小车的平衡和一个适当的上楼倾角。到了楼梯转弯处,应关闭电机,按下停止按钮,待把车转到一个适当位置后,即正对着新的楼梯台阶,再按开启按钮,小车就上另一小段楼梯,如此动作就可到达所需楼层。小车到了转弯处,为了使小车转弯灵活,须将车把向下摁一段小距离(见图4),由于棘爪咬住棘轮(但不防碍整个轮架往楼上翻斤斗),棘轮是固定在轮轴上的,左右轮架也是固定在轮轴上的,因而当手将车把往下摁时,后端的左右各1个小轮必然往上翘起一小段距离而离开地面,这样整个车只有前端左右各1个小轮着地,因而转动起来十分灵便,到了新的一段楼梯前面,才将车把抬起,使两后轮着地,便于接通电路,使小车继续前进。上面所述的动力传递系统,除使整个轮架翻滚的系统的动力只产生于一边外,其余的8个小轮滚动力是由一端的转动通过套轴--套在轮轴上的大轮轴将动力传递到轴的另一端,又通过相同的小轮滚动的传动轮系,使8个小轮同步滚动。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锲形键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大轮架处链轮、齿轮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4为棘爪、棘轮控制系统示意图。
图5为行程开关控制大轮架工作的电气示意图。
图6为电气原理图。
本车由底圈(9)、车把(5)、蝶形螺钉(6)、撑管(7)、承载面(37)、撑管窝(8)以及挡物板(17)所组成。底圈下面左右两边各装一个轴承座(38)、轮轴(13)和大轮轴(3),都套装在两个轴承座(38)内,且两根轴的转动互不干扰。大齿轮(21)和左右两边各一副大轮架(15)都是固定在轮轴(13)上的。小齿轮(22)与大齿轮(21)咬合。8个小轮(14)分别固定在6个小轮轴(32)和2个加长小轮轴(39)上,并可在两副大轮架(15)的8个叉端的轴承内转动。而每一个小轮(14)的一个侧面都固定着一个小链轮(2)。小齿轮(22)中有一小压簧(34)、活门(46)和钩头键(33),钩头键(33)受锲形键(18)的制约,锲形键(18)杆部外缘有大压簧(20),杆部可在电磁铁(19)的孔中滑动。常动轮(28)固定在减速机(29)的出端轴(40)上,出端轴(40)上滑套着一个小齿轮(22),它可以不随出端轴(40)转动。进端轴(31)上固定有飞轮(30)和联轴器(11),可调速直流电机(12)的动力传递到左右的两副大轮架(15)及8个小轮(14)上。电机(12)的直流电由蓄电池(16)提供。电源按钮(35)固定在车把(5),电源线(36)穿在车把(5)的管内。(10)为防护罩,常动轮(28)上有活门(46)。
(4)为套装在大轮架(15)内侧4个小链轮(2)上的叉形链条,它由压条轮(23)挡着,4个小轮(14)中的一个小轮(14)的轴为加长小轮轴(39),它的另一端固定着超越离合器(44),超越离合器(44)外围固定着链轮2(43),它由链条(45)与链轮1(41)和副常动轮(42)都固定在大轮轴(3)上。副常动轮(42)是与常动轮(28)咬合的,8个行程开关(1)是分别固定在两副大轮架(15)的8个叉端上的。电控方面的零件有固定在轮轴(13)上的,与轮轴(13)一起旋转的动环(47),动环(47)固定在绝缘体(48)上。绝缘体(48)固定在轮轴(13)上。定环即碳刷(49)与动环(47)的外园接触,(50)为行程开关控制线。棘爪(24)在上楼、平地及转弯时,总是咬着棘轮(25)的,只有在下楼时必须将棘爪(24)与棘轮(25)打开。打开是通过沿顺时针方向捏动捏把(51),由钢丝绳(26)带动棘爪(24)来完成的。当手不捏捏把(51)时,由于棘爪(24)上的复位扭簧(27)的作用,又使棘爪(24)的咬住了棘轮(25)。
爬楼时,先将电动爬楼车拉至第一个楼梯台阶的垂直面前,启动电源按钮(35),通过电源线(36),使蓄电池(16)被接通,调速直流电机(12)沿顺时针方向旋转,通过联轴器(11)、进端轴(31),带动飞轮(30)及减速机(29)旋转,减速机(29)的进出端轴为套接(减速机为二级减速),出端轴(40)的旋向也是顺时针方向,由于小齿轮(22)是由小压簧(34)、钩头键(33)与常动轮(28)联结的,电磁铁(19)的动作是由行程开关(1)控制大轮架(15)的电气线路控制的。当8个小轮(14)中任意4个小轮(14)(在实际使用中,只有4个行程开关(1)工作)的行程开关(1)分别与楼梯台阶的垂直面、水平面接触,并受到压力时,4个行程开关(1)呈闭合状态,控制电磁铁的电路被接通(在上楼梯时,电机一直在转),电磁铁(19)即开始工作,将锲形键(18)吸合,吸合时间只有0.5秒,由时间继电器控制。使之离开钩头键(33),在此之前,常动轮(28)旋转而小齿轮(22)不转,当钩头键(33)碰翻活门(46)插入常动轮(28)方孔内时(见图2),在常动轮(28)的带动下,小齿轮(22)获得了与常动轮(28)一样的转速,小齿轮(22)是与大齿轮(21)咬合的,其齿数比为14,即小齿轮(22)转一圈,大齿轮(21)只转了1/4圈(90°),由于大齿轮(21)、左、右大轮架(15)都是固定在轮轴(13)上的,因而左右大轮架(15)同步往楼梯上翻滚了90°(沿反时针方向),时间继电器过0.5秒后即自动中断了电磁铁(19)的供电,锲形键(18)在大压簧(20)的作用下,回归原位,又使钩头键(33)离开常动轮(28)而使小齿轮(22)停转,大轮架(15)停翻。出端轴(40)的另一条传动线路是这样的由于常动轮(28)是与副常动轮(42)啮合的,又由于副常动轮(42)与键轮1(41)通过链条(45)带动了链轮2(43)旋转,并通过超越离合器(44)、加长小轮轴(39),使小链轮(2)、小轮(14)旋转,又通过两副大轮架(15)上的两个叉形链条(4)的带动,使8个小轮(14)都同步地沿着同一个反时针方向旋转起来。当小轮(14)沿台阶的水平面向前滚动碰到垂直面时,4个小轮(14)上的4个行程开关(1)又起作用,又使电磁铁(19)吸合,大轮架(15)又翻筋斗。如此循环往复,即可使车与车上的物品上升到所需的楼层上去了。右边4个小轮(14)是与左边的4个小轮(14)同步的,其轮系结构与左边一样。副常动轮(42)、链轮1(41)、链轮2(43)、加长小轮轴(39)、小链轮(2)、压条轮(23)、叉形链条(4)在两个大轮架(15)上都是对称的,其动力是由大轮轴(3)传递到另一端大轮架(15)上的。在运动过程中,链轮2(43)、超越离合器(44)和加长小轮轴(39)都是围绕着轮轴(13)与大轮轴(3)旋转的,两个大轮架(15)的轮系结构都是如此。
上下楼时都必须使撑管(7)推入撑管窝(8)中,这样才不会碰到楼梯台阶。蝶形螺钉(6)是用来调节撑管(7)旋转处的松紧度的,若太松,则撑管(7)很容易从水平状受重力影响而掉下来呈垂直状,妨碍上下楼梯;太紧了会使撑管(7)转不动。车子在平地上滚时,为暂得到休息,撑管(7)旋成垂直状就可使小车平稳了。
下楼时,不能用电,叉形链条(4)仍套在小链轮(2)上,由于会在楼梯水平台阶上作少量滚动,因而使加长小轮轴(39)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另一条传动路线大齿轮(21)由于大轮架(15)沿着楼梯台阶往下滚,就带动大齿轮(21)往顺时针方向转动,使小齿轮(22)沿反时针方向转,又由于锲形键(18)的尖口是双向的,所以反方向也能使钩头键(33)离开常动轮(28),而小齿轮(22)反时针方向转时,上面的钩头键(33)正好使活门(46)关闭,使钩头键(33)插不到常动轮(28)的活门(46)中去,这样就避免了逆向传动时产生的较大阻力。推小车至楼梯台阶处,当两边大轮架(15)开始往楼下翻动时,双手要捏着一点小车沿顺时针捏住刹把(52)带动细园钢(53)、刹车带(54),就可刹着刹车鼓(55)使其较缓慢地下楼,如果不捏着点就会使小车下得太快而造成不应有的碰撞现象。在平地上由于8个小轮(14)没有大的约束,既可以推着走,也可以拉着走。如果要电动的话,只能沿拉的方向滚动。
在下楼前必须用手沿顺时针方向捏动捏把(51),在钢丝绳(26)的牵动下,使棘爪(24)与棘轮(25)脱开,棘轮(25)呈自由状态,就可推着小车沿楼梯往下翻滚。在翻滚过程中,轮轴(13)在大轮轴(3)中转动,到了楼梯转弯处,须将手把(5)往下摁(沿顺时针方向),使后面左右各一个小轮(14)翘起,只有前两个小轮(14)着地,就可使小车在转弯处操作起来很灵活。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爬楼车,包括底圈、车轮、车把、捏把、蝶形螺钉、撑管、承载面、挡物板和复位扭簧,其特征是在底圈和承载面上装有由蓄电池、调速直流电机、飞轮、联轴器、减速机所组成的动力传递系统;在车的两个侧面装有由齿轮、链轮所组成的连续运动机构;在车的一个侧面装有由大、小齿轮、钩头键、电磁铁、行程开关所组成的间歇运动机构;由棘轮、棘爪所组成的防退装置及由带刹所组成的缓冲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爬楼车,其特征是所述的连续运动机构是在车的两个侧面装有2个链轮(41)并固定在大轮轴的两端,与之相联动的另2个链轮(43)死套在超越离合器(44)的外圈上,小轮(14)倒转时是带动不了两个链轮(43)的,左右两边两副大轮架(15)的8个叉端上有2个加长小轮轴(39),一头固定超越离合器(44)的内圈,另一头固定着小链轮(2)和小轮(14)再通过叉形链条(4)的带动,使8个小轮同步地转动起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爬楼车,其特征是所述的间歇运动机构,是在车的一个侧面装有小齿轮(22)、大齿轮(21),其齿数比为14,在小齿轮轴边上装有一钩头键(33)、小压簧(34)、锲形键(18)和压簧(20),在车把上装有一按钮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爬楼车,其特征是所述的防退装置是在车的一个侧面轮轴上装有棘轮、底圈上装有棘爪,以及可使棘轮、棘爪相离合的捏把、钢丝绳、扭簧。
5.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电动爬楼车,其特征是所述的缓冲装置是在底圈下的轮轴上装有刹圈、刹带,通过一细园钢,将刹带联接到刹把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爬楼车,其主要特征是设有由电源按钮、蓄电池、调速电机、行程开关、电磁铁、大、小齿轮、链轮所形成的减速装置,左右两边大轮架同时作间歇翻滚的运动机构;还有由底圈侧面的棘爪、棘轮、钢丝绳、扭簧所组成的棘轮止退机构,确保了小车上楼不后退;8个小轮由齿轮、链轮、链条带动所组成的连续滚动机构。上楼时由电机的动力和齿轮的作用使8个小轮作同步转动,本实用新型载重量大,易于操作,方便适用。
文档编号B62B3/00GK2177646SQ9323701
公开日1994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1993年6月9日 优先权日1993年6月9日
发明者徐庆麟 申请人:徐庆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