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开启的吉普车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2918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开启的吉普车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吉普车蓬,尤其是一种可开启的吉普车蓬。
目前吉普车上的车蓬一般为固定式,不能根据需要随意开启,因而在不须用车蓬遮两、遮阳或防寒时,车蓬也不能打开,影响车内采光、通风和乘车人的视线,对乘车人的情绪和身心健康产生消极作用。为此,本发明人曾设计出电动启闭车蓬,并申请了中国专利,专利申请号95220237.9。该电动启闭车蓬解决了车蓬的启闭问题,但由于采用了绳索、弹簧以及滑动摩擦副,因而结构比较复杂,操作比较麻烦,动作不够灵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固定式吉普车蓬存在的影响车内采光、通风和乘车人视线的问题,提供一种传动可靠、摩擦小、动作灵敏的可开启的吉普车蓬。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可开启的吉普车蓬包括蓬布、支架、电机和减速装置。支架由右侧支架、左侧支架、连接左右侧支架的横向撑杆构成。右侧支架由相互牵拉的拉杆和仅对蓬布起支撑作用的撑杆构成。拉杆5的下端与减速装置的扇形齿轮14固连。拉杆6与拉杆5平行设置,拉杆6下端与车体铰接,并与扇形齿轮14的转动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拉杆6和拉杆5上部均与水平拉杆4铰接。拉杆5的上端与蓬布15的顶部撑紧。水平拉杆4的前端与拉杆1铰接。水平拉杆4的后端有一个支撑蓬布15的上翘弯拐。拉杆1的前端与∏型支架16的一端相连。拉杆3的下端与拉杆1铰接,上端与拉杆5的顶端铰接。撑杆2下端与拉杆1铰接,撑杆2与拉杆1间有一个垫块21。拉杆3的长度a、拉杆1上的长度b、拉杆4上的长度c和拉杆5上的长度d,应使a+b=c+d。防止蓬布撕裂的拉杆7的后端与拉杆5下端铰接。拉拉8一端与拉杆6铰接,另一端与拉杆7铰接。拉杆8的长度k、拉杆7上的长度m、拉杆7与拉杆5的铰接点至拉杆6下端铰接点的距离N及拉杆6上的长度L,应使k+m=L+N。车身右侧,电机10通过减速装置后与扇形齿轮14啮合。左侧支架的结构与右侧支架相同,包括与右侧支架对应的拉杆6′、拉杆5′、拉杆7′、拉杆8′、水平拉杆4′、拉杆3′、拉杆1′和撑杆9′、撑杆2′以及位于拉杆1′、撑杆2′之间的垫块21′。拉杆1′与∏型支架16的另一端相连。左、右侧支架的撑杆2、撑杆2′顶端间设有横向撑杆17,拉杆3、拉杆5和拉杆3′、拉杆5′顶端间设有横向撑杆18,拉杆4的弯拐顶端与拉杆4′的弯拐顶端间设有横向撑杆19,撑杆9、撑杆9′顶端间设有横向撑杆20。车身左侧也可设置与车身右侧对应的电机、减速装置,减速装置末端的扇形齿轮与拉杆5′端部固连。
需要开启车蓬时,启动电机10,通过减速装置带动扇形齿轮14逆钟向转动,拉杆5及由拉杆5、拉杆6、水平拉杆4和车身构成的平行四边形四连杆机构随同扇形齿轮14向后转动,并通过拉杆8带动拉杆7、车蓬15和撑杆9叠于车体后部。拉杆5逆钟向转动的同时,通过拉杆3带动拉杆1和∏型支架16绕拉杆1与拉杆4的铰接点翻转180°,最终也落于车体后部,使整个车蓬处于处于开启状态,落于车体后部。使电机反向转动,扇形齿轮14反向旋转,带动所有拉杆作反向运动,直至车架前端的∏型支架重新压合在风档玻璃上,使车蓬恢复闭合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不用绳索,没有滑动副摩擦,所有杆件均通过转动副运转,因而摩擦阻力小,活动灵敏,不易发生故障。
附图
所示为可开启的吉普车蓬的构造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为便于说明可开启的吉普车蓬的构造和车蓬相对于车体的安装位置,图中,车蓬的蓬布轮廓用虚线表示,车体轮廓用双点划线表示。车蓬的左侧支架和右侧支架完全相同,并通过∏型支架16和若干横向撑杆相连结,因而仅通过位于车体一侧的电机、减速机构和扇形齿轮即可带动整个车蓬开启或闭合。考虑到操作的灵活性,减少启闭过程中车蓬支架的变形,改善支架的受力状态,提高车蓬的使用寿命,也可在车体两侧同时安装同步运转的电机、减速装置和扇形齿轮,分别带动右侧支架和左侧支架运动,使车蓬开启或闭合。减速装置由一对伞齿轮组11和圆柱齿轮组12、圆柱齿轮组13、圆柱齿轮组14三对圆柱齿轮组构成。通过减速机构可使电机主轴4000转/分的高速变为扇形齿轮4转/分的低速。
权利要求1.一种可开启的吉普车蓬,包括蓬布,支架、电机和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架由右侧支架、左侧支架、连接左、右侧支架的横向撑杆构成;右侧支架由相互牵拉的拉杆和仅对蓬布起支撑作用的撑杆构成;拉杆(5)的下端与减速装置的扇形齿轮(14)固连;拉杆(6)与拉杆(5)平行设置,拉杆(6)下端与车体铰接,并与扇形齿轮(14)的转动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拉杆(6)与拉杆(5)上部均与水平拉杆(4)铰接;拉杆(5)的上端与蓬布(15)的顶部撑紧;水平拉杆(4)的前端与拉杆(1)铰接;水平拉杆(4)的后端有一个支撑蓬布(15)的上翘弯拐;拉杆(1)的前端与∏型支架(16)的一端相连;拉杆(3)的下端与拉杆(1)铰接,上端与拉杆(5)的顶端铰接;撑杆(2)下端与拉杆(1)铰接,撑杆(2)与拉杆(1)间有一个垫块(21);拉杆(3)的长度a、拉杆(1)上的长度b、拉杆(4)上的长度c和拉杆(5)上的长度d,应使a+b=c+d;防止蓬布(15)撕裂的拉杆(7)的后端与拉杆(5)下端铰接;接杆(8)一端与拉杆(6)铰接,另一端与拉杆(7)铰接;拉杆(8)的长度k,拉杆(7)上的长度m、拉杆(7)与拉杆(5)的铰接点至拉杆(6)下端铰接点的距离N及拉杆(6)上的长度L,应使k+m=L+N;车身右侧,电机(10)通过减速装置后与扇形齿轮(14)啮合;左侧支架的结构与右侧支架相同,包括与右侧支架对应的拉杆(6′)、拉杆(5′)、拉杆(7′)、拉杆(8′)、水平拉杆(4′)、拉杆(3′)、拉杆(1′)和撑杆(9′)、撑杆(2′)以及位于拉杆(1′)、撑杆(2′)之间的垫块(21′);拉杆(1′)与∏型支架(16)的另一端相连;左、右侧支架撑杆(2)、撑杆(2′)顶端间设有横向撑杆(17);拉杆(3)、拉杆(5)和拉杆(3′)、拉杆(5′)顶端间设有横向支撑(18),拉杆(4)的弯拐顶端与拉杆(4′)的弯拐顶端间设有横向撑杆(20)。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开启的吉普车蓬,其特征在于车身左侧设置与车身右侧对应的电机、减速装置;减速装置末端的扇形齿轮与拉杆(5′)端部固连。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开启的吉普车蓬,其特征在于减速装置由依次啮合的伞齿轮组(11)、圆柱齿轮组(12)、圆柱齿轮组(13)、圆住齿轮组(14)组成。
专利摘要一种可开启的吉普车篷,包括篷布、右侧支架、左侧支架、电机和减速装置。右侧支架的拉杆5下端与扇形齿轮14固连,上端与拉杆4铰接。拉杆4与拉杆1、拉杆6铰接,拉杆1与拉杆3、撑杆2铰接并与冂型支架16相连。连杆6与车体、拉杆8、撑杆9铰接。拉杆8与拉杆7铰接,拉杆7与拉杆5铰接。左侧支架的构造与右侧支架相同,左、右侧支架通过冂型支架16、横向支撑17、18、19、20连接。控制电机10正、反转通过减速装置和扇形齿轮14可实现车篷15的启闭。
文档编号B62D25/06GK2238180SQ96201420
公开日1996年10月23日 申请日期1996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1996年1月26日
发明者周一兵 申请人:周一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