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燃比控制装置的感温动作阀的安装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5599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燃比控制装置的感温动作阀的安装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化油器的空燃比进行温度修正的感温动作阀的安装构造。
日本专利公报特开昭59-206655号和特开昭61-40454号例示的空燃比控制装置是公知技术,该空燃比控制装置根据发动机温度和吸气温度改变流入化油器的放气通道的空气量,使得供给到发动机的混合气体的空燃比在冷机时变浓,以提高运转性能(ドライバビリテイ),在暖机时变淡,以提高废气的净化效率。
在日本专利公报特开昭61-60454号中还示出,在空气滤清器的清洁侧内部设置感温动作阀,通过旁通通道向化油器供给辅助空气。
然而,在如上述特开昭61-40454号那样于空气滤清器内设置感温动作阀的场合,由于感温动作阀一般是以多处的紧固来安装于空气滤清器的,所以紧固场所变大,结果,进气阻力增大,空气滤清器尺寸扩大,特别是宽度增大导致车宽增大。另外,还产生作业工时增多及由此带来的费用提高的问题。
另外,如要将感温动作阀配置在一端与化油器相连的连接管(コンチ-ブ)的空气滤清器侧连接端部附近,则由于该部分是配置空间最少的场所,所以不得不增大空气滤清器的尺寸,从而使紧凑化很困难。
另外,在将空气滤清器支承于机动二轮车用摆动式动力机组的皮带传动箱上部这一形式的车辆中,由于连接管从空气滤清器前面朝着化油器延伸到前方,再向这里设置进气管的话,感温动作阀的配置空间将进一步受到制约,不加大空气滤清器的宽度就难以配置感温动作阀。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空燃比控制装置的感温动作阀安装构造,该空燃比控制装置由感温动作阀的开闭,经旁通通道可自由调整地向化油器供给辅助空气,以调节空燃比;该感温动作阀安装构造的特征在于与将空气滤清器内部分成左右两部分的空气滤清器滤芯大体平行地配置上述感温动作阀,将其安装到空气滤清器中。
此时,可使上述感温动作阀相对于空气滤清器的内壁在长度方向上的前后2处进行接合,并在另外1处螺钉固定。
另外,还可以用空气滤清器的滤芯推压支承该螺钉的头部。
在空气滤清器的清洁侧内,可以比一端与化油器连接的连接管的空气滤清器侧连接端部更靠进气上游侧偏置地配置上述感温动作阀,并经旁通管使其与化油器的旁通通道连通。
在这一场合下,可将上述空气滤清器支承在机动2轮车用摆动式动力机组的皮带传动箱上部,并可在空气滤清器前面设置进气用通道。
由于空气滤清器滤芯将空气滤清器内分成左右两部分,所以在与该空气滤清器滤芯大体平行地配置感温动作阀并将其安装到空气滤清器时,就不用在与空气滤清器滤芯垂直的方向(以下称为横向)太多地扩大感温动作阀的配置空间。
为此,尽管将感温动作阀内装于空气滤清器中,但也不用将空气滤清器的宽度加大很多,可以使其紧凑,结果,车身的宽度也不用扩大很多,可以变得紧凑。
另外,使该感温动作阀相对空气滤清器内壁在长度方向上的前后2处进行接合,并在另外1处用螺钉固定,则可使紧固位置的数目变少,由此可使进气阻力相应减小,提高运转性能。
此外,由于可减小空气滤清器的尺寸,并且连接作业的工时也变少,所以可降低费用,并提高维护性。
如用空气滤清器滤芯推压感温动作阀安装用螺钉的头部,则可利用空气滤清器滤芯可靠地支承螺钉的头部。
另外,在空气滤清器的清洁侧内,比一端连接到化油器的连接管的与空气滤清器相连的另一端部更靠进气上游侧偏置地配置感温动作阀,经旁通管将该感温动作阀连接到化油器的旁通通道上,则可避开配置空间变得很小的、连接管的与空气滤清器连接的另一端部的附近部分地配置感温动作阀,从而进一步使空气滤清器紧凑化。
在该场合,对于将上述空气滤清器支承在机动二轮车用摆动式动力机组的皮带传动箱上部这种形式的车辆,即使采用在该空气滤清器前面设置进气用通道的形式,不用扩大空气滤清器的宽度,即可充分确保感温动作阀的配置空间。


图1为将空气滤清器部分剖开的进气系统的俯视图;图2为小型摩托车全体的侧面重要部分的外观图;图3为其俯视图;图4为发动机及进气系统的侧视图;图5为图4中感温动作阀周围放大图;图6为沿图5的6-6线剖视图;图7为沿图5的7-7线剖视图;图8为感温动作阀的剖视图;图9为感温动作阀的俯视图;图10为沿图9中10-10线的剖视图;图11为化油器的剖视图;图12为图11的X向视图。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适用本发明的小型摩托车中将空气滤清器部分剖开的进气系统俯视图,图2是小型摩托车全体的侧面重要部分的外观图,图3为其俯视图,图4为发动机及进气系统的侧视图,图5为图4中感温动作阀周围放大图,图6为图5中的6-6线剖视图,图7为图5中7-7线剖视图,图8为感温动作阀的剖视图,图9为感温动作阀的俯视图,图10为沿图9中10-10线的剖视图,图11为化油器的剖视图,图12为从上游侧示出化油器的图(图11的X向视图)。
在图2和图3中,用于支承前轮1的前叉2安装在头管3,在该头管3安装有用于构成车架4的前部支架管5。
前部支架管5从头管3沿着车身中心倾斜地向后下方延伸,在其下端部连接着踏板部支架管6的前端部,该踏板部支架管6成左右一对地向前后方向延伸。踏板部支架管6的后部连接到后部支架管7,该后部支架管7倾斜向上向后延伸。
在左右的踏板部支架管6之间支承着燃油箱8,在后部支架管7上于底部前方与背面上部支承着可装入头盔9的大容量的存物箱10,在其上可自由开闭地安装着车座11。
在从踏板部支架管6向后部支架管7弯曲的部分通过连杆12可自由摆动地支承着摆动式动力机组13。
摆动式动力机组13具有用于收容水平发动机14和三角皮带式变速器的皮带传动箱15,在皮带传动箱15的后端部支承着后轮16,在皮带传动箱15与后部支架管7之间安装着缓冲器17。
在皮带传动箱15的上部支承着一体地形成有后挡泥板F的空气滤清器18(参见图1),从设于后部支架管7的空气出口19经作为进气通道的进气管20向该空气滤清器18内进气。
在空气滤清器18内部净化过的空气经连接到其前面的、延伸到车身前方的连接管21向化油器22内进气,在这里成为适当空燃比的混合气而进入到水平发动机14的进气孔。
车架4整体成为空气通道那样地连通着,空气滤清器18的空气从在后部支架管7的空气出口19上方位置处设置的空气取入口23取入。
该空气取入口23在存物箱10的侧面向由车罩C(图2)围住的空间内开口。
在头管3近旁的前部支架管5也设有空气取入口5a,从这里取入的空气从冷却管25供给到皮带传动箱15的前部内,用以冷却内部,该冷却管25从设置在燃油箱8后方的横管24向后方延伸。
由图1和图4可知,在空气滤清器18内收容公知的感温动作阀26并使其长度方向与车身中心大体平行地将其配置在前后方向上,在其前端于向轴线方向凸出的接头26a上嵌合着连接旁通管27的一端。
旁通管27与连接管21大体平行地在其外侧并排地向前方延伸,前端连接到化油器22的旁通接头管28上。
旁通管27连接到化油器22的后述旁通通道,通过从该旁通通道由化油器22的进气通道内的主喷嘴向下游侧供给辅助空气,在发动机暖机时使空燃比变稀,提高废气净化效率。
感温动作阀26用于调节旁通管27的辅助空气流量,在发动机刚起动的冷机等场合,当进气温度在规定以下时,将其关闭,停止供给辅助空气,使从化油器22供给到发动机的混合气的空燃比变浓。
随着进气温度的上升慢慢将其打开,使相应于进气温度的辅助空气量流入旁通管27,增大混合气的空燃比,在规定温度以上的暖机状态时将其全开。
而且,可以任意地设定感温动作阀26的开闭控制使之与发动机14温度对应。
空气滤清器18由螺钉32将本体30与外罩31一体化,其内部由预先安装在本体30侧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空气滤清器滤芯33于左右划分成污浊侧34与清洁侧35。
在污浊侧34内,从后部支架管7的空气出口19向后方延伸的进气管20的延长部36贯穿外罩31的前面壁31a长长地向后方延伸。
该延长部36延伸到感温动作阀26的后方,通过将一体地向其侧面部凸出形成的凸片用螺钉固定在外罩31内,而将其固定。
感温动作阀26的安装位置在空气滤清器35内,将其朝连接管21的空气滤清器侧连接端部21a的进气上游侧(在本例中相对于前进方向为后方侧)偏置地加以配置。
由图5~图9可知,感温动作阀26使其长度方向沿着前后、纵长地配置,从其侧部向上方凸出的凸出部37由螺钉38固定在与本体30形成一体的凸台39上(图6)。
与本体30内壁30a成一体的肋片41和43沿着感温动作阀26的长度方向前后隔开,而且分别向内壁30a的侧方凸出形成。另一方面,在感温动作阀26的阀盒外周部一体地凸出形成与这些肋片41、43相对接的接合凸部40。
由图9和图10可知,与肋片41、43相对接的接合凸部40的前端大体位于沿感温动作阀26横断面中的阀体外周部所画的平面上,而且该平面隔着感温动作阀26与同样地从感温动作阀26外周部凸出的凸出部37的延伸方向大体平行。
接合凸部40在从与肋片41、43相对接的上述前端侧观看时,大体为向上开口的コ字状,其下面为平坦的接触面45,该接触面45大体平行于朝与上述凸出部37延伸方向相差大体90度的方向所画的切线。
如图6所示,在肋片41的下端部还一体地形成向感温动作阀26一侧凸出的接合爪42,在该肋片41的内侧端面(感温动作阀对面的端面)与接合爪42及凸台39之间嵌合支承着感温动作阀26的外周,此时将接合凸部40对接到肋片41的内侧端面,同时将接触面45与接合爪42相接,从而进行定位。
由图7可知,在该肋片41前方的肋片43也于其上下端部形成接合爪44,在这些上下接合爪44与肋片43的内侧端面之间嵌合支承感温动作阀26的外周部,此时,将接合凸部40接触在肋片43的内侧端面,同时将接触面45接触到接合爪44上,由此进行定位。
因此,感温动作阀26通过沿长度方向与肋片41和43接合而于前后2处进行定位,而且仅通过将凸出部37用螺钉38在1个位置上固定到本体30而加以固定。
由图6还可知,推压构件46从外罩31一体地凸出到内方并形成杆状,其前端使空气滤清器滤芯33受到压缩而变形,该空气滤清器滤芯33压在螺钉38的头部38a,从而由推压构件46的前端推压支承螺钉38的头部38a。
由图1可知,在感温动作阀26的接头26a嵌合连接旁通管27的后端部,该旁通管27贯穿本体30的前面壁47与连接管21大体平行地向前方延伸,该本体30安装有作为连接管21后端部的、位于空气滤清器一侧的连接端部21a。
由图8可知,在感温动作阀26的一端设有蜡室26c,在该蜡室26c中封入蜡,当周围在规定温度以上时产生膨胀,将杆29a向图的左方推出,从而反抗阀簧29b将安装于该杆29a前端的阀体29移向图的左方。
由阀体29的移动使唇部29d从密封面29c离开时,阀门打开,如图的放大部中箭头所示那样,从向清洁侧35内开放的入口26b流入到感温动作阀26内部的清洁空气流到作为出口的接头26a。其中,仅放大部示出阀开启的状态。
如图11及图12所示,在化油器22内设有节流阀52,该节流阀52借助节流阀缆索51上下移动以开闭进气通道50,主喷嘴54的开口度由安装在该节流阀52上的油量控制针53加以调整。
在主喷嘴54中,浮子室55内的燃料由主量孔56计量,而且与来自主放气通道57的空气混合后供给到主喷嘴54。
在节流阀52下游侧于主喷嘴54近旁的进气通道50形成低速孔58,在连通于此处的旁通通道59连接辅助放气通道60,该辅助放气通道60与旁通接头管28连通。
另外,在旁通通道59还连接着低速放气通道61,该低速放气通道61的上流侧端部与主放气通道57一起如图12所示那样于进气通道50内的上游部开口。
从低速放气通道61供给的空气与由低速量孔62计量的燃料混合,然后供给低速孔58。
在低速状态下节流阀52开度低时,混合气从节流阀经低速孔58供给到下游侧,并且在暖机时还加上从辅助放气通道60供给的空气,由此增大供给到进气通道50内的发动机的混合气的空燃比。
下面,说明本实施例的作用。在将感温动作阀26安装到空气滤清器18中时,先大体与空气滤清器滤芯33平行地将感温动作阀26装入拆去外罩31的本体30的清洁侧35内。
接着,将沿其长度方向于前后两处形成的接合凸部40接触在肋片41及43的各内侧端面,并将接触面45接触在接合爪42、44,由此定位,由螺钉38将凸出部37仅于1处固定到本体30。
其后,将旁通管27的一端嵌合到感温动作阀26的接头部26a,将另一端大体与连接管21平行地向前方延伸,从上方嵌合到化油器22的旁通接头管28,由螺钉32将外罩31固定到本体32上。
这样,将感温动作阀26沿空气滤清器滤芯33配置,可不必在横向过多扩大配置空间,因而即使将感温动作阀26内装于空气滤清器18中,也不必将空气滤清器18的宽度扩大那么多,可以使其紧凑化,结果,车身也不必过多增大宽度,可以紧凑化。
特别是将感温动作阀26于清洁侧35内向连接管21在空气滤清器一侧的连接端部21a的进气上游侧偏置,并通过旁通管27与化油器22侧连接,由此可避开配置空间受到制约的连接管21的空气滤清器连接端部21a,有效地配置空间,这一点也可不用扩大空气滤清器18,而使其紧凑化。
此外,在空气滤清器18的前面壁,向本体的前面壁47连接连接管21,在外罩的前面壁31a连接进气管20,并将延长部36延长到污浊侧34内,这样即使感温动作阀26的配置空间受到显著限制,也可以不与其产生干涉地配置感温动作阀26。
另外,通过大体与连接管21侧面平行地沿前后方向配置旁通管27,可以以最短的距离在感温动作阀26到化油器22之间配管,并可以省略复杂的配管、夹紧装置和成形管。对于现有技术来说这些是难以实现的。
而且,在更换空气滤清器滤芯33的场合,只需取下外罩31即可,由于感温动作阀26及旁通管27预先支承在本体30一侧,所以不必将其拆下,从而体现出良好的维修性。在要更换整个空气滤清器18时,只要从旁通接头管28拆下旁通管27的一端即可。
另外,由于仅在从连接管21的空气滤清器连接端部21a的延长线向侧方偏置的位置一处用螺钉紧固感温动作阀26,所以由此进气阻力变小,可提高运转性能,同时,空气滤清器18的尺寸可缩小,并可减少连接作业的工时,所以可降低成本,并提高维修性。
利用从外罩31一体凸出的推压构件46,由其前端压缩空气滤清器滤芯33,通过将受到压缩变形的空气滤清器芯33推压在感温动作阀安装用螺钉38的头部38a,可有效地由空气滤清器滤芯33推压支承螺钉38的头部38a。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形式,可作多种变形,例如,也可不将旁通管27配置在污浊侧34内而沿着外罩31的上或下部外侧面配置,并将其连接到感温动作阀26上,该感温动作阀26与空气滤清器滤芯33的平面大体平行地在上下方向纵长地配置。
权利要求
1.一种空燃比控制装置的感温动作阀安装构造,该空燃比控制装置借助于感温动作阀的开闭,经旁通通道可自由调整地向化油器供给辅助空气,调节空燃比;其特征在于与将空气滤清器内部分成左右两部分的空气滤清器滤芯大体平行地配置上述感温动作阀,将其安装到空气滤清器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燃比控制装置的感温动作阀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使上述感温动作阀相对于空气滤清器的内壁在长度方向上的前后两处进行接合,并在另外一处用螺钉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燃比控制装置的感温动作阀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用空气滤清器滤芯推压支承上述感温动作阀安装用螺钉的头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燃比控制装置的感温动作阀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在空气滤清器的清洁侧内,在比一端与化油器连接的连接管的空气滤清器侧连接端部更靠进气上游侧偏置地配置上述感温动作阀,并经旁通管使其与化油器的旁通通道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燃比控制装置的感温动作阀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将上述空气滤清器支承在机动二轮车用摆动式动力机组的皮带传动箱上部,并在空气滤清器前面设置进气用通道。
全文摘要
由在前后方向上纵长的空气滤清器滤芯33将空气滤清器18左右划分成污浊侧34和清洁侧35,从前方延伸出的进气管20的延长部36向污浊侧34内纵长地伸出,在清洁侧35内大体与空气滤清器滤芯33平行地安装感温动作阀26,从其前端贯通前面壁47延伸到前方的旁通管27与从前面壁47向前方延伸、连接到化油器22的连接管21大致平行,以前端连接到化油器22的旁通通道上。
文档编号B62J13/04GK1191932SQ9810525
公开日1998年9月2日 申请日期1998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1997年2月25日
发明者草野拓平, 清水治郎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