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架碰撞安全性的优化方法以及车架、车辆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521071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侵入,降低驾乘人员的危险。
[0040]此外,为了方便加工该溃缩诱导孔2,优选地,可首先在纵梁I上加工有凹坑结构6,并且溃缩诱导孔2加工在该凹坑结构6的底部。这样,在采用例如冲孔设备完成溃缩诱导孔2的加工时方便孔的定位,加工方便并且凹坑结构6还能够为溃缩的发生进一步起到引导作用。
[0041]为了完成对不同碰撞安全性的实现,溃缩诱导孔2的大小不是恒定的,可以根据车架材料属性和几何属性的不同,以及所需的碰撞安全性能的不同确定溃缩诱导孔2的孔径,即使在相同车架上,多个溃缩诱导孔2的大小也可以不相同。由于在纵梁I上开孔可能会影响到纵梁I的强度,因此还需考虑该孔径的大小不会影响车架所需的强度,在本发明中,可采用例如M12-M16的孔作为溃缩诱导孔2。另外,同一纵梁2上多个溃缩诱导孔2的间距、排布方式等布置方式也同样可以根据所需的碰撞安全性能进行设置,对于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的各种能够实现本发明目的的孔径和孔位排布的变形方式均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中。
[0042]上述介绍了通过溃缩诱导孔2对碰撞过程中的车架加速度环境进行控制以保护后方驾驶室的安全的技术方案,在本发明的构思下,为了更加充分优化车架的安全性能,本发明提供的优化方法还包括确定碰撞过程中纵梁I可能发生弯折的区域,然后在该区域上附接加强件4。在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中,该加强件4为加强板形式,具体地,将作为加强件4的加强板贴合于纵梁I并连续焊接在该纵梁的外表面上,通过该连续焊接式的附接方式,不仅可以使得该加强板4贴合于纵梁I的表面,使得加强板4可以与纵梁I结合为一体保证加强效果显著,从而控制车架在碰撞过程中的弯曲变形量并且不会对原有车架进行较大改进,几乎对原有车架不造成影响,尤其适用于相同模具生产出的不同车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使用其他能够附接到车架上并且不对原有车架造成较大影响的加强件,对于此类变形方式也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中。其中不同的碰撞安全性可以通过所附接的所述加强件4的数量、规格、结构和/或布置方式等参数实现
[0043]具体地,关于纵梁I可能发生弯折的区域,可以根据碰撞试验或经验得出。优选地,该区域为与驾驶员座椅相对应的纵梁I的区域,这样,通过控制纵梁I此部分在碰撞时的弯曲变形,防止变形的车架侵入驾驶室对驾乘人员造成危害。从而进一步优化车架的碰撞安全性。
[0044]其中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优选地,该加强板可以附接在纵梁I的侧表面上,从而更好地避免纵梁I方式上下方向的弯曲。其中该加强板可以为特制加强板,其厚度一般为左右并且选择强度较大的材料制成,从而控制纵梁I在碰撞的弯曲变形量,具体地可以通过选择加强板的结构、材质和设置位置等控制。此外,更优选地,在加强板中,加强板可以为多个且间隔设置,例如相邻加强板之间可以由横梁3和纵梁I的连接处间隔,并且至少部分加强板上通过弯折形成有沿纵向延伸的加强筋5,以更有效地防止纵梁I发生变形,安全性得到显著优化。其中将加强板通过弯折形成加强筋5能够使得该加强板兼具加强板和加强筋的作用,装配方便实用性强。
[0045]其中,加强板的形状和大小可以由可能发生折弯处的纵梁尺寸的和弯曲变形的大小来确定,并且加强板的数量,则可以根据要控制折弯处的数量来确定。更具体地,纵梁可能发生弯折的区域和数量可以通过试验得到,即在本发明提供的优化方法中,可以首先进行车辆的碰撞试验,从而得到纵梁可能发生弯折的部位从而对齐加以加强。
[0046]综上,本发明所采用的优化方法尤其适用于对相同模具开发出的多个车架进行的不同碰撞安全性的优化,其中通过合理设计车架前端的溃缩诱导孔2的大小和间距以及加强件的结构和位置等参数,可以控制车架在高速碰撞过程中的车架加速度环境以及弯曲变形模式,控制整车在碰撞后的侵入量,达到对乘员的最佳保护效果。并且重要地,在碰撞安全性优化效果好的同时,不论溃缩诱导孔2的加工还是加强件4的附接均不需对已开发出的车架造成较大改进,整车重量基本不会升高,并且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能够应用于相同模具加工的车架。通过应用该优化方法,能够节约巨大的车架模具开放成本,经济效益可观,因此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0047]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48]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49]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主权项】
1.一种车架碰撞安全性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在车架的纵梁(I)靠近前端的区域加工溃缩诱导孔(2),并使得该溃缩诱导孔(2)加工在所述纵梁(I)的截面棱角处且贯穿所述纵梁(I)的侧壁,以控制所述车架在碰撞过程中的加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在确定碰撞过程中所述纵梁(I)可能发生弯折的区域,然后在该区域上附接加强件(4),以控制所述车架在碰撞过程中的弯曲变形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附接所述加强件(4)的步骤中,包括将作为所述加强件的加强板贴合于所述纵梁(I)并连续焊接在该纵梁的外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I)的可能发生弯折的区域为该纵梁(I)与驾驶员座椅相对应的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优化方法用于对相同模具生产的车架进行不同碰撞安全性的优化,其中不同的碰撞安全性通过所加工的所述溃缩诱导孔(2)的不同数量、规格、结构和/或布置方式实现。
6.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优化方法用于对相同模具生产的车架进行不同碰撞安全性的优化,其中不同的碰撞安全性通过所附接的所述加强件的数量、规格、结构和/或布置方式实现。
7.一种车架,包括纵梁(I),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I)接近前端的区域加工有溃缩诱导孔(2),该溃缩诱导孔(2)加工在所述纵梁(I)的截面棱角处并贯穿所述纵梁(I)的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溃缩诱导孔(2)为多个并沿所述纵梁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的同一横截面上的棱角处均加工有所述溃缩诱导孔(2)。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上加工有凹坑结构(6),所述溃缩诱导孔⑵加工在该凹坑结构(6)的底部。
11.根据权利要求7-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I)为两条,该两条纵梁(I)分别对称地加工有所述溃缩诱导孔(2)。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I)的在碰撞时可能发生弯折的区域附接有加强件(4)。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4)为贴合于所述纵梁(I)并连续焊接在该纵梁(I)外表面上的加强板。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为多个且间隔设置,至少部分所述加强板上通过弯折形成有沿纵向延伸的加强筋(5)。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I)可能发生弯折的区域为该纵梁(I)与驾驶员座椅相对应的区域。
16.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该车辆包括根据权利要求7-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架。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架碰撞安全性的优化方法以及车架、车辆,该方法尤其适用于对相同模具开发出的多个车架进行的不同碰撞安全性的优化,其中包括在车架的纵梁靠近前端的区域设计加工溃缩诱导孔,以能够使得前端车架较快的溃缩并快速吸收撞击能量,调节车辆的碰撞后的加速度,另外,该方法还包括在可能发生弯折的区域附接加强件以控制车架的弯曲变形量。其中由于无论溃缩诱导孔的加工还是加强板的附接均只需要对车架进行较小的改动,因此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并且无需重新对车架再次开模,通过设计溃缩诱导孔和加强件的不同的数量、规格、结构和/或布置方式等参数,能够可以实现对相同模具制造的车架进行不同的碰撞安全性优化,积极效益巨大。
【IPC分类】B62D21-02
【公开号】CN104843068
【申请号】CN201410528706
【发明人】杨天勇, 周静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4年10月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