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滑动收展结构的婴儿车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006270阅读:来源:国知局
关节16与第二前脚关节If对应铰接,且与扶手T单元3相铰接,该第一后脚管21与第二后脚管2a的上下端分别间隔设有卡销S,各该卡销S用于婴儿车收展时固定滑动单元6o
[0027]如图1-3所示,扶手T单元3由第一扶手T管31、设于第一扶手T管31 —端的第一扶手T关节32、设于第一扶手T管31的另一端的第一旋转关节33、设于第一扶手T管31一边的第二扶手T管3a、安装在第二扶手T管3a —端的第二扶手T关节3b以及安装在第二扶手T管3a另一端的第二旋转关节3c组成,该第一旋转关节33与第二旋转关节3c用于与换向单元4相铰接,该第一扶手T关节32与第二扶手T关节3b分别与第一端套24、第二端套2d对应铰接,该第一端套24和第二端套2d上端分别设有第一扶套34、第二扶套3d,该第一扶套34和第二扶套3d之间连接一扶手T。
[0028]如图1-3所示,换向单元4包括与第一旋转关节33相铰接的第一帆弓座41、设于第一帆弓座41外侧的第一换向座42、与第二旋转关节3c相铰接的第二帆弓座4a以及设于第二帆弓座4a外侧的第二换向座4b,该第一换向座42与第二换向座4b用于与车手单元5相连接,该第一帆弓座41、第二帆弓座4a分别通过支撑管K与滑动单元6相连接。
[0029]如图1-3所示,车手单元5由U型车手管51、设于U型车手管51上端中部件的车手盖52以及内设于车手盖52的大按钮53和二道锁按钮54组成,该U型车手管51之二下端部分别穿设于第一换向座42、第二换向座4b,且分别通过一车手底座56与滑动单元6相铰接,该大按钮53 —端由车手盖52下方伸出,该二道锁按钮54 —端由车手盖52上方伸出,在第一换向座42和第二换向座4b下方之U型车手管51上还对应设有换向固定套55。
[0030]如图1-5所示,滑动单元6包括滑动连接在第一后脚管21上的第一滑套61以及滑动连接在第二后脚管2a上的第二滑套6a,上述支撑管K分别通过一旋转座Kl与第一滑套61、第二滑套6a相铰接,该第一滑套61和第二滑套6a还与座椅单元7相连接,该第一滑套61和第二滑套6a分别内设有钢绳收车块62以及与钢绳收车块62相连接的弹簧63,各该钢绳收车块62后方分别设有固定盖64。
[0031]如图1-3所示,座椅单元7包括一端铰接于第一滑套61上的第一座管71以及通过一第一连接管M与第一座管71后端相连接的第二座管7a,该第一座管71和第二座管7a另一端分别通过关节固定座N与第一前脚管11、第二前脚管Ia相铰接,于各关节固定座N后方之第一座管71和第二座管7a之间还连接有第二连接管L,该座椅单元7 —般用于安装婴儿座椅,以供婴儿乘坐。
[0032]当需要使用时,使用者仅需握住车手盖52处,按压大按钮53,提起车手单元5,使滑动单元6顺着后车单元2之第一后脚管21和第二后脚管2a往上滑动,座椅单元7后端随着滑动单元6向上提起,该座椅单元7前端绕着与前车单元I的连接处向下转动,此时,扶手T单元3之第一扶手T单元3和第二扶手T单元3后端亦随着滑动单元6提起,该第一扶手T单元3和第二扶手T单元3的前端绕着与后车单元2连接处转动,在滑动单元6、座椅单元7和扶手T单元3运动的同时,前车单元I和后车单元2在座椅单元7、扶手T单元3的联动作用下,相对展开,当滑动单元6运动到后车单元2上端卡销S处时,停止运动,该处卡销S卡紧滑动单元6,至此完成婴儿车的展开动作。
[0033]而当需要收纳时,使用者同样仅需手握车手盖52处,按压大按钮53,向后推压车手单元5,使滑动单元6脱离后车单元2上端的卡销S,滑动单元6便会顺着后车单元2之第一后脚管21和第二后脚管2a往下滑动,此时,扶手T单元3以及座椅单元7后端随着滑动单元6向下运动,而在座椅单元7后端向下运动的同时,座椅单元7的前端向上提起,此时,座椅单元7带动前车单元I向后车单元2靠拢,当滑动单元6运动到后车单元2下端卡销S处时,停止运动,该处卡销S卡紧滑动单元6,至此完成婴儿车的收合动作。
[0034]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装饰,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具滑动收展结构的婴儿车,包括:前车单元、铰接于前车单元上端的后车单元以及一端设于前车单元和后车单元连接处的扶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单元的另一端通过一换向单元与一车手单元相连接,该车手单元下端通过一滑动单元连接于后车单元上,该换向单元通过一支撑管与滑动单元相连接,该滑动单元内侧连接一座椅单元,该座椅单元的前端分别铰接于前车单元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滑动收展结构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单元由第一前脚管、设于第一前脚管下端的第一直柱、通过一第一前轮座连接于第一直柱下端的第一前轮、套设在第一前脚管与第一直柱连接处的第一柱套、设于第一前脚管一边的第二前脚管、设于第二前脚管下端的第二直柱、通过一第二前轮座连接于第二直柱下端的第二前轮、套设在第二前脚管与第二直柱连接处的第二柱套以及设于第一柱套与第二柱套之间的脚踏板组成,该第一前脚管上端设有第一前脚关节,该第二前脚管上端设有第二前脚关节,该第一前脚关节与第二前脚关节用于与后脚单元相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滑动收展结构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单元包括第一后脚管、通过一第一后轮座设于第一后脚管下端的第一后轮、通过一连接杆与第一后脚管相连接的第二后脚管以及通过一第二后轮座安装在第二后脚管下端的第二后轮,该第一后轮座和第二后轮座上分别设有刹车踏板,该第一后脚管上端设有第一端套,该第二后脚管上端设有第二端套,该第一端套和第二端套用于分别与前脚单元之第一前脚关节与第二前脚关节对应铰接,且与扶手单元相铰接,该第一后脚管与第二后脚管的上下端分别间隔设有卡销,各该卡销用于婴儿车收展时固定滑动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滑动收展结构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单元由第一扶手管、设于第一扶手管一端的第一扶手关节、设于第一扶手管的另一端的第一旋转关节、设于第一扶手管一边的第二扶手管、安装在第二扶手管一端的第二扶手关节以及安装在第二扶手管另一端的第二旋转关节组成,该第一旋转关节与第二旋转关节用于与换向单元相铰接,该第一扶手关节与第二扶手关节分别与第一端套、第二端套对应铰接,该第一端套和第二端套上端分别设有第一扶套、第二扶套,该第一扶套和第二扶套之间连接一扶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滑动收展结构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单元包括与第一旋转关节相铰接的第一帆弓座、设于第一帆弓座外侧的第一换向座、与第二旋转关节相铰接的第二帆弓座以及设于第二帆弓座外侧的第二换向座,该第一换向座与第二换向座用于与车手单元相连接,该第一帆弓座、第二帆弓座分别通过支撑管与滑动单元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滑动收展结构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手单元由U型车手管、设于U型车手管上端中部件的车手盖以及内设于车手盖的大按钮和二道锁按钮组成,该U型车手管之二下端部分别穿设于第一换向座、第二换向座,且分别通过一车手底座与滑动单元相铰接,该大按钮一端由车手盖下方伸出,该二道锁按钮一端由车手盖上方伸出,在第一换向座和第二换向座下方之U型车手管上还对应设有换向固定套。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滑动收展结构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单元包括滑动连接在第一后脚管上的第一滑套以及滑动连接在第二后脚管上的第二滑套,所述支撑管分别通过一旋转座与第一滑套、第二滑套相铰接,该第一滑套和第二滑套还与座椅单元相连接,该第一滑套和第二滑套分别内设有钢绳收车块以及与钢绳收车块相连接的弹簧,各该钢绳收车块后方分别设有固定盖。8.根据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具滑动收展结构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单元包括一端铰接于第一滑套上的第一座管以及通过一第一连接管与第一座管后端相连接的第二座管,该第一座管和第二座管另一端分别通过关节固定座与第一前脚管、第二前脚管相铰接,于各关节固定座后方之第一座管和第二座管之间还连接有第二连接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车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滑动收展结构的婴儿车,包括:前车单元、铰接于前车单元上端的后车单元以及一端设于前车单元和后车单元连接处的扶手单元,扶手单元的另一端通过一换向单元与一车手单元相连接,该车手单元下端通过一滑动单元连接于后车单元上,该换向单元通过一支撑管与滑动单元相连接,该滑动单元内侧连接一座椅单元,该座椅单元的前端分别铰接于前车单元上,本实用新型收展顺畅,开合方便,各连接部位稳固,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保证了婴儿车日常的正常使用。
【IPC分类】B62B7/06
【公开号】CN204915780
【申请号】CN201520561632
【发明人】林立文
【申请人】东莞宜宸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7月3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