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能起重法打捞沉船艇起吊超重超长物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32481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蓄能起重法打捞沉船艇起吊超重超长物体的制作方法
蓄能起重打捞海底沉船艇的方法本发明属于一种打捞水中沉重物技术范畴涉及一种蓄能起重打捞海底沉船艇的方法。打捞江河海底的沉船艇及庞大沉重物件,是件麻烦事情。能以最快速度低廉的费用把水底沉物打捞到水面或在水中秘密运走,是人们所希望的事情。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能起重打捞海底沉船艇的方法。一种是索绳蓄能打捞法,一种是漂沉组对※装置蓄能打捞法。该方法具有打捞速度快,不需大动力提升机器和隐秘打捞的特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下述两个方案加以实现的一、是索绳蓄能打捞法此方法首先是在沉于海底的船只或潜艇上用切割、焊接或绑扎足够数目的提升点,在水面的打捞作业船上设置两台不在一处的卷扬机,两台卷扬机收放一条钢揽与提升点连接,其特征在于在设置沉船艇的提升点中,于两个相邻的提升点设置滑轮,钢揽饶过两个滑轮由卷扬机上下拉动,在每一条钢揽向下运动时,加载2倍于卷扬机初始提升力的漂浮箱,钢揽往复一次垒加一次。当一条钢揽垒加的漂浮箱重量达到规定重量时,将一条钢揽垒加的漂浮箱锁挂在一个提升点上,然后把另一条钢揽上漂浮箱卸载,卸载后把已锁挂住一组漂浮箱提升点的单滑轮移到另一提升点上,再重新蓄能加载,在钢揽上把规定重量的漂浮箱再锁挂在第二个提升点,如此重复工作,直至把所有的提升点上锁挂足够漂浮力的漂浮箱,当总漂浮力超过船艇在水中重力时,沉船艇可以自动升起。进而完成打捞工作。
附图
是以本发明方法打捞沉艇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举例说明打捞过程以核潜艇的打捞为例见图(1-1)第一步使沉没的物体按照实际情况绑扎或焊接多个提升点,设潜艇的提升点为40个,潜艇重14000吨。每个提升点平均提升能力要求为350吨,这样350吨*40=14000吨,才能满足打捞的要求。每相邻两个提升点安装单滑轮两个,见图(1-1)C、D为两个单滑轮,打捞作业的船上有两个具有一定距离卷扬机两台、见图(1-1)中E、F。两卷扬机上钢丝绳穿过单滑轮C与D相系于A点。潜艇与海平面相对中间位置A、B两点在卷扬机的操纵下可以相对上下往返、第一次A点在上面系上一个在卷扬机负荷下能拉动的漂浮物一个(空油箱),开动卷扬机使用具有50吨漂浮力的(油箱)拉入水底C点,这时B点接近水面,我们再用2倍于A点漂浮力100吨,两个(空油箱)在E点卷扬机作用下使B点拉入水底,A点接近水面,我们再加两个空油箱于A点,连第一次入水油箱共三个空油箱,开动F卷扬机使A点重新拉入水底,这时B点又重新接近水面,我们再系上两个空油箱,加上原来两个共四个空油箱,开动E卷扬机把B点又拉入水底......这样往返一次增加两个油箱,一直使A点增加到七个空油箱为止,这时这组漂浮力为350吨,七个一组空油箱拉入海底C点,用栓绳绳卡系牢于C提升点,转移C点单滑轮于G点,钢丝绳上B点的六个空油箱已到水面再重新解散,G与D为相邻单滑轮。再进行往返拉动绑扎漂浮箱工作,这样一直把四十个提升点都如此作业绑扎满漂浮箱,其总漂浮力为14000吨。但是这样的工作只能持续到39个提升点,最后一个提升点操作得另行途径。因为如果最后一提升点采用同样办法,A、B两点在运行作业当中,即A、B两点都入海水中,漂浮能力为350吨+300吨=650吨,而不是350吨,也就是说A点绑扎三个空油箱,B点绑扎四个空油箱,总漂浮力已达14000吨时,潜艇可能被提升而只能达到海水深度的一半就停止了,这时A点B点漂浮箱空油箱都露出水面。这不是好事情,我们打捞的目的是潜艇打捞出海平面或接近海平面,而不是打捞艇提升高度,只是海水深度的一半。所以需要另行途径,这个途径是采用漂沉组对装置来完成。
另一问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次开动卷扬机,使具有50吨漂浮力的(油箱拉入水底C点,这是B点运行到水面靠下一点,我们再用2倍于初始状态漂浮箱,即50吨*2=100吨漂浮力的漂浮箱(两个空油箱)它是要求海水表面之下进行,而不是完全裸露在海水表面上进行,这就增加了绑扎的难度,解决办法是用短程的拉紧设备类似捯链等或者用漂沉组对装置来解决。
另外是安全操作,参加打捞的作业船一定要控制在稍微偏离沉船艇的垂直上升水面范围,还要避开海底暗流影响,以防万一某漂浮箱撕裂提升点或操作失误使漂浮箱加速漂升冲撞作业船和作业人员。
还有一个问题是解决沉船附着力问题,所谓附着力就是沉船或艇与海底底面黏结力,尤其是长久沉埋部分的船艇。也就是说在提吊沉船或艇初始所需的打捞提升力,要超越船或艇本身重力很多。当沉船或艇挪动刚刚离开海底后,附着力被克服掉,这个较大超越力会促使整个船或艇加速度向水面冲击,这样会使漂浮箱与漂浮箱之间、漂浮箱与沉船艇之间产生碰撞,脱钩;进而使船艇又重新沉入海底,甚至拉翻操作船上的卷扬机而造成事故。解决办法是使用组对漂沉装置。
二、应用蓄能起重漂沉组对装置解决大型舰艇快速打捞问题从俄国“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2000年8月13日不幸失事可以表明,需要发明快速打捞方法,以及时解救遇难官兵,因为速度一慢,潜艇上的人员都要牺牲。我们的这项研究对从事潜艇服役的官兵也是尊重、鼓舞和爱护。所以本文提出漂沉组对装置就是“漂浮箱与沉降球组对提升点置换结扎打捞法”,来解决快速打捞问题。
漂浮箱与沉降球结组对提升点置换结扎打捞法(简称漂沉组对装置)打捞原理如下见图(1-2)设定漂浮箱在水中的漂浮力为350吨,那么沉降球在水中沉重力也为350吨,再把漂浮箱与沉降球用绳绑扎在一起结成组对,这就叫做“漂沉组对装置”。这个装置漂浮力理论上为零,很易移动,找到沉艇提升点先把漂浮箱索绳放空的那一根用绳、卡绑扎到提升点上见图(1-2)A,然后再把沉降球与漂浮箱的钢索割断滚到一边见图(1-2)B,这样漂浮箱的漂浮力就转移到沉艇上,沉艇要有足够的箱与球的组对数就能满足沉艇打捞工作。为了争取时间,一般常用油箱兼做漂浮箱,沉降球可用丝网裹石砂或用水泥等物料提前预制,也可临时用细网包泥沙,做成不加水泥的沉降球,-但是这种松散的沉降球,操作时须小心,不能破损,否则很容易因破损而造成事故。为了争取时间和减少经费,用普通油箱兼作漂浮箱,为了争取时间有必要在我方的潜艇制造时要留有隐蔽提升点装置,漂沉组对装置提前准备预制,为了争取时间,没有预制提升点潜艇要提前设想潜艇沉没的状态及演链采用不同的索绳绑扎方式和方法。
按照工作需要漂沉组对装置有以下几种类别有多箱单球组对、单箱单球组对、单箱多球组对。
根据操作要求又分为微漂沉组对、微重漂沉组对。
根据使用要求有分为短链组对、长短链组对,双双组对,组对绑扎。
下面分别作出解答(1)多箱单球组对和微重漂沉组对见图(1-2)其漂浮箱为七个沉降球为一个;这样结成组对就是多箱单球组对,其功能是为了节省打捞操作时间,漂浮箱漂浮力又较小时采用,沉降球用完扔掉滚到一旁不回收,其操作是在水底进行要求漂浮箱全组漂浮力微小于沉降球在水中的重力,目的是隐蔽安全,所以也可以称做微重漂沉组对。
(2)单箱多球组对见图(1-3)1其漂浮箱为一个,沉降球为两个以上见图(1-3)3,当漂浮箱钩挂绑扎完以后,沉降球马上被回收,以便再用,而回收起重设备马力较小时适用。图(1-3)中的漂沉组对其漂浮箱在海面进行漂浮箱漂浮力稍微大于沉降球沉降力,所以也叫做微漂漂沉组对。
(3)单箱单球组对;运输使用都较方便。用大的起重设备,把漂沉箱与沉降球一起放入水中。
(4)短链组对见图(1-2)就是漂浮箱和沉降球只有两付短的形似手铐型链。一付手铐链用于连接漂浮箱与沉降球,另一付是空着。当到达船艇提升点时把空着的手铐链一头连接提升点连于B点后,再把沉降球手铐链一头D点解开,也就完成漂浮箱漂浮力转移过程。
(5)长短链组对见图(1-4)在解决潜艇快速打捞时往往不知道需要多大漂浮力。这时有可能潜艇的一个或几个仓室没有进水,具有漂浮力,如果给的漂浮箱漂浮力过大,过大部分的漂浮力促使整个舰艇加速上升,会使漂浮箱之间产生碰撞脱钩再降入海底,在解决舰艇部分埋没海底土中,初始打捞时需要的升力,比舰艇本身重力大得多,因须克服附着力,而当舰艇一旦离开地面,这个附着力变成零,过剩的漂浮力也会促使船挺产生加速度上升,速度过快要发生事故。所以要用长短链组对来解决这个问题。所谓长短链组对,就是漂浮箱和沉降球之间有三个手铐链。两个短链一个长链。三链每一端都连着漂浮箱;一短链和一长链连着沉降球,见图(1-4),另一短链空着,等到达船艇提升点后,把空着的短链连接提升点,另一短链解开,这样操作一个接一个进行,当进行到整个舰艇开始离开地面少许便不上升,因长链在起拉动作用,这时再逐个解掉长链沉降球,当解到某一个时,船艇缓慢匀速上升,整个船艇和漂浮箱之间呈微漂状态。这时剩下的长链组对一齐上升。这样才能平安地进行打捞工作。
(6)双双组对我们所打捞的船艇按照需要露出水面,而上述打捞工作漂浮箱在接近水面时,还在船艇上面,如果要求船艇露出水面,则必须把漂浮箱逐个转移到船艇的下面。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重新组成双双组对,见图(1-5)3即是把两个微漂组对,中间用拉链见图(1-5)6拉在一起,压入水中,把两组漂浮箱倒跨骑在船艇的底部,见图(1-5),在开始做这项工作时还要考虑到船艇重心上移问题,因重心上移会引起船艇整体摆动,或反转倾复,使船艇重新沉入海底,为了防止事故,部分双双组对沉降球不能全部摘除,还要增加几个Y型钢性支架见图(1-5)4,Y型钢性支架即是用工字钢或钢管焊成Y型支架和双双组对绑扎在一起,Y型支架和沉降球和双双组对漂浮箱绑扎结成微漂型组对,Y型支架和沉降球合并,一拼组成沉降重量组成的一部分。这时的沉降球起稳定作用。在船艇的上面还要增加压栓绳见图(1-5)7于Y型架上面两端绑扎牢固,以保证安全。见图(1-5)(7)组对绑扎见图(1-3)2当船艇的提升点确定之后,每个漂浮箱通过卷扬机上下运动,逐步增加漂浮箱的个数,最后七个漂浮箱绑扎在一起,叫做组对绑扎。因为绑扎时要在海水平面下面进行的,要用微漂单箱多球组对装置,潜水员可用小型拉紧装置把微漂组对拉入水中,与原来漂浮箱对齐,用蜂窝状捆绳分二道捆扎紧,见图(1-3)2、4在缆绳上用手铐链与漂浮箱连接好,再把沉降球一个一个地吊上来,因沉降球见图(1-5)3是多球,便于用小型起吊设备进行回收、循环使用。蜂窝状绑扎有铰链六点见图(1-5)8每一点可连三个方向的手铐链环,每铐链上设置搬拉锁紧装置。这个锁紧装置类似于油桶绑扎锁紧箍带,便于拆装拉紧绑扎。
秘密快速打捞沉船艇完全使用漂沉组对装置。从俄国库尔斯克号为例,为了抢救艇员,必须快速。采取方法是完全使用漂沉组对装置,提升点预制好,把数十个微重型漂沉组对装置钩挂在自己潜艇四周,在水下秘密运到沉船艇地方,打捞工作完全在水下进行,这个打捞工作只是由潜水探测器机械手进行链绳的钩挂和脱解工作,所有沉降球都抛仍掉,当整个船挺呈现微漂状态时,也就是沉艇的升降在操作。潜艇的升降控制范围之内,它们可以在水中秘密运走,如果有长链妨碍运行时,可以把长链结成漂沉组对抛掉,在水中秘密运走。
二、运用蓄能起重进行超重超长物件的起吊工作本发明属于起重电梯技术范畴为了检修方便起见,怎样应用蓄能起重法把沉艇起吊离开海平面几米或几十米。或者再举一例,进藏铁路怎样应用蓄能起重法把位差较大的列车用电梯起吊到高原上面。或者列车由高原平安地降到地面。为方便起见以列车起重为例假定两列火车重量配置相等,一个在高原一个在地面,如果有一合理悬吊转换结构装置,甲车降下位能降低,乙车上升位能提高,这样损耗功率只消耗在摩擦和钢丝绳变形阻力上,那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当然两车重量不一样,可以配置另担物,叫它们重量相等,二车不同一时到达可配置配重另担车。但是对悬吊结构要求很高第一,要保证足够的拉力强度;第二,保证不发生倾斜发生事故;第三,保证每根索绳在运行中受力均匀;第四,调整安装可行;为此本文提出蓄能起重法应用多索联合悬吊结构装置来起吊超大、超长、超重物体。
下面以起吊列车为例说明起吊原理滑轮组蓄能联合起重法起吊重物。
蓄能联合起重法起吊列车构造原理,见说明书附图(1-6)左升降箱(36)及右升降箱(3)用交叉(24、25、28、27)悬挂结构钢索,及同位(20、26、 29)悬挂结构钢索,悬挂在许多交叉和同位如(23、19)悬挂结构定滑轮上。左、右两升降箱在左卷扬机(40)及右卷扬机(1)的作用下,可以上下相互往返移动。
操作时把蓄重物一节车箱(约100吨)用车头顶入左升降箱下通道(41)中,这时起动左卷扬机(40)使左升降箱上升到头,右升降箱下降到地,这时再把蓄重物车箱(约200吨)用车头顶入右升降箱下通道(5)中,再启动右卷扬机,使右升降箱上升到头,左升降箱落地,再把蓄重物车箱(200吨)用车头顶入左升降箱下通道(41)中再启动左卷扬机,左升降箱上升到头,右升降箱落地,再把蓄重物车箱(200吨)用车头顶入右升降箱下通道内(5),再开动右卷扬机;这样连续往返,进行蓄能工作,如果把要起吊的列车开进右升降箱上通道内再把右升降箱下通道蓄重物车箱都拉出来,这叫被起吊物置换蓄重物,这必须被、起吊物与蓄重物总和重量相等时进行,这样左、右二升降箱重量也相等。这时再开动右卷扬机(1)把整列火车起吊到应有的高度开出,以解决火车拔高或下降问题,因为火车南来和北往相对方向而行的列车,其重量接近相等或相差不会太多,所以配制蓄重物车箱为两列火车重量之差,如配制重量少,蓄能往返次数也少,起吊极为方便迅速,起吊的效率是很高的,由于多根交叉和同位悬吊结构钢索保证左右两升降箱平行安稳移动,通过实验不会产生倾斜,而悬吊结构在上面都有定滑轮,每个定滑轮中装有制动器,如(17、12)以保证平稳安全。另一方案是定滑轮中装有制动器、驱动马达,不要卷扬机来进行升降工作。
当蓄能工作完成时,右升降箱上升到头时,卡定销插座中的所有销插如(14、12)用电控或汽控伸出,这样把右升降箱固定在上面进行列车开出和进入工作。钢丝绳是易损件,如果调换交叉和同位钢丝绳,就把液压升降器底座(38)中的多个液压升降器加压上升顶高,左升降箱使交叉与同位结构钢丝绳放松进行调换。把调换后的钢丝绳悬吊在许多固定在升降箱上的单滑轮如(8、34)上,这时使液压升降器下降,使左、右两升降箱钢丝绳调紧,并使每根交叉和同位悬吊结构钢丝绳受力均匀,然后再把每根固定绳卡如(9)卡紧,交叉和同位钢丝绳变为多数单根固定,即使一根万一损坏也不会影响全局,交叉和同位钢丝绳安装时为一根,穿绳时起始为(10)端,末尾为(35)。如果钢丝绳太长一根不够,需要多根接头,那么接头部位应放在升降箱上面两相邻滑轮中间。这样可以进行钢丝绳的微量调节。
当每根固定绳卡都卡紧时,交叉和同位悬吊结构钢丝绳成为单根,而且要求长度都一样,为此必须把同位钢丝绳定滑轮如(19)设计高度要比交叉定滑轮高,通过计算要高一些,才能保证它们长度都相同,这样在起吊操作中,索绳的应力每根都相等。
根据材料力学,钢丝绳的伸长量由下式计算△LN=NL/EA△LN---由轴力N(N=P)引起的弹性变形[米]L------索长度[米]A------索截面积[米2]N------轴力[牛顿]E------弹性模量[公斤/厘米2]当钢丝绳选定后,△LN、E、A为定值,设S=△LN*E*A,则上式可简化N=S/L。
上式可以说明钢丝绳所受轴向力与索长成反比,为保证在运行中每根索绳负荷应力相等,只有每根索绳(交叉同位)长度相等为前提,这样才能保证安全。
卷扬机左和右滑轮组的组对数及每次蓄重物放置量的大小,要根据左、右二卷扬机的拉力指标来确定。
本发明打捞江河海底沉船,沉艇具有速度快及不需大动力机器的特点。所说速度快是由于在作业船上和海面上操作不断积累漂浮箱的重量,然后将足够漂浮重量的漂浮箱一次性下到水底锁在提升点上,这样可减少多次在水底作业的工作量。另外,不需要较大的起重设备,可节省投资,打捞费用也不高。如果打捞沉船艇全部采用漂沉组对结构装置,我方船艇早备预制提升点和漂沉组对结构做为打捞抢救储备。可以做到秘密快速打捞,海面上不加作业船,漂沉组对结构在水中运输到位,打捞工作只是进行漂沉组对对结构的钩挂和摘除工作,长短组对的使用可以做到整个船或艇呈现微漂状态,一般潜艇可以拖带,可以在水面下秘密运走。
运用蓄能起重法在地面上进行超重、超长物件的起吊工作。设置两升降箱由同位交插悬吊结构,保障较长的升降箱水平姿态上下位移,一箱装入另担蓄重物,一箱钩挂或运入超重、超长的重物,当两箱重量相等时进行起吊工作。可以做到迅速、安全、节约费用目的。
※漂沉组对漂浮箱与沉降球结组对提升点置换结扎打捞法。
权利要求
一.一种用蓄能起重法打捞海底沉船艇的方法该方法首先是在沉船或艇上焊接或绑扎足够的提升点,在水面的作业船上设置两台不在一处的卷扬机。两台卷扬机收放钢揽与提升点相连,其特征在于两个相临的提升点上设置滑轮,钢揽绕过两个滑轮,由卷扬机上下拉动,在每一条钢揽向下运动时,加载等于2倍于卷扬机初始提升力的漂浮箱,当一条钢揽累加漂浮箱其漂浮力量达到规定重量时,将该钢揽上的总漂浮箱锁在一个提升点上,然后把另一条钢揽上的漂浮箱卸载,再重新进行蓄能工作,把漂浮箱加在钢揽上,把规定重量的漂浮箱再锁紧在第二个提升点上,如此重复工作直至所有提升点锁挂足够漂浮力的漂浮箱。漂浮箱可设置成形似储油罐形状,较深水域采用球型漂浮箱,也可根据情况用木材或竹材等比水轻的物来代替。
二.用漂沉组对装置来进行打捞工作漂浮箱在水中具有漂浮力。再用灰砂石等设计成球状或钢锭状在水中具有下沉力量沉降物,这个沉降物在水中的下沉力与漂浮箱漂浮力尽量设计成接近相等并且用链连接成为一组对,这个组对在水中总重量接近为零,容易控制移动,由潜水员或深水探测装备,或深水探测机器人,把漂沉组对装置移到沉船艇的某个提升点上,把漂浮箱另一链接到提升点上,把沉降物和漂浮箱的链线解开来达到漂浮箱漂浮力的转移。由沉船艇的提升点根据需要转移适当的漂浮箱,可迅速秘密地进行打捞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对漂沉组对装置有某些特殊差异又分为微漂组对、微沉组对、多箱单球组对、单箱单球组对、单箱多球组对、单链组对、长短链组对、双双组对、组对绑扎和组对结构成批装运。1.微漂组对是漂浮箱的漂浮力稍微大于沉降物在水中重力。没外力作用时漂在水面,常用在漂浮箱在水面绑扎作业。2.微沉组对常用在水底作业时的漂沉组对,其沉降力稍微大于漂浮力,没外力时沉入水底,多用于漂沉组对在船挺提升点钩挂和脱解工作。3.多箱单球组对是用于秘密快速在沉船艇提升点绑扎工作,沉降球不回收,扔掉。4.单箱单球组对用于一般打捞工作,便于运输其沉降球可回收。5.单箱多球组对用于水面进行漂浮箱绑扎工作,其沉降球在小马力起吊设备下快速回收。6.单链组对漂浮箱有两个链,一链放空,另一链与沉降球连接。到提升点时放空的那一链与提升点连接,与沉降球连接的那一链解开,这样使漂浮箱的漂浮力转移。7.长短链组对漂浮箱有三个链,一链放空,一短链与沉降球连接,一长链也与沉降球连接,当放空链转移连接到提升点后再解断短链,当沉船艇上升一段距离时,长链上沉降球仍起拉动作用,沉船艇停止上升,再看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解断长链。以保证安全进行打捞。用于沉船艇沉没期较长的打捞工作。8.双双组对把沉船艇打捞上升后,两个微漂漂沉组对在水面中间用一链把他们连接,再把漂浮箱拉入船挺底部,使两组漂浮箱骑跨船艇底部,再用Y型钢性支架固定,其沉降球保留多少要看具体船艇稳定情况而定。Y型支架作用可使船艇重心下移,用多少个Y型支架要根据Y架下面壁长,使整体重心下降到合适的稳定点,以保障安全。9.组对绑扎就是把七个漂浮箱绑扎在一起,绑扎时要用蜂状铰链在漂浮箱上分两道绑扎。绑扎时要在水面下面一点进行,其沉降物为微漂单箱多球沉降物,其沉降物设计成钢锭状,此沉降物便于使用小型起吊设备迅速回收循环使用,这样可使七个漂浮箱绑扎在一起接到船艇的提升点上。10.组对结构成批装运如果把我方沉没的船挺秘密打捞回来就需要进行数10个漂沉组对装置在水下用潜艇托运到目的地,也就是数10个漂沉组对钩挂在潜艇四周升降和行驶进行阻力很大,速度很慢,万一遇到紧急情况马上全部脱钩,逃出危险地带,漂沉组对结构都处于微重状态,当情况紧急时秘密沉到海底,事后再用海底作业装置,一个一个地进行钩挂运输,到达沉船艇地点后,再用海底作业装置把每个漂沉组对钩挂到提升点上进行打捞,这时要求被钩挂已具有起吊作用,全部漂浮箱和沉船艇呈微漂状态;这时作业潜艇能够钩挂沉船艇秘密拖带缓慢运行到安全地带再进行打捞露出水面工作。
三.蓄能起重法起吊超长超重物体本发明设置多索联合悬吊结构装置,有两个升降箱,一箱钩挂或运入被起吊重物、一箱配置逐个运入另担配重物,当两箱重量相等时,另担重物沉降箱下降,被要求起吊的整体庞大重物上升到需求高度,以达到起吊目的。多索联合悬吊转换结构装置是由交叉与同位索绳组成的多索悬吊装置,交叉与同位索绳结构保证升降箱水平状态向上或向下位移不产生倾斜,交叉与同位索绳在升降箱处有单滑轮连接并有索卡在调整后卡死,保障每根索绳受力均匀,两升降箱可以用两台卷扬机操纵两升降箱上下移动。一升降箱装入要起吊的列车或重物,另一升降箱用离散的另担储重物(一小节、一小节车厢)逐个运入,开动卷扬机时要吊起的列车重量和另担储重物重量配置相等。功率只损耗在摩擦和索绳变形阻力上面。悬吊结构上面所有滑轮配置制动器,另一方案是每一悬吊结构上面滑轮配置驱动马达及制动器,省略卷扬机。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用蓄能起重方式打捞海沉船艇的方法。通过在水面打捞船上设置两卷扬机在沉船艇上设置多个提升点,两卷扬机上的钢缆串接2个提升点的单滑轮上,当每条钢缆往返上下运动时,垒加绑扎多个漂浮箱,直至把所有提升点都锁挂漂浮箱,其漂浮总力超过船艇重力来达到打捞目的。也可采用漂沉组对装置来进行打捞工作,漂浮箱升力与沉降球在水中的重力设计相等,很易移动,使用水下探测器,机器手把漂浮箱的牵引连线接到沉船艇的提升点上,再把漂浮箱与沉降球的引线断开,把船艇的所有提升点都转移上漂浮箱,达到打捞目的,本发明具有快速、隐蔽地进行打捞工作。蓄能起重法也能起吊超重超长物体,做到迅速安全节约能耗目的。
文档编号B63C7/00GK1381379SQ01116458
公开日2002年11月27日 申请日期2001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01年4月16日
发明者侯曾炎 申请人:侯曾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