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减少水体蒸发损失的方法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6420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减少水体蒸发损失的方法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减少水体蒸发损失的方法及其装置,属水资源利用领域。
2、背景技术水的蒸发是一种普遍现象,主要受水体的温度及接近水面的空气的湿度和流速等因素影响。据资料显示,我国各地的蒸发量从几百毫米到几千毫米不等,均分别大于降水量,甚至是降水量的几倍。江河湖泊、山塘水库每天均有大量的水被白白蒸发掉,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3、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法及其装置,以其减少水体的蒸发损失。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本发明的方法是在水体的水面上设置相互联接成群的阻隔器,以减少水面与空气的接触面或/和限制阻隔器下的空气的流动,从而达到减少水体蒸发损失的目的。
本发明的装置是阻隔器由浮体和顶盖构成,也可以由浮体自身构成,由连接件将阻隔器相互联接并留有一定间距组成阻隔器群,由固定锚、缆索、浮球及拉绳将阻隔器群定位于某一水域。
上述的顶盖为方形、圆形或多边形覆盆状,也可以为方形、圆形或多边形平板式,可以为整体,也可以由多块合拼而成,用耐老化无污染材料制成,其口面积或平面面积为零点几平方米至几拾平方米,其周边或边缘至少设置有4处连接安装孔。
上述的浮体为泡沫体或为中空的球形体或柱形或任意形体,上端可开口,可以是整体,也可以为分体式,用耐老化无污染材料制成。
当阻隔器由覆盆状顶盖和整体浮体构成时,浮体形状与顶盖相似,大小以刚好能嵌入顶盖为度,其上底面可与顶盖的底部接触,下底面与顶盖口缘持平或低于顶盖的口缘,使阻隔器浮于水面,净高度大于3厘米。
当阻隔器由覆盆状或平板式顶盖和分体式浮体构成时,浮体可为多个,各浮体的上端与顶盖的底部连接,且呈平衡布置,其大小以使覆盆状顶盖的口缘或平板式顶盖的底面与水面留有一定间距且平衡为度。
上述的连接件由扣耳、弹簧、套管构成,也可由扣耳和其他柔性器体构成,扣耳固定于顶盖的侧面或边缘的安装孔上,弹簧或其他柔性器件的两端固定于扣耳上。套管套在弹簧上,其长度等于两阻隔器间距,弹簧的长度小于套管且以在静水时保持有一定张度为准。
当阻隔器为浮体自身构成时,两相对称的扣环由贯穿阻隔器的连接器件的两端所固定。
上述的固定锚类似舰船的铁锚,浮球为中空的球体或任意形体,缆索下端固定于锚上,上端与浮球的固定扣连接,拉绳与外侧阻隔器的扣耳联接,一端固定于浮球的固定扣上。一群阻隔器至少设有一个固定锚。
本装置的阻隔器浮于水面或与水面留有一定间距,从而减少了水面与空气的接触面或限制了阻隔器下的空气流动,因此达到了减少水体蒸发损失的目的;又因有连接件的限定使浮于水面的阻隔器之间相对保持有一定的间距或阻隔器与水面有一定的间距,保证水体的氧、氮、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充分交换,从而保持水体原有的良好水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①能有效地减少水体的蒸发损失,又能保持水体原有的良好水质;②能相对地大量增加水体的贮量,避免为扩充水源而增加的大量投入和宝贵的土地资源,是一种开拓水资源的有效途径。


本发明的方法及其装置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图1是阻隔器群的局部鸟瞰图。
图2是实施例1的结构剖视图(图1的A-A)。
图3是实施例2的结构剖视图(图1的A-A)。
图4是分体浮体与覆盆状顶盖构成的阻隔器结构示意图。
图5是由套管、弹簧、扣耳构形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扣耳的目府视图。
图7是扣耳的(B-B)剖视图。
图8是由泡沫体自身构成的阻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由覆盖状顶盖与整体浮体构成阻隔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如图2所示,阻隔器(16)由覆盆状顶盖(2)和整体浮体(3)构成,浮体(3)嵌于顶盖(2)内,底面与顶盖(2)的口缘持平。上部与顶盖(2)的底接触,顶盖用陶瓷烧制而成,外表面为白色;浮体(3)为无毒无污染泡沫塑料。阻隔器(16)的长为1.5米,宽0.6米,高约0.1米,间距(8)约0.4米,四周对称安装有4个扣耳(4),由弹簧(7)和套管(6)构成的连接件(19),其弹簧(7)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相邻阻隔器(16)的扣耳(4)上,套管(6)的长度等于阻隔器(16)的间距(8)弹簧(7)长度小于套管(6),以保持有一定张度为度。阻隔器(16)相互联接成阻隔器群(10)浮于水体(1)的水面上。缆索(12)一端固定于铁锚(13)上,另一端固定于浮球(11)的固定扣耳(14)上,浮球(11)的大小以能承载缆索(12)的重量为度,拉绳(15)与外侧阻隔器(16)的一侧扣耳(4)联接,一端固定于浮球(11)的固定扣(14)上,一个阻隔器群(10)至少设一个固定锚(13),从而将阻隔器群(10)定位于某一水域上。
实施例2如图3所示,阻隔器(16)由整体覆盆状顶盖(2)和分体浮体(9)构成。顶盖(2)的长约3米,宽约1米,高约0.1米,为玻璃制成。分体浮体(9)为四个大小一致的中空的圆柱体,上端开口,用陶瓷烧制而成。浮体(9)均匀对称地与顶盖(2)的底部粘接固定,如图4所示。分体浮体(9)的大小以使顶盖(2)的口缘与水面留有约2-15厘米的距离为度。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同。
实施例3阻隔器(16)为泡沫体(17)自身,其扣环(19)固定于贯穿阻隔器(16)的连接体(18)的两端上。泡沫体(17)由耐老化无污染材料制成。其余部分同实施例1。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减少水体蒸发损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水体的水面上设置阻隔器,以减少水面与空气的接触面或限制阻隔器下的空气的流动,以达到减少水体的蒸发损失的目的。
2.一种可减少水体蒸发损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由阻隔器、连接件组成阻隔器群,阻隔器之间留有一定间距,其底面完全接触水面或部分接触水面,有至少一个固定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减少水体蒸发损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阻隔器由顶盖和浮体构成,顶盖为圆形、方形或多边形覆盆状或平板式,可以是整体,也可以由多块合拼而成,浮体为泡沫体或中空的球形或柱形或任意形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减少水体蒸发损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阻隔器也可由浮体自身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减少水体蒸发损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浮体为整体,嵌于顶盖内,其上底面可与顶盖的底接触,下底面与顶盖口缘持平或稍突出。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减少水体蒸发损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浮体为分体,平衡布置于顶盖的底部并与其连接,其大小以覆盆状顶盖的口缘或平板式顶盖的底面与水面有一定的间距为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减少水体蒸发损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件由扣耳、弹簧、套管构成,也可以由扣耳和柔性器件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减少水体蒸发损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扣耳固定于顶盖的安装孔上,弹簧或柔性器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相邻的阻隔器的扣耳上。
全文摘要
一种可减少水体蒸发损失的方法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水体的水面上设置相互联接成群的阻隔器,以减少水面与空气的接触面或限制阻隔器下的空气的流动,从而减少水体的蒸发损失,是一种开拓水资源的新途径。
文档编号B63B38/00GK1669872SQ20041010426
公开日2005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19日
发明者林国冲 申请人:林国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