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运动器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18208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上运动器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水上运动器材,特别是一种具有导水道,能把使用者施力转换为向后推力的水上运动器材。
技术背景目前常见的充气式水上运动辅助器材,主要有可以加装舷外引擎或马达的充气独木舟或小艇、供人俯卧或躺卧的浮床、及让人套在身上的救生圈等。如果把外加动力来源的引擎、马达等外力扣除,把范围限制在由使用者自行出力前进的器材,大概只有靠使用者手滑脚踢、或者额外架设船桨两种主要的方式,一般则少有把辅助前进的设计,直接结合在器材本体的轮廓架构上。因此,目前的充气式水上运动辅助器材,多半是定位在水上活动时省力或增加安全性的目的,少有单独作为运动工具的。
如果能对充气式器材进行改良,通过由特定的轮廓设计,把操作使用者施力的方向转换为向后排水的推力,就能借助水的反作用力推动该运动器材前进,一方面使用者迅速在水面前进,另方面经由不同的轮廓设计,也可以增添运动的趣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具有导水道,能将使用者施力转换为向后推力的水上运动器材。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能安全浮于水面的水上运动器材。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提供一种能稳定前进方向的水上运动器材。
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上运动器材,包括一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中空本体,及一沿平行所述第一中空本体方向延伸并连结至所述第一中空本体的第二中空本体,所述各中空本体分别具有一顶壁及一底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中空本体底壁分别呈向下突出的弧状,使得所述第一中空本体的下突底壁与所述第二中空本体的下突底壁间,夹成一前后走向的导水道。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优点,在以下配合附图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时,将可清楚的呈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3是图2沿III-III线的左右方向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2沿IV-IV线的前后方向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实际于水上操作时沿IV-IV线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实际于水上操作的破浪半周期时侧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实际于水上操作的下压半周期时侧视示意图。
图8是图2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前视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12是图11实施例的舵板部分后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水上运动器材,如图1及图2所示是以海豚造型为例,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中空本体1是制成海豚身体的样子,而在海豚身体两侧,则分别沿着大致平行前后方向连结有制造成鱼鳍状的第二和第三中空本体2、3,各中空本体1、2、3分别具有一顶壁11、21、31及一底壁12、22、32。由于各中空本体底壁12、22、32分别呈向下突出的弧状,使得第一中空本体1的下突底壁12与第二及第三中空本体的下突底壁22、32间,分别夹出如图3所示前后走向的导水道20、30。
在本例中,作为海豚身体的第一中空本体底壁12下方,还沿前后方向直线设置有多个扣件组13,在本例中是以五组为例,每一扣件组13分别包括两处彼此对应的基部131、132,和一根插栓133;每一基部131、132的顶端分别融接结合在第一中空本体底壁12底面,而且各基部131、132接近底侧分别形成有一定位孔1310、1320。片状舵板14就沿着各组基部131、132间的间距,依第一中空本体1的前后方向配置,片状舵板14顶部同样形成有五个固定孔140,让各扣件组13的插栓133可以分别依序穿过基部131的定位孔1310、片状舵板14的对应固定孔140,最后组合至基部132的定位孔1320,把舵板14顶部夹制在各扣件组13中的预定位置。如此,在第一中空本体1充饱气后,舵板14将被第一中空本体底壁12由上方迫紧,并从底壁12下方铅直地下垂。一旦海豚被放入水中,就可以确保行进方向不会轻易偏离预定方向。当然,熟习此项技术者都可以轻易理解,上述用扣件组13将舵板14结合至第一中空本体底壁12的设计,只是可能方式中的一种,其它类似结合方式并没有因此排除。舵板14后侧更沿左右方向形成有一枢接孔141,沿着枢接孔141上、下一段距离外,分别形成向左右方向加宽的结构加强部142、143。
尾翼15则是由上、下骨架151、152、夹于上下骨架间的挠性薄片153、以及枢接栓154所构成。为提供机械强度,上、下骨架151、152、153在本例中是以塑钢材料射出成型,而为减轻尾翼15整体重量,从前端向后形成有对应舵板14的凹槽150,且凹槽150左右更分别形成贯穿孔155、156,枢接栓154依序穿过贯穿孔155、舵板的枢接孔141、及贯穿孔156,最后把尾翼15固定在舵板14上。
由于海豚造型左右对称,如图3所示,大小相等的第二中空本体2和第三中空本体3,恰好对称地连结在第一中空本体1的左右两侧,而且下凸的底壁22、32分别与第一中空本体1底壁12夹出导水道20、30。尤其为增加此运动器材的稳定性,本例中,在第二及第三中空本体2、3底侧,分别再隔出一储水室23、33作为配重,而降低海豚整体翻转的风险,使用者可以先对储水室23、33充水,再分别充气各中空本体1、2、3。当然,储水只是提供压舱物的一例而已,灌沙、置入铅块等都可以达到同样目的;此外,虽然让第一、第二、第三中空本体1、2、3内的充气腔室彼此隔绝,可以提高水上活动时的安全性,即使有任一中空本体漏气,使用者仍可漂浮在水面上,但如果因为成本考量,要将各中空本体一体成型、使得内部腔室完全连通也无不可。
由于本例的运动器材左右对称,图4中,仅沿前后方向观察导水道20即可清楚理解另一侧的结构,由于拉带的作用,本例中导水道20也如同第二中空本体2的底壁22,呈现中央低、前后高的下凸形状,因为第二中空本体底壁22呈下凸弧面,在水面上前后摆荡所受的阻力可被大幅度降低。如图5实线所示,使用者稍微前倾而把海豚下压,此时被夹在导水道20中的水,因为左右分别有第一及第二中空本体底壁12、22夹制,不能轻易向四方溃散,在受到朝向图面右下方粗箭头方向的推力时,只有向图面右方大致沿虚线箭头方向逸出,也就是被朝海豚后方推送,水受到各底壁12、22与导水道20的作用力向后,必然以反作用力将海豚向前推,如此,就把使用者的施力顺利转换为前进的动力。
另方面,使用者把海豚下压,也会造成周期性的水面起伏,使用者即可借着水波上推的半个周期,拉起海豚前端破浪,减少前进时的水面阻力。通过这种结构设计,本运动器材在实际测试时已经可达每秒钟一公尺的行进速度,充分体现出运动时的速度感。
如图6所示,由于海豚向上、向前破浪的半周期中,尾翼15将逆时针枢转到向上的位置,使得尾翼15成左下-右上方向倾斜,而将水向左下方推送,其中也含有向左方后送的分量,尤其受到结构加强部142挡止后,推力更大;同样道理,运动器材会受到水的反作用力前行。也就是,借着海豚尾翼15的上下摆动,无论是下压的半周期,或者破浪的半周期,都可以把上下方向的移动转换为前行的助力,辅助此运动器材加速前行。
相反的,如图7海豚下压的半周期中,尾翼15前端枢接于舵板14,必须跟随向下,尾翼15后端则一方面承受水的推力朝向图面顺时针方向枢转,使得尾翼15成左上-右下方向倾斜;另方面同时施力把水向左上方推送,尤其当受到结构加强部143的挡止,无法继续枢转时,更会增大推送水的力量,其中把水向图面左方后送分力的反作用力,也再次提供运动器材向图面右方前进。
为让使用者易于操作,而且不会因为操作过程中,水泼洒到运动器材表面,使得表面太滑,本例如图8所示,在第一中空本体1顶壁11上,更设置有彼此左右对称的二处握把111,供使用者抓握;而在第二及第三中空本体顶壁21、31上,分别贴附有一防滑片211、311,让使用者跨坐在第一中空本体1上,而左右小腿分别自然贴附抵压在防滑片211、311上方。
当然,由于主要的动力来源是导水道中的水,受到左右中空本体底壁限制,无法左右溃散,使得受压时必然向后被推送;所以,此运动器材也可以是左右并列的两中空本体,如图9及图10本案第二较佳实施例所示,做成两条并行的海豚模样,并以第一与第二中空本体1’、2’的下凸底壁12’、22’界定出导水道20’,即可达成主要的前进效果。
而且,舵板部分并不限制要由硬质的木板、塑钢等材料制造,也可以如图11及图12第三较佳实施例所示,与中空本体1″同时成型,并且连结在中空本体底壁12″下方,而形成另外一个气室140″,再以充气的方式让舵部14″直立于中空本体1″下方,以达成本案的效果。
经由本实用新型的揭露,可以把使用者上下方向的施力,有效转换为前进的动力,突破目前水上运动器材的瓶颈。并且可以依照前述结构,变化出各种形状外貌,由此提供多变化的水上运动趣味与速度感。
权利要求1.一种水上运动器材,包括一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中空本体,及一沿平行所述第一中空本体方向延伸并连结至所述第一中空本体的第二中空本体,所述各中空本体分别具有一顶壁及一底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中空本体底壁分别呈向下突出的弧状,使得所述第一中空本体的下突底壁与所述第二中空本体的下突底壁间,夹成一前后走向的导水道;以及上述水上运动器材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中空本体底壁下的舵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道前后方向的高度是由中央部分向前后方向渐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上运动器材还包括一连设于所述第一中空本体的第三中空本体,且所述第三中空本体是连结在相反于所述第二中空本体的方向,所述第一中空本体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二及第三中空本体,且所述第二及第三中空本体的体积相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上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舵部是一沿前后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中空本体底壁的片状舵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上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舵板顶部形成有多个固定孔,以及所述第一中空本体底壁设置有多个分别对应穿入所述各固定孔的扣件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上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舵板后侧形成有一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枢接孔,及所述水上运动器材还包括一穿经枢接孔枢设于舵板的尾翼。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上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中空本体及所述第三中空本体还分别包括一设置于所述各中空本体底侧的配重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上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配重部分别是一由所述各中空本体邻近底壁位置分隔的储水室。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上运动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空本体顶壁上还设置有二彼此对应的握把,且在第二及第三中空本体顶壁上,分别贴附有一防滑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上运动器材。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是利用两个左右平行排列的具有下凸底壁中空本体,界定出使得使用者的施力,可以被有效转换为向后推力的前后方向延伸导水道。
文档编号B63B35/73GK2747156SQ20042003775
公开日2005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20日
发明者宋荣治, 严宗平 申请人:宋荣治, 严宗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