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海人工岛施工的双吊机打桩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35435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外海人工岛施工的双吊机打桩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人工岛基础施工的打桩船,尤其涉及一种无掩蔽、 潮差大的外海人工岛基础施工的打桩船,属于水工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一些缺少深水岸线的沿海地区要建深水大港,必须在离海岸较远、潮差 大、涨潮急的深水区域依托外海人工岛才能建成,并通过桥梁、管线与陆地 连接。人工岛工程是浅海岸线建设深水大港最重要的环节,而在这样的区域建 设人工岛往往无岛屿掩蔽,海床受到水流的严重冲刷形成冲坑,如仅采用现有 的软体排保护堤身底部的方法,则无法保证该处人工岛堤身结构的稳定安全, 严重影响人工岛的长期安全,必须在将建造的人工岛堤身底部外一定距离打下 钢板桩,利用钢板桩之间侧面锁口的横向连接构成水底泥面下的钢板墙,才能 有效地阻挡水流对海床的冲刷掏空人工岛堤的底部,保证人工岛堤的安全。
现有的外海打桩和拼桩作业分为两条方体驳船作业的方式,其中一条方体
驳船作为将3个单片钢板桩拼装成1个成品钢板桩的拼装船,另一条方体驳船 作为打桩船。运输船将岸上的单片钢板桩运到拼装作业船旁,拼装作业船通过 船载吊机将单片钢板桩吊装到船上,然后将单片钢板桩拼焊成钢板桩,再用船 载吊机将拼焊成的成品钢板桩吊运到打桩船上供其打桩。由于外海的施工条件 较差,风浪大、船舶多、互相干扰大,如风浪大时,拼装船和打桩船之间的成 品钢板桩的传送就无法进行,由于各道工序不能同步进行造成作业效率低,一 条打桩船一天最多只能打10根钢板桩。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法简单、施工方便、用于外海人工岛施工 的双吊机打桩船,在一条船上同时进行钢板桩拼装和压桩,采用这种方法能大 幅度提高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外海人工岛施工的双吊机打桩船,该双吊机打桩船用适合外海施工的 2000吨以上的方体驳船改装而成,包括设置在船首甲板上的一台100 130吨 吊机、两台锚机,在船尾处的甲板上,另设置两台锚机;在船尾的甲板上还设 置一台50 70吨吊机,船首设置一外悬的钢板桩锁口定位平台,在两台吊机之 间的甲板长度方向区域,顺次设置单片钢板桩堆放区、钢板桩拼桩区及成品钢 板桩堆放区;所述钢板桩拼桩加工区及拼桩后成品钢板桩堆放区位于单根钢板 桩堆放区和船尾的50 70吨吊机之间,沿方体驳船的宽度方向布置,其中,钢 板桩拼桩加工区位于近船舷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外海人工岛施工的双吊机打桩船,其中所述钢板桩锁口定位平台为 两根平行设置的型钢加焊多块筋板构成,所述型钢的一端与船首可调节地固定 连接;所述钢板桩锁口定位平台的长度为5.5 6.5米,宽度为1 1.5米。
前述的外海人工岛施工的双吊机打桩船,其中所述100 130吨吊机和50 70吨吊机均为履带式吊机,其中100 130吨吊机的吊臂长度在30米以上。
本实用新型在外海人工岛施工中,可在双吊机打桩船上同时进行拼桩和压 桩,从单片钢板桩到拼为成品钢板桩,从起始端加长钢板桩的定位、压桩到终
端加长钢板桩的压桩结束,所有工序均在一条船上一气呵成,效率极高。改变 了现有的采用两条方体驳船同时作业, 一条方体驳船拼装成成品钢板桩,另一 条方体驳船打桩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将两条方体驳船并为一条,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外海现场自然条件恶劣,多艘船舶施工、互相干扰 大,对现场压桩、传送钢板桩干扰较大的困难,极大地提高了打桩效率, 一个
工作日的压桩数量从现有的10根提高到96根,本实用新型的工效为现有技术 的9.6倍,大大縮短了施工周期,显著降低了施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 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

图1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双吊机打桩船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 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2000吨方体驳船1适合于外海施工,其船 体尺寸为60X15米2,在2000吨方体驳船1船首和船尾的甲板上,分别放置一 台120吨履带吊机11和65吨履带吊机12,其中,120吨履带吊机ll的吊臂111 长度为33米,可满足较大范围的压桩施工。采用履带吊机方便灵活,外海施工 时,履带吊机驶上方体驳船施工;外海施工结束后,履带吊机驶离方体驳船, 履带吊机和方体驳船均可另作他用。在船首设置一外悬的钢板桩锁口定位平台 13,用于压桩时工人站在其上进行钢板桩定位操作。该钢板桩锁口定位平台13 为两根平行设置的型钢加焊多块筋板构成,型钢的一端与船首可调节地固定连 接,型钢之间的内侧距离可调整到大于钢板桩2的厚度,适合于钢板桩2的定 位;或大于送桩器112的最大直径,适合于送桩器112定位。钢板桩锁口定位 平台2的长度为6米,宽度为1.2米。
在120吨履带吊机11和65吨履带吊机12之间的甲板长度方向40X12米2区域,顺次设置用于储存运输船运来的单片钢板桩的单片钢板桩堆放区13、钢 板桩拼桩加工区14及拼桩后成品钢板桩堆放区15,后两区域位于单根钢板桩 堆放区13和船尾的65吨履带吊机12之间,沿方体驳船的宽度方向布置,其中, 钢板桩拼桩加工区14位于近船舷侧。在方体驳船的船首各设置两台锚机18, 船尾处亦各设置两台锚机19, 2000吨方体驳船1锚泊定位时,四台锚机前后抛 八字锚将其牢固定位。在钢板桩拼桩加工区14的对侧是2000吨方体驳船1的 生活区110,其两端各设有一台250kW发电机17,用于对振动锤22和压桩机 的液压系统、电焊机16供电,其中一台备用。本实施例的2000吨方体驳船1 共配备3台交流电焊机16和4套气割工具供拼桩加工使用,还配备压桩定位用 的GPS定位仪。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 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外海人工岛施工的双吊机打桩船,该双吊机打桩船用适合外海施工的2000吨以上的方体驳船改装而成,包括设置在船首甲板上的一台100~130吨吊机、两台锚机,在船尾处的甲板上另设置两台锚机;其特征在于在船尾的甲板上还设置一台50~70吨吊机,船首设置一外悬的钢板桩锁口定位平台,在两台吊机之间的甲板长度方向区域,顺次设置单片钢板桩堆放区和钢板桩拼桩区及成品钢板桩堆放区;所述钢板桩拼桩加工区及拼桩后成品钢板桩堆放区位于单根钢板桩堆放区和船尾的50~70吨吊机之间,沿方体驳船的宽度方向布置,其中,钢板桩拼桩加工区位于近船舷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外海人工岛施工的双吊机打桩船,其特征在 于所述钢板桩锁口定位平台为两根平行设置的型钢加焊多块筋板构成,所述型 钢的一端与船首可调节地固定连接;所述钢板桩锁口定位平台的长度为5.5 6.5 米,宽度为1 1.5米。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海人工岛施工的双吊机打桩船,其特征在于 所述100 130吨吊机和50 70吨吊机均为履带式吊机,其中100 130吨吊机 的吊臂长度在30米以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海人工岛施工的双吊机打桩船,该双吊机打桩船用适合外海施工的2000吨以上的方型驳船改装而成,包括分别设置在船首、船尾甲板上的100~130吨吊机、50~70吨吊机。船首设置一外悬的钢板桩锁口定位平台,在两台吊机之间的甲板长度方向区域,顺次设置单片钢板桩堆放区和钢板桩拼桩区及成品钢板桩堆放区。钢板桩拼桩加工区及拼桩后成品钢板桩堆放区位于单根钢板桩堆放区和船尾的50~70吨吊机之间,沿方型驳船的宽度方向,分为钢板桩拼桩加工区及成品钢板桩堆放区,其中,钢板桩拼桩加工区位于近船舷侧。本实用新型在双吊机打桩船上同时进行拼桩和压桩,工效为现有技术的9.6倍,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
文档编号B63B35/00GK201424121SQ20092004247
公开日2010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2日
发明者朋 冯, 席明军, 荣万岭, 郑美金 申请人:中交二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