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垫式码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35696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沉垫式码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沉垫式码头。
背景技术
随着船舶向大型化发展,满载吃水的深度也随之增加,船舶航行和靠泊作业时 对进出港航道和码头前沿水深的要求越来越高。除满足船舶满载吃水的要求外,必 须按相关规范增加足够的富裕水深。通常大型船舶装卸作业的周期最少都得经过一 次潮汐的涨落,因而码头前沿港池的设计水深往往比按乘潮进出港的航道水深要 大。常规的建港技术,对于大型或超大型码头,无论是采用高桩码头,还是重力式 码头,其设计要求越来越高,施工难度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基础处理的费用更为昂 贵。大量的土石方开挖及回填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破坏。特别是在海湾内建港,将 使纳潮量锐减,造成新的淤积,影响航道和码头的正常使用,致使港航养护费用与 时俱增,直接影响到各类物资的运输成本和上下游产品的价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施工简单,价格低廉的沉垫式码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由浮箱、圆柱形筒体、上部梁板式结构构成,沉
垫式码头的下部设有浮箱,浮箱的上表面设有圆柱形筒体,圆柱形筒体上端设有上
部梁板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将重力式码头中的沉箱改为浮箱,利用浮力减少了结构自重和设计 荷载对地基的压力,省去了耗资巨大的基础处理工程,主体结构可以进行工厂化生 产,能实现快速建港;圆柱形筒体高度系根据各种代表船型对前沿水深的要求加以 确定,以满足各型现代化超大型船舶的靠泊要求,从而使现代建港技术与飞速发展 的造船技术相适应;根据码头平面尺寸的要求,沉垫式码头既可采用整体式,也可 以采用分段拼组式,根据实际需要可建成任意长度的码头泊位。码头建设的周期短、 投资省、见效快;利用沉垫式码头的结构特点,只需增加少量的固定构筑物,就能 使码头本身既可靠泊,又具有防波功能。把在开敞海域的建港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 水平,可省去大量的土石方开挖和回填工程,减少工程建设所造成的湿地损失,能 有效保护周边的生态环境;沉垫式码头最适宜于建造大型和超大型的集装箱码头与 件杂货码头,码头面按需安装专用的集装箱吊机轨道或高架吊轨道及相应的装卸运 输设备,即可投产。根据港口建设的发展需要,沉垫式码头还可易地使用。
说明书附图

图l沉垫式码头的典型横剖面图。图2设有防波堤的沉垫式码头横剖面图。
图3—种沉垫式码头的总平面布置图。
图4另一种沉垫式码头的总平面布置图。
标号说明l沉垫式码头、l-l浮箱、1-1-l隔舱板、l-2圆柱形筒体、1-3上部 梁板式结构、l-4趾板、l-5裙板、l-6隔板、l-7靠船构件、l-8二级消能内置透空 式防波堤、1-9槽形扶壁式挡浪墙、2栈桥、3陆域。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广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沉垫式码头由浮箱1-1、圆柱形筒体l-2、上部梁
板式结构1-3构成,沉垫式码头的下部设有浮箱,浮箱的上表面设有圆柱形筒体, 圆柱形筒体上端设有上部梁板式结构,上部梁板式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沉垫式码 头采用整体钢筋砼结构或混合结构,也可用废旧钢船进行技术改造。
浮箱外底部设有趾板1-4、裙板l-5、隔板l-6,趾板位于浮箱侧面的底部,沿 水平方向设置,裙板分布在浮箱底部的四周,裙板所围成的方型结构内、浮箱底部 固定有隔板。趾板主要起到抗倾覆的作用,裙板和隔板主要起到抗滑移的作用,通 过在浮箱底部设置趾板、裙板、隔板,从而保证了沉垫式码头进入软土地基后可保 持码头整体结构在各向荷载作用下的抗滑移、抗倾覆和整体稳定性。浮箱内还设有 纵向和横向分布的隔舱板,将浮箱分割成多个相互独立的水密隔舱,以便于局部破 损的维修和保证因局部的破损而影响整体浮箱的密封性能;圆柱形筒体下端连接在 浮箱纵向和横向隔舱板的相交处,并与相连的水密隔舱相通(即一根圆柱形筒体, 与其下方相连接的四个水密隔舱相连通)。圆柱形筒体成为上部梁板式码头的支撑 结构,可按照现有常规的长径比进行设计。沉垫式码头的上部梁板式结构基本上与 现有的高桩码头相类似,具有相同的靠泊和装卸功能。圆柱形筒体下端需低于设计 低水位,圆柱形筒体的具体高度可根据各种船型对前沿水深的要求加以确定,船型 吃水越深圆柱形筒体设计越高,从而满足各型现代化超大型船舶的靠泊要求,降低 沉垫式码头造价,使现代建港技术与飞速发展的造船技术相适应。圆柱形筒体具有 一定的内径,可从上端分别进入相邻的水密隔舱内。码头的上部梁板式结构和外侧 的靠船构件可按常规高桩码头的不同结构形式进行设计。圆柱形筒体相当于高桩码 头的桩基工程,由于其具有一定的直径,且安装在浮箱的顶部,从而可确保浮箱在 拖航与沉放时的稳性。通过压载水的进排,可以按需进行潜浮和移位,便于上部梁 板式结构的现场施工。
上部梁板式结构侧面还设有靠船构件l-7,通过设置靠船构件,起到承受船只停 靠时候的冲击力的作用。
如图4所示当沉垫式码头一端直接与陆域3相连,内侧即可形成一定范围的遮 蔽水域作为港池,可有效改善船舶的泊稳条件,提高码头装卸作业的保证率和靠泊 的安全性。沉垫式码头外侧,纵向两两圆柱形筒体之间设有二级消能内置透空式防 波堤卜8,使沉垫式码头在开敞海域使用时,具有防波堤的功能。码头面以上、沉垫式码头的外侧设有槽形扶壁式挡浪墙1-9,这样使防波堤与码头的使用功能合而 为一。为在开敞海域建设超大型码头创造了条件。
如图3所示当沉垫式码头不与陆域相连时,可以通过栈桥2,将沉垫式码头
和陆域连接。
根据码头平面尺寸的要求,沉垫式码头既可采用整体式,也可以采用分段拼组 式,根据实际需要可建成任意长度的码头泊位。码头建设的周期短、投资省、见效 快。
浮箱一般位于设计低潮水位以下,其主尺度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
沉垫式码头的使用过程沉垫式码头单独作为货运码头使用,可尽量向深水区 延伸,码头内侧不必作大量土石方回填以形成陆域,而是通过固定栈桥与后方陆域 相连。
沉垫式码头的浮箱和圆柱形筒体既可在干船坞内建造,也可以就近开挖临时玛 坑组织施工。上部梁板式结构有条件的可在坞内一次完工,也可以在浮箱沉放定位 后就地施工。
权利要求1、一种沉垫式码头,其特征在于它由浮箱、圆柱形筒体、上部梁板式结构构成,沉垫式码头的下部设有浮箱,浮箱的上表面设有圆柱形筒体,圆柱形筒体上端设有上部梁板式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沉垫式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箱外底部设有趾 板、裙板、隔板,趾板位于浮箱侧面的底部,沿水平方向设置,裙板分布在浮箱底 部的四周,裙板所围成的方型结构内、浮箱的底部固定有隔板。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沉垫式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箱内还设有纵向 和横向分布的隔舱板,将浮箱分割成多个相互独立的水密隔舱。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沉垫式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柱形筒体下端连 接在浮箱纵向和横向隔舱板的相交处,并与相连的水密隔舱相通。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沉垫式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部梁板式结构侧 面还设有靠船构件。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沉垫式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垫式码头外侧, 纵向两两圆柱形筒体之间设有二级消能内置透空式防波堤。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沉垫式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垫式码头的码头 面以上、沉垫式码头的外侧设有槽形扶壁式挡浪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沉垫式码头,其特征在于它由浮箱、圆柱形筒体、上部梁板式结构构成,沉垫式码头的下部设有浮箱,浮箱的上表面设有圆柱形筒体,圆柱形筒体上端设有上部梁板式结构;本实用新型利用浮力减少了结构自重和设计荷载对地基的压力,省去了耗资巨大的基础处理工程,主体结构可以进行工厂化生产,能实现快速建港;圆柱形筒体高度系根据各种代表船型对前沿水深的要求加以确定;码头建设的周期短、投资省、见效快;利用沉垫式码头的结构特点,只需增加少量的固定构筑物,就能使码头本身既可靠泊,又具有防波功能。可省去大量的土石方开挖和回填工程,能有效保护周边的生态环境。
文档编号B63B35/34GK201354137SQ20092013666
公开日2009年12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13日
发明者施华郎, 朱元康, 锦 林, 林建凡, 陈丽玉 申请人:福建省交通科学技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