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增加潜艇下潜深度的艇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6955阅读:1000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增加潜艇下潜深度的艇壳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背景技术:
:增加潜艇下潜深度,以提高潜艇的安全性、隐蔽性、机动性,是世界各国竞相研发的课题。然而,如何能在不大幅度增加技术难度与经济难度的前提下来增加潜艇下潜深度,以提高潜艇的安全性、隐蔽性、机动性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一种能增加潜艇下潜深度的艇壳结构”。它是一种仿效并利用禽类蛋壳抗压的结构原理,来增加潜艇下潜深度,以提高潜艇的安全性、隐蔽性的、机动性的艇壳结构。该装置包括有:潜艇、组成该潜艇壳体的刚性外壳层、该潜艇的肋骨、组成该潜艇壳体夹层的支撑楔块(用刚性强并具有一定韧性的非金属抗挤压材料制成。其功能是抵抗,分解并减轻水对潜艇壳体的径向挤压力。同时还能隔音,减重。)、各肋骨与各支撑楔块的斜向接触面(承接由各支撑楔块传递并施加的水对潜艇壳体的径向挤压力的挤压分力。)、各肋骨的加强筋(增强各肋骨的刚性与抗挤压功能。)、构成潜艇壳体的刚性内壳层、水对潜艇壳体的径向挤压力、水对潜艇壳体的径向挤压力的挤压分力。

本发明的优点:

1.有效地增加该潜艇壳体的抗压效果,进而提高该潜艇下潜深度。

2.由于组成潜艇壳体的支撑楔块材料由轻质抗压的非金属制成,进而能有效地降低该潜艇在运行中所产生的噪音,同时还能减轻潜艇壳体的重量。

3.有效地提高该潜艇在执行任务时的隐蔽性、机动性与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该潜艇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该潜艇壳体的局部剖视图B放大后所展示的该潜艇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以支撑楔块8为例,所展示的组成该潜艇壳体夹层的各支撑楔块形体示意图。

图4:是以肋骨3为例所展示的该潜艇各肋骨的形体示意图。

图5:为该潜艇横向截面视图A---A所展示的利用禽类蛋壳抗压结构原理的支撑楔块径向排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包括有:潜艇1、刚性外壳层2、肋骨3、支撑楔块4、肋骨3与支撑楔块4的斜向接触面5、肋骨3的加筋6、肋骨3与支撑楔块8的斜向接触面7、支撑楔块8、刚性内壳层9、肋骨11与支撑楔块8的斜向接触面10、肋骨11、支撑楔块12、肋骨11与支撑楔块12的斜向接触面13;支撑楔块4、支撑楔块8与支撑楔块12相同;肋骨3与肋骨11的结构相同;F1、F2、F3、F4、F5、F6;F1、F2与F6是水对该潜艇1壳体的径向挤压力,F1、F2与F6相同;F3、F4、F5是以F1为例所产生的的挤压分力。

当该潜艇1下潜入水中时,水对该潜艇1表面垂直的压力F1、F2、F6透过刚性外壳层2传递成为对肋骨3、支撑楔块4、支撑楔块8、肋骨11、支撑楔块12、刚性内壳层9的压力。以F1为例进行详析:此时,由于肋骨3与支撑楔块8的斜向接触面 7与肋骨11与支撑楔块8的斜向接触面10的存在,F1透过刚性外壳层2传递后对支撑楔块8的挤压力,被分解成为F3、F4、F5。当F3施加到肋骨3与支撑楔块8的斜向接触面7上时,被F2施加到肋骨3与支撑楔块4的斜向接触面5上的挤压分力所抵消。同样,当F5施加到肋骨11与支撑楔块8的斜向接触面10上时,被F6施加到肋骨11与支撑楔块12的斜向接触面13上的挤压分力所抵消。这样,F4对刚性内壳层9的压力就大幅度得到降低,继而提高了潜艇1壳体的抗压强度,继而提高了潜艇1的下潜深度,进而有效地提高该潜艇在执行任务时的隐蔽性、机动性与安全性。以肋骨3为例,由于肋骨3的加强筋6的存在,加强了肋骨3抵抗来自各方向的挤压力的功能。基于此,由于该潜艇1的其他各肋骨加强筋的存在,同样加强了各肋骨抵抗来自各方向的挤压力的功能。以肋骨3与支撑楔块8的斜向接触面7为例,合理调节该斜向接触面7的倾斜度数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F1的分力F4对刚性内壳层9的压力。该原理同样适用该潜艇1的其他各肋骨与支撑楔块的斜向接触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