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护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781709阅读:1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橡胶护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及码头的防护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橡胶护舷。

背景技术:
橡胶护舷是码头或船舶上使用的一种充气或充水用的橡胶缓冲制品。主要用以减缓船舶与码头或船舶之间在靠岸或系泊时的冲击,保护船舶、码头免受损坏。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于,此类防护装置或者较重,或者在耐严寒、抗曝晒、耐海水、酸、碱等化学品腐蚀等性能上不能令人满意,需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综合性能较好的橡胶护舷。一种橡胶护舷,包括护舷主体、护舷支架,所述护舷主体包括圆管状弹性基体、设在所述弹性基体中部并与所述弹性基体固定连接的钢管,所述护舷支架包括上轮轴托架和下轮轴托架,所述上轮轴托架、所述下轮轴托架平行设置,且所述上轮轴托架、所述下轮轴托架的对应位置上都设有轴孔,所述轴孔内壁上设有使所述护舷主体转动的转动组件,所述钢管穿过两个所述转动组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钢管的两端分别用端盖连接固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组件为挡圈套或轴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护舷支架还包括与所述上轮轴托架、所述下轮轴托架垂直连接的托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钢管为无缝钢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基体的材料为氯丁橡胶或三元乙丙橡胶。上述橡胶护舷,由于在轴孔内壁上设有转动组件,在船与码头或海洋作业平台发生碰撞时,橡胶护舷能够相对转动,可消除船舶对橡胶护舷的剪切力,橡胶护舷具有吸能高、反力低、安装方便等优点,且不受船舶倾斜靠舶的影响,橡胶护舷使用寿命增加。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方式的橡胶护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仰视图;图中,1-护舷主体、11-圆管状弹性基体、12-钢管、2-护舷支架、21-上轮轴支架、21a-轴孔、22-下轮轴支架、23-托板、3-转动组件、4-端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阅图1~图2,一种橡胶护舷,包括护舷主体1、护舷支架2。护舷主体1包括圆管状弹性基体11、设在弹性基体11中部并与弹性基体11固定连接的钢管12。优选的,弹性基体11的材料为氯丁橡胶或三元乙丙橡胶。氯丁橡胶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耐油、耐老化、耐热、耐燃、耐日光、耐臭氧、耐酸碱、耐化学试剂。同时,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伸长率和可逆的结晶性,粘接性好。三元乙丙橡胶最主要的特性就是其优越的耐氧化、抗臭氧和抗侵蚀的能力。优选的,钢管12的两端分别用端盖4连接固定。钢管12为无缝钢管。无缝钢管的优点是无焊接缝、可承受较大的压力。钢管与圆钢等实心钢材相比,在抗弯抗扭强度相同时,重量较轻,是一种经济截面钢材,广泛用于制造结构件和机械零件。护舷支架2包括上轮轴托架21和下轮轴托架22,上轮轴托架21、下轮轴托架22平行设置,且上轮轴托架21、下轮轴托架22的对应位置上都设有轴孔21a,轴孔21a内壁上设有使护舷主体1转动的转动组件3,钢管12穿过两个转动组件3。护舷支架2还包括与上轮轴托架21、下轮轴托架22垂直连接的托板23。托板23上设有螺孔,用螺栓通过螺孔将护舷支架2固定安装在码头或海洋作业 平台的外墙上。优选的,转动组件3为挡圈套或轴承。挡圈套或轴承套在钢管12的外壁上,这样在有船与码头或海洋作业平台发生碰撞时,钢管12在挡圈套的作用下发生转动,橡胶护舷可消除船舶对橡胶护舷的剪切力。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在码头或海洋作业平台上连续设置多个上述橡胶护舷,以增加橡胶护舷的防护效果,在本实用新型中不再详细描述。上述橡胶护舷,由于在轴孔内壁上设有转动组件,在船与码头或海洋作业平台发生碰撞时,橡胶护舷能够相对转动,可消除船舶对橡胶护舷的剪切力,橡胶护舷具有吸能高、反力低、安装方便等优点,且不受船舶倾斜靠舶的影响,橡胶护舷使用寿命增加。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