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弹和/或防刺护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6634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弹和/或防刺护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弹和/或防刺护体,属于军警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无论是部队或警察在执行军事行动或警务时,有时会需要落入水中执行任务。因此,这就同时需要防弹衣和救生衣,由于时间紧迫,救生衣中通常会采用能够快速的充气的浮水装置。但将救生衣穿在防弹衣外面,很容易被枪弹或破片打穿而失去浮水功能;而将救生衣穿在防弹衣里侧,又会由于浮水装置的膨胀速度特别快,通常1-2s即可完成充气,这样就容易对使用者瞬间产生过大压力,造成身体伤害或产生不舒适。

目前,有一些具备浮水功能防弹衣,但大多存在一些缺点,例如:有的是在防弹衣的外表面设置塑料泡沫作为浮材,体积大、性硬、臃肿;有的是在防弹衣的夹层设置充气囊,重量大、穿着不舒适;有的是在防弹衣外加上一件充气式救生衣,很容易被枪弹或破片打穿而失去浮水功能。

在ZL201420064000.3号实用新型专利中,浮水装置是直接放在防弹衣夹层內,用魔术贴做开口,浮水装置充气后在防弹衣的夹层内扩张。该气胀式防弹救生衣的结构复杂,使用不便捷。

在ZL200820163511.5号实用新型专利中,则是把防弹衣加在浮水装置外面,由于防弹衣的尺寸是固定的,没有考虑充气后的扩展空间,因此充气后容易对使用者瞬间产生过大压力,会对使用者造成伤害或产生不舒适。

在ZL201020244499.8号实用新型专利中,防弹衣外套外部缝制有高发泡聚氨酯发泡块,该发泡块随着时间延长会慢润水,重量增加,浮力下降。

因此,需要一种穿戴舒适、又能与浮水装置可以很好配合使用,不会让人体产生不适的防弹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防弹和/或防刺护体,一种防弹和/或防刺护体穿着舒适、可提供快速提供充气空间,能与浮水装置很好地配合使用,避免了对人体的伤害。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弹和/或防刺护体,包括防弹和/或防刺护体材质,所述防弹和/或防刺护体的肩部设置肩部延展机构。

由于设置所述肩部延展机构,浮水装置穿着在防弹和/或防刺护体的里侧,当浮水装置充气后,所述肩部延展机构可快速打开形成膨胀空间,避免了对人体肩、颈部对产生损伤。

在上述方案优选的是,在所述防弹和/或防刺护体的腰带上设置腰部延展机构。

当浮水装置充气后,所述腰部延展机构也可在人体的腰部可快速打开形成膨胀空间,在人体的上身周围形成浮水装置的空间,防止充气压力令使用者受伤。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防弹和/或防刺护体的贴身侧设置浮水装置,所述浮水装置与所述防弹和/或防刺护体活动连接。

本发明所述防弹和/或防刺护体可单独使用,只要在需要时在其里穿着任一的浮水装置即可,穿着轻便,并且适用性强,保护浮水装置;也可在其内部设置浮水装置,可随时满足水中作战的要求。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防弹和/或防刺护体为马夹式。马夹式更利于设置所述肩部延展机构和/或腰部延展机构。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肩部延展机构为包含至少一个“ Z”字型单元的结构。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 Z”字型单元是由连接所述马夹式防弹和/或防刺护体的前、后片的肩部织物以往复折叠的形式构成的呈“ Z”字型结构。

以往复折叠的形式更节省空间,并且利于将更多的织物以这种形式放置,以便形成更大的扩展空间。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肩部延展机构内紧挨的织物活动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活动连接为通过魔术贴和/或按扣连接。

通过活动连接,可使肩部叠加的织物在正常状态下与人体保持服帖,不会产生宽松的感觉,并且在需要的时候利用气体的压力快速打开膨胀扩展空间。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腰部延展机构为由腰带位于背部部分的织物以往复折叠的形式构成的相对双“ Z”字型单元的结构。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相对双“ Z”字型单元包括两个呈相对形式的“ Z”字型单元,所述“ Z”字型单元为腰部的部分织物以往复折叠的形式构成的呈“ Z”字型结构。

所述相对双“ Z”字型单元为对称结构,可堆叠更多的织物,以便打开更大的膨胀扩展空间,并且在打开时,会成对称式打开,展开速度快。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相对双“ Z”字型单元中,两个“ Z”字型单元的紧挨背部的腰带部分相互连接为长带,所述长带中部、所述织物折叠位置的边缘均设置腰部通孔套,一条牵引带穿过所有所述腰部通孔套。

通过所述牵引带可将所述腰带叠加的部分在正常状态下与人体保持服帖,不会产生宽松的感觉,并且在需要的时候快速打开形成膨胀扩展空间。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腰部延展机构至少为一个。

所述腰部延展机构越多,腰带的叠加的织物更多,扩展的空间更大。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牵引带的一端与所述肩部延展机构相连,另一端穿过所有所述腰部通孔套并伸出。

将所述牵引带与所述肩部延展机构相连,可在所述肩部延展机构打开的时候,利用肩部织物的扩张带动牵引带的抽离,使所述相对双“ Z”字型单元中的织物伸展开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牵引带通过至少一条连接带与所述肩部延展机构相连。

所述连接带对牵引带产生拉力,可快速拉动其从腰部通孔套中抽离,连接带数目越多,抽离速度越快。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牵引带的一端与所述腰带上方的所述马夹式防弹和/或防刺护体的后片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有所述腰部通孔套并且在端部设置套环结构,在所述腰带下方的所述马夹式防弹和/或防刺护体的后片上设置与所述套环结构配合使用的突起部,所述牵引带的材质为弹性质材,所述突起部的材质为水溶性材质。

使用者落水后,所述突起部快速被水溶解,由于所述牵引带的材质为弹性质材,其在弹力作用迅速从腰部通孔套中抽离,进而打开所述腰部延展机构。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所述突起部上设置与其盖合的盖子,所述盖子上设置进水孔。

为了防止在雨天时,使用者未落入水中,而所述突起部快速被水溶解,设置了所述带有进水孔的盖子,其可防止雨水淋湿,又不会影响水中使用。在水中时,水可从进水孔进入,去溶解突起部,而雨水不会从进水孔进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浮水装置为倒“U”字形,包括颈部部分和前胸部分。

所述浮水装置为倒“U”字形,主要设置在使用者的后颈部和前胸部位,保持人员身体作45°浮在水中,头部保持在水面,防止遇溺。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浮水装置的前胸部分与所述马夹式防弹和/或防刺护体的贴身侧活动连接。

所述浮水装置的前胸部分与所述防弹马夹活动连接,可以单独使用防弹护体、以及方便更换防弹和/或防刺护体或浮水装置。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浮水装置的前胸部分与所述马夹式防弹和/或防刺护体的相应位置交错设置前胸通孔套。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一条固定带穿过前胸一侧的所有所述前胸通孔套。

通过固定带穿过通孔套的方式,更利于浮水装置与防弹和/或防刺护体固定,使其位于人体前胸部。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固定带的两端与所述浮水装置和/或所述马夹式防弹和/或防刺护体活动连接。

该设计更利于浮水装置固定在防弹和/或防刺护体上,同时也方便拆卸。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固定带的两端与所述浮水装置和/或所述马夹式防弹和/或防刺护体活动连接为通过魔术贴和/或按扣活动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浮水装置的两端通过卡扣结构相互固定。

将所述浮水装置的两端通过卡扣结构相互固定,当浮水装置充气后,更利于其固定在人体前侧,不会产生扭曲、位移等现象。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浮水装置为自动式和/或手动式充气装置。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防弹和/或防刺护体的后片外侧还设置保护片。所述保护片可将所述腰部延展机构覆盖并夹在所述保护片和所述后片之间,保护所述腰部延展机构。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保护片的底边与所述防弹和/或防刺护体的后片活动连接。所述保护片与所述后片连接,可保持所述腰部延展机构处于与人体服帖的状态。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活动连接为通过魔术贴和/或按扣活动连接。

本发明的防弹和/或防刺护体在穿戴时(含浮水装置或单独穿戴)紧贴在使用者身上,不会因穿戴宽松而影响行动,方便拆卸。由于肩部延展机构和腰部延展机构可提供扩展空间,利于浮水装置充气后膨胀,延展速度快,避免了由于充气而对使用者造成得气体压力损伤。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操作,穿着舒适。可提供安全舒适的水面安全作业环境,可明显提高作战人员在水面作业的安全可靠性,同时提高作战人员的作战效率,减轻人员的负荷。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按照本发明防弹和/或防刺护体的一优选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按照本发明防弹和/或防刺护体的腰部延展机构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按照本发明防弹和/或防刺护体的腰部延展机构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按照本发明防弹和/或防刺护体的连接浮水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按照本发明防弹和/或防刺护体的打开状态时内侧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按照本发明防弹和/或防刺护体的浮水装置与防弹和/或防刺护体连接的一优选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6所示,一种防弹和/或防刺护体,包括防弹和/或防刺护体材质,所述防弹和/或防刺护体的肩部设置肩部延展机构3。由于了设置所述肩部延展机构3,使用者可在防弹和/或防刺护体的里侧设置浮水装置2,当浮水装置2瞬间充气后,所述肩部延展机构3可快速打开形成提供给浮水装置2的膨胀空间,避免了瞬间压力对人体肩、颈部对产生损伤。

优选地,在所述防弹和/或防刺护体的腰带5上设置腰部延展机构4。由于了设置所述肩部延展机构3,使用者可在防弹和/或防刺护体的里侧设置浮水装置2,当浮水装置2充气后,所述腰部延展机构4也可在人体的腰部可快速打开形成膨胀空间,与所述肩部延展机构3共同配合在人体的上身周围形成提供给浮水装置2的空间,防止充气压力令使用者受伤。

优选地,在所述防弹和/或防刺护体的贴身侧设置浮水装置2,所述浮水装置2与所述防弹和/或防刺护体活动连接。本实施例所述防弹和/或防刺护体可单独使用,只要在需要时在其里穿着任一的浮水装置2即可,穿着轻便,并且适用性强,保护浮水装置2;也可在其内部设置浮水装置2,可随时满足水中作战的要求。

优选地,所述防弹和/或防刺护体为马夹式。马夹式由于肩部的设计简单,更利于设置所述肩部延展机构3和/或腰部延展机构4。

优选地,所述肩部延展机构3为包含至少一个“ Z”字型单元的结构。

优选地,所述“ Z”字型单元是由连接所述马夹式防弹和/或防刺护体1的前、后片的肩部织物以往复折叠的形式构成的呈“ Z”字型结构。以往复折叠的形式构成肩部延展机构3,更节省空间,并且利于将更多的织物以这种形式放置,以便形成更大的扩展空间。

优选地,所述肩部延展机构3内紧挨的织物活动连接。通过活动连接,使肩部叠加的织物在正常状态下与人体保持服帖,避免了折叠的织物在不需要时打开,造成防护体肩部过于宽大、宽松,无法起到防护的作用。并且在需要的时候,可利用气体的压力快速打开膨胀形成扩展空间。

优选地,所述活动连接为通过魔术贴和/或按扣连接。

优选地,所述腰部延展机构4为由腰带5位于背部部分的织物以往复折叠的形式构成的相对双“ Z”字型单元的结构。

优选地,所述相对双“ Z”字型单元包括两个呈相对形式的“ Z”字型单元,所述“ Z”字型单元为腰部的部分织物以往复折叠的形式构成的呈“ Z”字型结构。

所述相对双“ Z”字型单元为对称结构,可堆叠更多的织物,以便打开更大的膨胀扩展空间,并且在打开时,会成对称式打开,展开速度快。

优选地,所述相对双“ Z”字型单元中,两个“ Z”字型单元的紧挨背部的腰带5部分相互连接为长带,所述长带中部、所述织物折叠位置的边缘均设置腰部通孔套7,一条牵引带6穿过所有所述腰部通孔套7。在无需浮水时,通过所述牵引带6可将所述腰带5叠加的部分与人体保持服帖,不会产生宽松的感觉,并且在需要的时候快速打开形成膨胀扩展空间。

优选地,所述腰部延展机构4至少为一个。所述腰部延展机构4越多,腰带5的叠加的织物更多,扩展的空间更大。

优选地,所述牵引带6的一端与所述肩部延展机构3相连,另一端穿过所有所述腰部通孔套7并伸出(如图2所示)。将所述牵引带6与所述肩部延展机构3相连,可在所述肩部延展机构3打开的时候,利用肩部织物的扩张带动牵引带6的抽离,使所述相对双“ Z”字型单元中的织物伸展开来。所述牵引带6的另一端穿过所有所述腰部通孔套7并伸出,可确保所述牵引带6不会随意地抽出,而打开所述腰部延展机构4。

优选地,所述牵引带6通过至少一条连接带11与所述肩部延展机构3相连。所述连接带11对牵引带6产生拉力,可快速拉动其从腰部通孔套7中抽离,连接带11数目越多,抽离速度越快。

优选地,所述牵引带6的一端与所述腰带5上方的所述马夹式防弹和/或防刺护体1的后片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所有所述腰部通孔套7并且在端部设置套环结构12,在所述腰带5下方的所述马夹式防弹和/或防刺护体1的后片上设置与所述套环结构12配合使用的突起部13,所述牵引带6的材质为弹性质材,所述突起部的材质为水溶性材质(如图3所示)。正常情况下,所述套环结构12套在所述突起部13上,起到了将腰部延展机构4保持折叠状态的作用。而当所述使用者落水后,所述突起部13快速被水溶解,所述套环结构12所受拉力消失,由于所述牵引带6的材质为弹性质材,其在弹力作用迅速从腰部通孔套7中抽离,进而打开所述腰部延展机构4。

优选地,在所述突起部13上设置与其盖合的盖子,所述盖子上设置进水孔。所述带有进水孔的盖子的设置,是为了防止在雨天时,所述突起部13被雨水淋湿快速被溶解。而进水孔的设置又不会影响水中使用。在水中时,水可从进水孔进入,去溶解突起部13,而雨水不会从进水孔进入。所述进水孔可选择性地在盖子上朝向人体下方的位置设置。

优选地,所述浮水装置2为倒“U”字形,包括颈部部分和前胸部分。所述浮水装置2为倒“U”字形,主要设置在使用者的后颈部和前胸部位。所述倒“U”字形的弯曲部为颈部部分,保护后颈部;所述倒“U”字形的竖直部分为前胸部分,位于胸部前。这样的设计可保持人员身体作45°浮在水中,头部保持在水面,防止遇溺。

优选地,所述浮水装置2的前胸部分与所述马夹式防弹和/或防刺护体1的贴身侧活动连接。所述浮水装置2的前胸部分与所述防弹马夹活动连接,可以单独使用防弹护体、以及方便更换防弹和/或防刺护体或浮水装置2。

优选地,所述浮水装置2的前胸部分与所述马夹式防弹和/或防刺护体1的相应位置交错设置前胸通孔套9。

优选地,一条固定带10穿过前胸一侧的所有所述前胸通孔套9。通过固定带10穿过通孔套9的方式,更利于浮水装置2与防弹和/或防刺护体固定,使其位于人体前胸部。

优选地,所述固定带的两端与所述浮水装置2和/或所述马夹式防弹和/或防刺护体1活动连接。该设计更利于浮水装置2固定在防弹和/或防刺护体上,同时也方便拆卸。

优选地,所述固定带的两端与所述浮水装置2和/或所述马夹式防弹和/或防刺护体活动连接为通过魔术贴和/或按扣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浮水装置2的两端通过卡扣结构8相互固定。将所述浮水装置2的两端通过卡扣结构8相互固定,当浮水装置2充气后,更利于其固定在人体前侧,不会产生扭曲、位移等现象。

优选地,所述浮水装置2为自动式和/或手动式充气装置。

优选地,所述防弹和/或防刺护体的后片外侧还设置保护片。所述保护片可将所述腰部延展机构4覆盖并夹在所述保护片和所述后片之间,保护所述腰部延展机构4。

优选地,所述保护片的底边与所述防弹和/或防刺护体的后片活动连接。所述保护片与所述后片连接,可保持所述腰部延展机构4处于与人体服帖的状态。

优选地,所述活动连接为通过魔术贴和/或按扣活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防弹和/或防刺护体在无需浮水时,可将内侧的浮水装置2拆除,只使用防弹和/或防刺护体,由于肩部延展机构3和腰部延展机构4的设置,不会由于穿戴宽松而影响行动。当需要浮水时,由于浮水装置2充气,防弹和/或防刺护体的肩部延展机构3会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伸展,打开“ Z”字型单元,提供扩展空间,由于所述“ Z”字型单元内或相连两个所述“ Z”字型单元间的紧挨的织物活动连接,可使其快速自动展开,也可借助人力。并且由于“ Z”字型单元的扩展,带动了腰部延展机构4的牵引带6抽离腰部通孔套7,使腰部延展机构4打开,提供腰部的扩展空间,也可借助人力使牵引带6抽离。也可将牵引带6利用水溶性材质制成释放,,自动打开腰部延展机构4打开,提供腰部的扩展空间。如果作战人员于水上作业时已经穿着合格的充气式救生衣,本产品可以直接穿着在救生衣外提供同等保护。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