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深海自主式水下航行器的水下释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01793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深海自主式水下航行器的水下释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航行器的水下释放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深海自主式水下航行器的水下释放装置。



背景技术:

深海自主式水下航行器在进行入坞操作前需要与水下基站一同放入海下,在下放过程中需要保证深海自主式水下航行器可靠地依附在水下基站上,并且在到达海底后可靠地释放深海自主式水下航行器,让其进行自由潜航。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深海自主式水下航行器的水下释放装置,在航行器与水下基站到达目的地后,实现深海自主式水下航行器有效可靠地脱离水下基站。

本发明的用于深海自主式水下航行器的水下释放装置,设置于水下基站的圆柱状导筒上,包括若干个固定于圆柱状导筒端部圆周的电磁铁,所述的电磁铁包括电磁铁本体及复位装置;电磁铁本体中衔铁与电磁铁壳体之间设有衔铁弹簧,复位装置包括导杆和两个固定于电磁铁壳体上的复位底座,导杆与衔铁同轴固定,导杆顶端呈锥状,每个复位底座上均铰接有一个卡刀,卡刀刀面为圆柱面并指向导杆,卡刀后端下方设有压缩的复位弹簧,卡刀前端下方通过固定在复位底座上的卡块限位,使得卡刀呈平行状态,且两卡刀的连线通过导杆轴线,并且为了保证卡刀能够有效地卡住导杆,导杆的锥状顶部最大圆直径大于两个卡刀之间的距离。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电磁铁个数为3个,均布于圆柱状导筒端部圆周上。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在深海自主式水下航行器和水下基站下放至海底之前,设置在水下基站上的电磁铁的衔铁卡入水下航行器头部卡槽内,处于断电状态,使得深海自主式水下航行器不能自由运动;当深海自主式水下航行器和水下基站下放至目的地即海底时,电磁铁上电,衔铁因磁力作用向上运动从而脱离卡槽,此时,电磁铁中衔铁推动导杆向上运动,导杆锥状顶部会冲开两侧卡刀,卡刀打开一定角度后由于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恢复至初始水平位置;通电一定时间后断电,衔铁不再受电磁吸力作用,此时主要受重力作用,但由于与衔铁相连的导杆的圆锥状头部无法通过两个卡刀之间的空隙,衔铁无法继续运动,从而实现对衔铁和导杆的限位作用,防止衔铁再次插入深海自主式水下航行器的卡槽中,深海自主式水下航行器经其摄像头确定航行器与水下基站有效脱离后,开始自由潜航。

本发明的释放装置结构简单,控制方便,能够可靠有效地释放深海自主式水下航行器。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深海自主式水下航行器的水下释放装置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用于深海自主式水下航行器的水下释放装置的电磁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的用于深海自主式水下航行器的水下释放装置设置于水下基站的圆柱状导筒上,水下基站包括:起引导作用的喇叭口1、圆柱状导筒4和底座7,本实例的水下释放装置包括3个均布于圆柱状导筒端部圆周上的电磁铁2,电磁铁2通过电磁铁安装板3固定在圆柱状导筒4上,电磁铁2包括电磁铁本体及复位装置;电磁铁本体中衔铁10与电磁铁壳体8之间设有衔铁弹簧9,电磁铁壳体8上开有线圈引头11用于走线,复位装置包括导杆15和两个固定于电磁铁壳体8上的复位底座14,导杆15与衔铁10同轴固定,导杆15顶端呈锥状,每个复位底座14上均铰接有一个卡刀13,卡刀13刀面为圆柱面并指向导杆15,卡刀后端下方设有压缩的复位弹簧12,卡刀前端下方通过固定在复位底座14上的卡块16限位,使得卡刀13呈平行状态,且两卡刀的连线通过导杆15轴线,并且为了保证卡刀13能够有效地卡住导杆15,导杆15的锥状顶部最大圆直径大于两个卡刀13头部之间的距离。

在深海自主式水下航行器和水下基站下放至海底之前,设置在水下基站上的电磁铁的衔铁卡入水下航行器头部卡槽内,处于断电状态,使得深海自主式水下航行器与水下基站固定从而不能自由运动;当深海自主式水下航行器和水下基站下放至目的地即海底时,给电磁铁上电,衔铁因磁力作用向上运动从而脱离卡槽,此时,电磁铁中衔铁推动导杆向上运动,导杆锥状顶部向上推动两侧卡刀前端,同时卡刀圆柱面沿导杆锥面相对滑动,最终在两侧卡刀打开一定角度后使导杆顶部卡在两侧卡刀之上,而卡刀由于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恢复至初始水平位置,从而实现对衔铁和导杆的限位作用,防止衔铁再次插入深海自主式水下航行器的卡槽中,在圆柱状导筒4另一端通过水下灯安装板5固定有水下灯6,深海自主式水下航行器经其摄像头确定航行器与水下基站有效脱离后,开始自由潜航。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