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半潜浮式平台海上连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19920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海上半潜浮式平台,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浮式平台海上连接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海洋工程的开发,从经济性方面考虑,目前很多海洋工程的开发模式的趋势从以前的大而全向小而精发展,这些小而精的平台同时可以考虑为实现另外一种功能需求或为了增强小平台在海上抵抗风浪的能力,将这部分平台在海上连接,使得多个小平台成为一个大平台。从而增强平台的抵抗风浪能力或使平台海上作业多样化。

以前没有实际产品能将两个或多个半潜浮式平台在海上进行组装连接,但国内几个院所和高校有过采用特制连接机构将两个平台连接。这些连接形式对海浪环境要求非常苛刻,尤其在较恶劣的海浪环境下,这种连接机构很难承受多方向的载荷,因此,以前的方案几乎不可能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大型半潜浮式平台海上连接工艺,该连接结构能够更好的克服恶劣的海浪环境。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大型半潜浮式平台海上连接工艺,包括正对设置的第一半潜浮式平台的艏部端面和第二半潜浮式平台的艉部端面,所述第二半潜浮式平台的艉部端面下半部分靠近两侧的位置向第一半潜浮式平台的艏部端面凸伸形成两个下楔形块,所述第一半潜浮式平台的艏部端面上相对应位置设置有容纳所述下楔形块的两个下楔形槽;

在所述第一半潜浮式平台的艏部端面上,所述下楔形槽靠近端面中轴线一侧紧邻所述下楔形槽的位置的上方分别凸伸形成两个上楔形块,在所述第二半潜浮式平台的艉部端面上相对应位置设置有容纳所述上楔形块的两个上楔形槽;

所述大型半潜浮式平台海上连接工艺还包括拉近第一半潜浮式平台和第二半潜浮式平台并限制其前后相对位移的绞车牵引机构。

上述一种大型半潜浮式平台海上连接工艺,优选方式下,所述绞车牵引机构为两组或多组,分别设置在半潜浮式平台上方的左、右两侧且方向相反。

上述一种大型半潜浮式平台海上连接工艺,优选方式下,所述绞车牵引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半潜浮式平台艏部或艉部上方的牵引绞车,由所述牵引绞车向相对的另一半潜浮式平台方向引出牵引缆索,所述牵引缆索的另一端固定于设置在另一平台上的牵引连接点上。

上述一种大型半潜浮式平台海上连接工艺,优选方式下,所述楔形块和楔形槽设计成两个方向楔形,即左右楔形和上下楔形。同时在楔形块和楔形槽的外壁上分别设置了垂向锁定销和垂向锁定孔,通过垂向锁定销与垂向锁定孔的配合,解决了楔形块和楔形槽配合时没有限制半潜浮式平台水平方向运动的问题,提高了半潜平台连接后的安全性。

上述一种大型半潜浮式平台海上连接工艺,优选方式下,所述连接结构可将半潜浮式平台依次连接。

本发明的方案借鉴了类似古老的木器家具的连接方案,采用了楔形结构,这种结构特点是加工简单并且操作方便,可抵抗各方向的海浪作用载荷。另外平台连接后完全可以实现将两个平台作为一个整体,使得两平台的连接处不会出现较其他区域不同的变形。保证两个平台间的车辆或飞机的滑行。

附图说明

图1为几个半潜浮式平台准备进行连接时漂浮状态的俯视图;

图2为几个半潜浮式平台准备进行连接时漂浮状态的侧视图;

图3为几个半潜浮式平台连接后的漂浮状态的侧视图;

图4为几个半潜浮式平台准备进行连接时漂浮状态一个连接角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几个半潜浮式平台准备进行连接时漂浮状态一个连接角处的局部放大侧视图;

图6为几个半潜浮式平台连接后的漂浮状态的一个连接角处的局部放大侧视图。

图中,1、第一半潜浮式平台,2、第二半潜浮式平台,3、第三半潜浮式平台,4、上楔形块,5、上楔形槽,6、下楔形块,7、下楔形槽,8、牵引绞车,9、牵引缆索,10、牵引连接点,11、艏部端面,12、艉部端面,13、垂向锁定销,14、垂向锁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大型半潜浮式平台海上连接工艺,包括正对设置的第一半潜浮式平台1的艏部端面11和第二半潜浮式平台2的艉部端面12,第二半潜浮式平台2的艉部端面12下半部分靠近两侧的位置向第一半潜浮式平台1的艏部端面11凸伸形成两个下楔形块6,第一半潜浮式平台1的艏部端面11上相对应位置设置有容纳所述下楔形块6的两个下楔形槽7;

在所述第一半潜浮式平台1的艏部端面11上,所述下楔形槽7靠近端面中轴线一侧紧邻所述下楔形槽7的位置的上方分别凸伸形成两个上楔形块4,在所述第二半潜浮式平台2的艉部端面12上相对应位置设置有容纳所述上楔形块4的两个上楔形槽5;

所述楔形块和楔形槽设计成两个方向楔形,即左右楔形和上下楔形。在在所述楔形块的中心位置垂直设置可伸缩的垂向锁定销(13),在所述楔形槽的外壁上设置与所述垂向锁定销(13)相配合垂向锁定孔(14)。

如图4至图6所示,本发明一种大型半潜浮式平台海上连接工艺还包括拉近第一半潜浮式平台(1)和第二半潜浮式平台(2)并限制其前后相对位移的绞车牵引机构,所述绞车牵引机构为两组或多组,分别设置在半潜浮式平台上方的左、右两端且方向相反。绞车牵引机构包括设置在半潜浮式平台上方艏部或艉部的牵引绞车8,由牵引绞车8向相对的另一半潜浮式平台方向引出牵引缆索9,所述牵引缆索9的另一端固定于设置在另一平台上的牵引连接点10上。

当多个半潜浮式平台准备对接时,通过安装在两个半潜浮式平台端部的牵引绞车8拖拉对方半潜浮式平台,两个半潜浮式平台相互靠近,当靠的非常近的时候,调整几个牵引绞车8的牵拉速度,使得两个半潜浮式平台慢慢靠近,上楔形块4和下楔形块6慢慢的进入对面的上楔形槽5和下楔形槽7中,牵引绞车8继续拉拽,直至两个半潜浮式平台完全靠紧,启动安装在楔形块上的液压垂向锁定销13,在牵引绞车的配合下,垂向锁定销13与楔形槽连接区域内壁上的锁定孔14连接并锁定。最后将上船体牵引绞车和下浮体牵引绞车的牵引索带上足够的张力后,将牵引绞车8的刹车刹死。

当两个平台需要脱离时,首先需牵引绞车8的刹车打开,慢慢放开牵引缆索9,在牵引绞车的配合下将垂向销定销13慢慢从垂向锁定孔14中退出,然后完全松开绞车的刹车,两个半潜浮式平台在海浪的作用下自然脱离。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拖船辅助脱离。

本发明一种大型半潜浮式平台海上连接工艺可依次设置在两个或多个半潜浮式平台的连接处,可将多个平台依次连接。如图1至图3展示出了第一半潜浮式平台1、第二半潜浮式平台2、第三半潜浮式平台3通过本发明的连接结构依次相连。

图4为几个半潜浮式平台准备进行连接时漂浮状态一个连接角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显示了其中一个连接角的连接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如牵引绞车、上下楔形块和上下楔形槽等。

图5为几个半潜浮式平台准备进行连接时漂浮状态一个连接角处的局部放大侧视图,图中显示了其中一个连接角的连接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如牵引绞车8、牵引缆索9、牵引连接点10及上下楔形块和上下楔形槽、垂向锁定销13和垂向锁定孔14等。

图6为几个半潜浮式平台连接后的漂浮状态的一个连接角处的局部放大侧视图,图中显示两个平台连接完成后状态,垂向锁定销进入了垂向锁定孔中,同时显示了其中一个连接角的连接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如牵引绞车、牵引缆索、牵引连接点及上下部楔形块和上下部楔形槽等。

本发明是开发了一种全新的连接方案,可以将几个半潜浮式平台通过安装在平台上的牵引装置及特殊设计几个楔形装置实现几个或多个浮式半潜平台海上的连接组装,使其由多个浮式半潜平台成为一个大形浮式半潜平台,另外,采用了多方位楔形装置使得平台半潜平台连接后在多个方向均得到了约束,使得多个半潜浮式平台组装完全成为一个整体,风浪的作用不会使得多个半潜平台分离或做不同步的运动。通过这种组装连接后平台不但增强其本的抵抗风浪能力外,同时也增加了平台作业的多样化,如增加甲板作业空间等。

首先在半潜平台的艏部、艉部设置两组或多组两方向楔形装置,该楔形装置由一个平台上的楔形块结构和对方平台的楔形槽式结构组成。所谓两方向楔形装置就是将楔形块或楔形槽设计成两个方向楔形,即左右楔形和上下楔形,这样的好处是当楔形块与楔形槽连接配合拉紧后,楔形装置便可产生多个方向的约束和限制,同时在楔形块和楔形槽上设置了液压垂向锁定销和垂向锁定孔,通过垂向锁定销与垂向锁定孔的配合,解决了楔形块和楔形槽配合时没有限制半潜平台水平方向的运动问题,提高了半潜平台连接后的安全性。

为保证连接的每个平台每侧至少还需要设置一组与其相反布置的楔形装置,这样的可以保证平台连接后波浪的升沉时,两个方向的楔形装置便会相互约束,这样风浪不会将两个平台上下分离;而楔形装置的左右楔形设计是为了保证两个平台间不会发生左右方向的移动,在楔形块和楔形槽上设置了垂向锁定销和垂向锁定孔,通过垂向锁定销与垂向锁定孔的配合,限制半潜平台水平方向的运动。

楔形装置主要是用来限制半潜浮式平台左、右和上、下相对位移的。而半潜平台的前、后位移则由安装在两个半潜浮式平台上的牵引绞车通过牵引索拖拉安装在对方平台上的牵引点将两个平台对接,通过在楔形块和楔形槽上设置了垂向锁定销和垂向锁定孔,垂向锁定销与垂向锁定孔的配合,解决了楔形块和楔形槽配合时没有限制半潜平台水平方向的运动问题。另外,牵引绞车的刹车将两个平台相对固定,也就将两个半潜浮式平台的前后位移限制住,提高了半潜平台连接后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