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海洋核动力平台的漂浮救生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07811阅读:655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海洋核动力平台的漂浮救生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安全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海洋核动力平台的漂浮救生舱。



背景技术:

海洋核动力平台是海上移动式小型核电站,通过将小型核反应堆与船舶工程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为海洋石油的开采和偏远岛屿提供安全、有效的能源供给,同时海洋核动力平台也可应用于大功率船舶和海水淡化领域。

当海洋核动力平台在核事故、海难、龙卷风等出现紧急情况下,相关人员需在核应急控制室完成紧急停堆作业,然后相关人员再进行紧急逃生撤离核动力平台,由于海洋核动力平台是我国近年来刚投入使用的技术,对于相关人员的逃生配套设施设备,还存在完善不佳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海洋核动力平台的漂浮救生舱,本发明能够有效保证逃生人员的安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

舱体,所述舱体上开设有舱门,所述舱门上设有相匹配的水密舱盖,所述舱体的下方设有压载水舱,且所述舱体下方连接防侧翻锚锤链条;

逃生管道,所述逃生管道与所述舱门间可拆卸式连接,所述逃生管道的一端与所述舱门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海洋核动力平台的核应急控制室连接,所述逃生管道为耐火玻璃套筒。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舱体内设有至少一个缓冲座椅,且每个缓冲座椅上均设有相配套的安全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缓冲座椅的下方放置有灭火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舱体的顶部设有报警闪灯、蜂鸣器和万向挂钩。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舱体内设有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和卫星定位设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舱体的侧壁上设有水密观察窗,且所述舱体上设有可伸缩式换气管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舱体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防碰撞球。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舱体的顶部设有用于与海洋核动力平台间锁定的锁定装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逃生管道内设有直梯。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耐火玻璃套筒内设有水密舱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舱体通过逃生管道直接与核应急控制室相连,使得当事故发生时,相关人员能够通过逃生管道快速进入到舱体中,逃生并等待救援,同时舱体中配备有缓冲座椅等安全设备,有效保障等待救援过程中舱体内人员的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适用于海洋核动力平台的漂浮救生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适用于海洋核动力平台的漂浮救生舱与核应急控制室连接的示意图。

图中:1-舱体,2-舱门,3-水密舱盖,4-压载水舱,5-防侧翻锚锤链条,6-逃生管道,7-缓冲座椅,8-安全带,9-灭火器,10-报警闪灯,11-万向挂钩,12-照明设备,13-换气管道,14-防碰撞球,15-锁定装置,16-直梯,17-水密舱门,18-核应急控制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海洋核动力平台的漂浮救生舱,用于当海洋核动力平台发生紧急事故后,供海洋核动力平台上核应急控制室18的人员逃生。本发明的适用于海洋核动力平台的漂浮救生舱包括舱体1和逃生管道6。

舱体1上开设有舱门2,舱门2上设有相匹配的水密舱盖3。舱体1内设有至少一个缓冲座椅7,且每个缓冲座椅7上均设有相配套的安全带8,确保逃生人员乘坐时的安全。缓冲座椅7的下方放置有灭火器9,当舱体1内发生火灾时进行灭火。舱体1的顶部设有报警闪灯10、蜂鸣器和万向挂钩11,通过报警闪灯10和蜂鸣器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万向挂钩11也能方便救援时对舱体1的起吊。舱体1内设有照明设备12、通讯设备和卫星定位设备,通讯设备可以为卫星电话,进一步的,舱体1内还可以配备足够的食物、饮用水、医药用品等生活用品,使救援前舱体1内人员的生存得到保证。

舱体1的侧壁上设有水密观察窗,且舱体1上设有可伸缩式换气管道13,换气管道13进行水密,防止海水进入舱体1内部。舱体1下方连接防侧翻锚锤链条5,通过防侧翻锚锤链条5的平衡作用,保证在恶劣海况条件下舱体1不会侧翻。舱体1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防碰撞球14,保证出现碰撞情况时,舱体1人员的安全。舱体1的顶部设有用于与海洋核动力平台间锁定的锁定装置15,当舱体1不被使用时,通过锁定装置15将舱体1与海洋核动力平台间进行固定,当出现紧急情况,舱体1被使用时,解除锁定装置15,使舱体1与海洋核动力平台分离,锁定装置15可以为挂钩或其它能够锁定的部件。舱体1的下方设有压载水舱4,当遇到海面状况十分恶劣的情况时,通过向压载水舱4内注水,使舱体1下潜。

逃生管道6与舱门2间可拆卸式连接,参见图2所示,逃生管道6的一端与舱门2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海洋核动力平台的核应急控制室18连接,逃生管道6为耐火玻璃套筒,逃生管道6内设有直梯16,供逃生人员在逃生管道6内移动,耐火玻璃套筒内设有水密舱门17。当海洋核动力平台发生紧急情况,相关人员在核应急控制室18完成紧急停堆作业后,进入与核应急控制室18相连的耐火玻璃套筒中,通过直梯16移动,然后打开水密舱门17,经过后关闭水密舱门17,移动到舱体1处时打开水密舱盖3进入舱体1中,然后关闭水密舱盖3,通过锁定装置15断开舱体1与海洋核动力平台间的锁定,同时断开逃生管道6与舱体1的连接,进行逃生。

本发明的适用于海洋核动力平台的漂浮救生舱,舱体1通过逃生管道6直接与核应急控制室18相连,使得当事故发生时,相关人员能够通过逃生管道6快速进入到舱体1中,逃生并等待救援,同时舱体1中配备有缓冲座椅7等安全设备,有效保障等待救援过程中舱体1内人员的生命安全。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海洋核动力平台的漂浮救生舱,涉及安全设施领域,包括舱体和逃生管道,所述舱体上开设有舱门,所述舱门上设有相匹配的水密舱盖,所述舱体的下方设有压载水舱,且所述舱体下方连接防侧翻锚锤链条;所述逃生管道与所述舱门间可拆卸式连接,所述逃生管道的一端与所述舱门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海洋核动力平台的核应急控制室连接,所述逃生管道为耐火玻璃套筒。本发明能够有效保证逃生人员的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周新蓉;吴晨晖;向丽君;丁巍;舒正谊;雷亚红;高鑫;蔡孟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7.11.23
技术公布日:2018.04.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