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密门的关门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2405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密门的关门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制造领域,特别是一种水密门的关门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水密门,是指船内水密舱壁和围壁上所装的不透水金属门。防止船体一旦破裂时可抵挡船体的浸水。此等布置的效能受多项因素影响,但必要的是确保在破裂情况出现时或在差不多紧接破裂情况出现后,分隔舱壁上的任何水密门均予关闭。

由于当使用水密门或未使用水密门时,往往都预示着船舶的当前的工作状态,如水密门在开户时,即意味着船舶运行状态良好,或至少没有发生船体破裂,同时,对于水密门来说,关门意味着当船体有破裂的时候,该水密门是否被关上,因此,关门动作是否被执行就显得非常重要,需要船员在第一时间了解到该信息,而作为信息化时代,自动化的监测是高档船舶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提供水密门处于不同状态信息的水密门的关门监测系统,以满足上述需求。

一种水密门的关门监测系统,其包括一个门框,一个设置在所述门框中的门,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门框的一侧的关门检测装置。所述关门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门的行进方向上。所述关门检测装置包括一个正极筒,一个插设在所述正极筒中的负极塞,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正极筒底部的回复弹簧。所述正极筒的侧壁上包括至少三个间隔绝缘设置的正电接触圈。所述负极塞包括一个小直径柱,一个与该小直径柱连接的大直径柱,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大直径柱上的负接触头,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大直径柱朝向小直径柱一侧的台阶上的电接触片。所述负接触头包括一个嵌设在所述大直径柱上的筒,一个卡设在所述筒中的接触球,以及一个夹设在所述筒内的底部与接触球之间的弹性件。所述正极筒包括一个入口端,一个容置腔,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入口端朝向所述容置腔的一侧上的弹片。所述入口端的最小直径与所述小直径柱的直径相当。所述负接触头的接触球在某一时间能与三个正电接触圈中的一个电接触,且当接触球在某一时间与三个正电接触圈中的任一个电接触时,所述弹片与电接触片脱离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筒为四方形筒。

进一步地,所述负极塞为四方柱形,并包括四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大直径柱的四个侧壁上的负接触头。

进一步地,所述四个负接触头相互串联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筒的绝缘部分由硬质树脂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关门检测装置嵌设在所述门框内。

进一步地,在所述负极塞未受到所述门的抵顶时,所述回复弹簧处于自由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回复弹簧的一端与正极塞连接,一端与负极筒的底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所述关门检测装置的正极筒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三个间隔绝缘设置的三个电接触圈,当负极塞在门的作用下推动所述负极塞行进时,设置在所述负极塞上的所述负接触头与不同的正电接触圈电性接触时则可监测到该门所处的不同位置与状态,而当所述负接触头与所述三个正电接触圈中的第一个接触时,所述弹片便与电接触片脱离接触,从而不仅可以监测到是否有关门,而且还可以监测到门被关时的各种实时状态,进而可以实现水密门在关门时的智能化信息监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密门的关门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水密门的关门监测系统所具有的关门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水密门的关门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水密门的关门监测系统包括一个门框10,一个设置在所述门框10中的门20,以及一个分别设置在所述门框10的一侧的关门检测装置30。当然,可以想到的是,所述关门监测系统还包括其他的一些功能装置,如电路模块,报警模块,以及驱动模块等等,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习知的技术,在此不再一一列举说明。所述门框10设置在船体中,其一般为槽形。该槽形结构用于夹设门,同时该槽形结构上设置有密封机构,以当所述门进入该槽形结构时来与门形成密封结构,从而阻止水进入。所述门20一般由钢板制成,其上设置有导轨装置,驱动机构等等,用于在接收到开关命令时进行开或关的动作。

所述关门检测装置30嵌设在所述门框10内,并设置在所述门20的行进方向上,且包括一个正极筒31,一个插设在所述正极筒31中的负极塞32,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正极筒31底部的回复弹簧33。所述正极筒31的侧壁上包括至少间隔绝缘设置的三圈正电接触圈311。所述至少三个正电接触圈311设置在所述正极筒31的内侧壁。所述正极筒31嵌充在门框10内,并包括一个入口端312,一个容置腔313,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入口端312朝向所述容置腔 313的一侧上的弹片314。所述正极筒31的绝缘部分由硬质树脂制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正极筒31可以为四方形筒。所述弹片314可以为一端固定在入口端312上,而另一端朝容置腔313跷起,以与下述的电接触片324良好接触。所述入口端312可以通过焊接或螺钉方式固定在所述容置腔313上。所述正极筒31的绝缘部分由硬质树脂制成。

所述负极塞32包括一个小直径柱321,一个与该小直径柱连接的大直径柱322,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大直径柱上的负接触头323,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大直径柱322朝向小直径柱 321一侧的台阶上的电接触片324。由于所述正极筒31为四方形筒,因此,该负极塞32也为四方形柱。所述小直径柱322的直径与所述入口端312的最小直径相当。所述大直径柱323 的直径与所述容置腔313的直径相当。所述大、小直径柱321、322因直径不同而形成一个台阶,所述电接触片324设置在该台阶上。当所述负极塞32没有受到门20的抵顶时,该电接触片324在回复弹簧33的作用下抵顶在弹片314上。所述负接触头323包括一个嵌设在所述大直径柱322上的筒325,一个卡设在所述筒325中的接触球326,以及一个夹设在所述筒 325内的底部与接触球326之间的弹性件327。当接触球326没有受到外力时,其一小半将伸出所述筒325。而当该负极塞32设置在所述正极筒31中时,该接触球326将抵顶在容置腔 313的侧壁上。所述负接触头323的接触球326在某一时间能与三个正电接触圈311中的一个电接触,且当接触球326在某一时间与三个正电接触圈311中的任一个电接触时,所述弹片314与电接触片324脱离接触。由于所述负极塞32为四方柱形,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其四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大直径柱的四个侧壁上的负接触头323,且该四个负接触头323相互串联在一起。所述回复弹簧33为螺旋弹簧,其由硬质钢材制成,在所述负极塞32未受到所述门 20的抵顶时,所述回复弹簧33处于自由状态。为了固定该回复弹簧33,所述回复弹簧33的一端与负极塞32连接,一端与正极筒31的底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所述关门检测装置30的正极筒3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三个间隔绝缘设置的三个电接触圈311,当负极塞32在门20的作用下推动所述负极塞32行进时,设置在所述负极塞32上的所述负接触头323与不同的正电接触圈311电性接触时则可监测到该门20所处的不同位置与状态,而当所述负接触头323与所述三个正电接触圈311中的第一个接触时,所述弹片314便与电接触片324脱离接触,从而不仅可以监测到是否有关门,而且还可以监测到门20被关时的各种实时状态,进而可以实现水密门在关门时的智能化信息监测。从而可以实现水密门在开关时的智能化信息监测。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