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远海渔牧生态平台用养殖兼生活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26786发布日期:2019-01-25 17:06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深远海渔牧生态平台用养殖兼生活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深海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远海渔牧生态平台用养殖兼生活模块。



背景技术:

中国海水养殖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世界海水养殖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是,中国的海水养殖主要集中在海湾、滩涂和近海等水域,而深远海域养殖空间利用率则非常底,因此,大力发展深远海养殖平台成为中国海水养殖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深远海养殖平台是指在较深的海域内,利用一般由浮力箱框、网衣、压载系统和系泊装置等组成,并配设投饵系统、水下监控系统、疾病防疫系统等配套设施,进行离岸养殖的一种海水养殖方式,深海网箱养殖作为一种先进的海水养殖方式,意味着海水养殖向集约化方向发展,深海养殖平台具有拓展养殖空间、保护和改善海域养殖生态环境、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促进渔民转业和增加收入等优点;现有的深远海养殖平台结构较为复杂,制造成本高,而现有的深海养殖平台的养殖模块和生活模块为分开独立设置,空间利用率低,制造成本高。

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深远海渔牧生态平台用养殖兼生活模块,能够使生活模块兼具养殖功能,提高空间利用率,并且结构简单紧凑。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深远海渔牧生态平台用养殖兼生活模块,能够使生活模块兼具养殖功能,提高空间利用率,并且结构简单紧凑。

本实用新型的深远海渔牧生态平台用养殖兼生活模块,包括浮箱框、固定于浮箱框的网箱体和位于浮箱框中间区域的甲板室,所述甲板室通过连接部固定连接于浮箱框。

进一步,所述连接部为多个且多个连接部绕甲板室周向支撑分布。

进一步,所述甲板室包括舱底板、主甲板、顶棚甲板、形成于舱底板与主甲板之间的下层舱室和形成于主甲板与顶棚甲板之间的上层舱室。

进一步,所述连接件为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支撑于主甲板与浮箱框之间。

进一步,所述上层舱室为多间且分别为工作人员居住房间、厨房、餐厅、厕所、洗衣间、会客室、生活储藏室、饲料储存间、监测室、配电间或/和应急兼停泊发电机间。

进一步,所述下层舱室为多间且分别为机械设备舱、生活淡水舱、饮用水舱、生活污水舱、压载水舱、舱底水舱、燃油舱、污油舱或/和工具间。

进一步,还包括压载系统,所述压载系统包括多个压载水舱和用于控制压载水舱的排水或注水的控制系统,所述压载水舱沿周长方向间隔分布于所述浮箱框。

进一步,所述压载水舱以一一对应的方式设置于浮箱框的四个角;所述压载水舱由所述浮箱框的中空内腔形成;所述压载水舱为L形并位于浮箱框的转角处。

进一步,所述浮箱框内腔断面为倒置的等腰梯形,该等腰梯形的上底沿竖向向上延伸形成矩形内腔。

进一步,所述浮箱框为正方形,所述浮箱框的侧边固定设置有用于两个相邻浮箱框组合固定的缆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深远海渔牧生态平台用养殖兼生活模块,通过在位于浮箱框中间区域设置生活用的甲板室,使得该模块同时具备生活和养殖功能,提高空间利用率,并且结构简单紧凑。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深远海渔牧生态平台用养殖兼生活模块,包括浮箱框1、固定于浮箱框1的网箱体2和位于浮箱框 1中间区域的甲板室3,所述甲板室3通过连接部5固定连接于浮箱框1;甲板室3 与浮箱框1之间形成有间隙4,用于投饵,所述甲板室3内设置有不同配套室和生活室,并且甲板室3和浮箱框1共同漂浮于海面,利于生活模块的稳定性好;通过在位于浮箱框1中间区域设置生活用的甲板室3,使得该模块同时具备生活和养殖功能,提高空间利用率,并且结构简单紧凑。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5为多个且多个连接部5绕甲板室3周向支撑分布;所述连接件为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支撑于主甲板与浮箱框1之间;如图所示,甲板室3和浮箱框1均为正方形,所示连接板为8块并均匀分布于甲板室3的周向并形成支撑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甲板室3包括舱底板、主甲板、顶棚甲板、形成于舱底板与主甲板之间的下层舱室和形成于主甲板与顶棚甲板之间的上层舱室;所述上层舱室为多间且分别为工作人员居住房间、厨房、餐厅、厕所、洗衣间、会客室、生活储藏室、饲料储存间、监测室、配电间或/和应急兼停泊发电机间;所述下层舱室为多间且分别为机械设备舱、生活淡水舱、饮用水舱、生活污水舱、压载水舱、舱底水舱、燃油舱、污油舱或/和工具间;合理分配配套室,保证生活区的舒适性好,同时模块的稳定性高。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压载系统,所述压载系统包括多个压载水舱6和用于控制压载水舱6的排水或注水的控制系统,所述压载水舱6沿周长方向间隔分布于所述浮箱框1;浮箱框1沿周长方向间隔分布设置多个压载水舱6,压载时,同时对各压载水舱6注水,利于平台压载过程中和压载后稳定性好,保证整个平台稳定沉浮。

本实施例中,所述压载水舱6以一一对应的方式设置于浮箱框1的四个角;所述压载水舱6由所述浮箱框1的中空内腔形成;所述压载水舱6为L形并位于浮箱框1的转角处;结构简单紧凑,加工制造方便;结构紧凑,受力平衡,浮箱框 1稳定性好。

本实施例中,所述浮箱框1内腔断面为倒置的等腰梯形,该等腰梯形的上底沿竖向向上延伸形成矩形内腔;利于浮箱框1受力平衡,保证稳定性,同时保证压载水舱6容积较大。

本实施例中,所述浮箱框1为正方形,所述浮箱框1的侧边固定设置有用于两个相邻浮箱框1组合固定的缆桩;浮箱框1设置为矩形状,利于多个养殖模块相互拼接形成所述生态平台,并且组装灵活,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化平台形状或增减养殖模块数量,同时,利于模块间的连接固定,保证抗风暴强度高。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