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双螺旋桨变速推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1139发布日期:2018-09-18 22:41阅读:56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船舶双螺旋桨变速推进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船业越来越发达,而人们对于船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螺旋桨为一种将发动机转动功率转化为推进力的推进装置,是船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要求尤为重要。螺旋桨通常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连接到中心柱或毂的叶片构成,随着叶片弯曲、扭曲、或其它的变形,在叶片的前、后表面之间产生压力差,用以推动流体(如水或空气)流过叶片。叶片的形状、侧伏角和扭曲是螺旋桨的工作效率所有因素。螺旋桨推进装置用于推动水流而获得使船舶前进的反作用力,由于螺旋桨的叶片的旋向与螺旋桨轴线之间有一个角度,所以螺旋桨旋转时,被螺旋桨叶片推动的水流呈螺旋形后移的状态,由于螺旋桨叶片的后面安装有舵叶,螺旋形后移的水流作用到舵叶上会造成舵叶两侧的受力不平衡,从而影响船舶的安全航行和增加舵承、舵杆的磨损;且由于螺旋桨为外置式,极为容易缠绕水草等杂物,导致影响船舶正常行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现提供一种能够减少螺旋水流对船舶航行中速度的影响,提高螺旋推进效率,稳定性能好,防止水中杂草影响的船舶双螺旋桨变速推进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船舶双螺旋桨变速推进装置,包括动力机构、推进机构和主轴,其创新点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电机和连轴器,所述动力机构安装在主轴上端,所述推进机构包括主推进机构和副推进机构,所述主推进机构和副推进机构对称安装在主轴的下端,所述主推进机构和副推进机构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主推进机构和副推进机构均由桨片轴、安装于桨片轴端部的桨叶、安装于桨片轴上的防护网和锥形导管组成,所述防护网安装在锥形导管后方,所述主推进机构与副推进机构的螺旋桨旋转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桨片轴的另一端安装有齿轮,所述主轴上对称设置有桨片轴安装孔,所述桨片轴通过齿轮安装于桨片轴安装孔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主轴上还安装有变速器,所述变速器安装在动力机构与推进机构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桨叶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所述桨叶表面为曲面,所述桨叶包括前边和后边,所述前边由多个锯齿型结构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动力机构、主轴使桨叶旋转产生产生涡转,实现推动船舶移动,通过在桨叶外部设置防护网,避免了水中杂草等杂物的缠绕,使得桨叶得到保护,提高了船舶行驶过程的稳定性,保证了船舶正常行驶;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主轴下端安装主推进机构和副推进机构,且主推动机构和副推进机构内的桨叶旋转方向相反,当主推近机构转后,产生的涡转又被副推进机构以相反的螺旋方向推动并后移,消除或减少了螺旋形水流对船舶航行过程中的影响,增加了推动船舶前进的动力;

(3)本实现新型通过将桨叶前边设计成锯齿装结构,有益于桨叶在旋转过程中分隔螺旋涡,减少了涡的产生,加快了行驶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主轴以及动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桨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船舶双螺旋桨变速推进装置,包括动力机构2、推进机构3和主轴1,主轴1上还安装有变速器4,变速器4安装在动力机构2与推进机构3之间,动力机构2包括电机21和连轴器22,动力机构安装2在主轴1上端,推进机构3包括主推进机构31和副推进机构32,主推进机构31和副推进机构32对称安装在主轴1的下端。

主推进机构31和副推进机构32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主推进机构31和副推进机构32均由桨片轴34、安装于桨片轴34端部的桨叶35、安装于桨片轴34上的防护网37和锥形导管36组成,桨片轴34的另一端安装有齿轮33,主轴1上对称设置有桨片轴安装孔5,桨片轴34通过齿轮33安装于桨片轴安装孔5内部。

防护网37安装在锥形导管36后方,主推进机构31与副推进机构32的桨叶35旋转方向相反,桨叶35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桨叶35表面为曲面,桨叶35包括前边351和后边352,前边351由多个锯齿型结构组成。

工作原理:工作时,电机21工作通过连轴器22带动主轴1转动,从而使主推进机构31转动,实现船舶的推进,通过变速器4调节推进机构的速度,主推动机构31产生的螺旋形水流会影响船舶的行驶速度,同时通过主轴1带动副推进机构32转动时,产生的螺旋性水流会被副推进机构32以相反的螺旋方向推动并后移,消除或减少了螺旋形水流对船舶航行过程中的影响,增加了推动船舶前进的动力;且桨叶前端351为锯齿结构有利于在旋转过程中分隔螺旋涡,减少了螺旋涡的产生,提高了推进效率。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