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堆叠放置的船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25623发布日期:2018-11-02 23:40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堆叠放置的船只。



背景技术:

冲锋舟作为一种水上交通工具,近几年来得到了日益广泛的使用,尤其是在抢险救灾方面,冲锋舟发挥着运输人员和运送物资等重要作用。防汛救灾时,往往因为情况危急,短时间内就需要用到大量的冲锋舟,而目前的冲锋舟因为船身形状和结构的原因,往往都不太方便运输,给抢险救灾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因此设计一种方便运输和仓储的冲锋舟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堆叠放置的船只,以在运输或仓储时,船只之间可以堆叠放置,从而节约运输时的人力物力以及存放仓库的空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堆叠放置的船只,包括船身主体,所述船身主体包括左船舷、右船舷和船底,所述船身主体的中部设有承载舱,所述左船舷和所述右船舷位于所述船底的两侧上方,所述左船舷和所述右船舷由下向上朝外倾斜,所述左船舷和所述右船舷的顶端形成的开口的尺寸大于所述船底的船身底板的底部的尺寸,使所述船身主体可堆叠放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堆叠放置的船只,船身主体可实现堆叠放置,既方便运输,又能节省仓库空间。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以船头至船尾的方向为纵向,以左侧船舷至右侧船舷的方向为横向,所述船只的横向截面近似呈“U”形,且纵向上,所述船只船头部分的横向截面的“U”形开口逐渐增大。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船身主体的前部设有储物舱,以船头至船尾的方向为纵向,在纵向上,船头自底部向上弯曲,使所述船身主体堆叠放置时,在上的所述船身主体的船头能避让开在下的所述船身主体的所述储物舱。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船底上设有固定接口,上装设备通过所述固定接口与所述船底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船底由所述船身底板和连接覆盖在所述船身底板之上的承载舱地板构成,所述上装设备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承载舱地板上。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上装设备为坐凳。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坐凳为条形坐凳,以船头至船尾的方向为纵向,所述条形坐凳纵向地设置在所述船底上。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条形坐凳的侧面设有桨扣,船桨通过所述桨扣固定在所述条形坐凳的侧面。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船只的尾封板上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螺栓接口,舷外挂机通过所述底座上的所述螺栓接口可拆卸连接在所述船只的船尾。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结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堆叠放置的船只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可堆叠放置的冲锋舟的压水舱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可堆叠放置的冲锋舟移开左船舷和右船舷后的左视角度透视图;

图4为图1所示可堆叠放置的冲锋舟的俯视角度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可堆叠放置的冲锋舟的正视角度透视图;

图6为图1所示可堆叠放置的冲锋舟的左视角度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可堆叠放置的冲锋舟的正视角度堆叠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可堆叠放置的冲锋舟的左视角度堆叠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1、船身主体 13、左船舷 15、右船舷 17、船底 19、承载舱 21、压水舱 191、承载舱地板 173、船身底板 193、进水阀 23、储物舱 213、横向构件 175、底肋骨 215、纵向构件 217、中内龙骨 219、旁内龙骨 195、坐凳 197、桨扣 199、船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针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堆叠放置的船只,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冲锋舟。图1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可堆叠放置的船只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的是图1所示可堆叠放置的冲锋舟的压水舱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看,本实施例的冲锋舟包括船身主体11,船身主体11包括左船舷13、右船舷15和船底17,船身主体11的前部设有储物舱23,船身主体11的中部设有承载舱19,承载舱19下设有压水舱21,压水舱21由承载舱地板191和船身底板173围合形成的独立空间构成,压水舱21连接有进排水装置,进排水装置包括进水阀193、手动排水泵和排气管,具体的,排气管与压水舱21位于船头的一侧相连,进水阀193和手动排水泵安装在压水舱21位于船尾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进水阀193是一个闸阀,作为闸阀上半部分的操作端安装在靠近船尾的承载舱地板191上,作为闸阀下半部分的阀门和进水通道则安装在压水舱21里,其中供水进入的阀门是装配在船尾的底板侧壁上,当根据自身载重情况或所在水域的特点冲锋舟需要增加船身吃水量时,就可以打开进水阀193让水进入到压水舱21中,并通过手动排水泵来控制船身最终吃水量,以降低冲锋舟重心高度,保障冲锋舟的平稳性和乘坐舒适性。

结合图2和图3来看,本实施例中,冲锋舟为单底船,以船头至船尾的方向为纵方向,压水舱21在纵方向上间隔分布数个开有至少一个通孔的横向构件213,横向构件213固定在船身底板173上,横向构件213的底边抵住船身底板173上的底肋骨175,横向构件213支撑承载舱地板191且垂直于承载舱地板191所在平面;横向构件213的与承载舱地板191相抵的上边缘上还支撑有数个纵向构件215,纵向构件215穿过横向构件213的上边缘,纵向构件215的两端分别与船头和船尾相连,纵向构件215支撑承载舱地板191。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横向构件213为开设有一个通孔的肋板,肋板上的通孔使从船尾的闸阀流入压水舱21的水可以流动到压水舱21位于船头的那一侧;在本实施例中纵向构件215有三个,包括从横向构件213的上边缘的中点位置穿过的中内龙骨217,以及对称地分布在中内龙骨217两侧的旁内龙骨219。横向构件213主要作用是承担船舶的横向强度,纵向构件215的主要作用是承担总纵弯矩和船底局部强度,因此本实施例的冲锋舟具备良好的结构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船身主体11由铝合金材质制成,铝合金材质自身可生成一层氧化膜,阻止材料的氧化和腐蚀,减少了船体所需的维护保养,且铝合金船身强度高重量轻,抗撞击,能有效降低暗礁和漂浮物对船体的损坏。

参见图4,图4为图1所示可堆叠放置的冲锋舟的俯视角度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冲锋舟的船底17上设有固定接口,坐凳195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承载舱地板191上。具体的,承载舱地板191上靠近左船舷13和右船舷15的位置均设有固定接口,固定接口可以和坐凳195或是其它的上装设备可拆卸连接,在需要用冲锋舟运输大量物资时,将可拆卸连接的坐凳195或其它上装设备拆下就可以使冲锋舟获得尽量多的的承载空间。

本实施例中的冲锋舟坐凳195为条形坐凳,如图1中所示,条形坐凳纵向地设置在承载舱地板191上,在条形坐凳的侧面设置有桨扣197,船桨199通过桨扣197固定在条形坐凳的侧面;同时,条形坐凳选用可折叠式坐凳,在可折叠式坐凳里还可以放置救生衣,以提高空间利用率。

本实施例中,冲锋舟的尾封板上设置有底座,底座上设置有螺栓接口,舷外挂机通过底座上的螺栓接口可拆卸连接在冲锋舟的船尾,底座上的螺栓接口可供安装一台或两台不同型号的舷外挂机,本实用新型中,冲锋舟依靠螺旋桨推进。坐凳和舷外挂机与冲锋舟可拆卸连接,那么能够正常使用的冲锋舟主体和坐凳、舷外挂机之间均可以配合使用,空船的可替代性好,且便于运输。

结合参阅图5至图8,本实施例中,位于所船底的两侧上方的左船舷13和右船舷15由下向上朝外倾斜,左船舷13和右船舷15的顶端形成的开口的尺寸大于船底17的船身底板173的底部的尺寸,因此船身主体11可堆叠放置,以船头至船尾的方向为纵向,以左侧船舷至右侧船舷的方向为横向,冲锋舟的横向截面近似呈“U”形,纵向上,冲锋舟船头部分的横向截面的“U”形开口是逐渐增大的,冲锋舟是采用纵流船型,航行时船舶受阻力小,同等航速下,速度快而能耗低。

船身主体11的前部设有储物舱23,以船头至船尾的方向为纵向,在纵向上,船头自底部向上弯曲,这样船身主体11堆叠放置时,在上的船身主体11的船头能避让开在下的船身主体11的储物舱23,具体的堆叠效果如图8所示,可堆叠放置的船身主体11便于运输,在不使用时又有利于节省仓库空间。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冲锋舟,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冲锋舟的位于船底两侧上方的左船舷、右船舷由下向上朝外倾斜,使左船舷、右船舷的顶端形成开口的尺寸大于船底的船身底板底部的尺寸,从而使得冲锋舟的船身主体可堆叠放置,当冲锋舟数量较多时,将冲锋舟堆叠放置,即方便运输,又利于节省仓库空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出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