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筒折叠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4721发布日期:2018-09-25 20:23阅读:225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交通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浮筒折叠船。



背景技术:

当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外出旅游已成时尚,水上乘船游乐和垂钓活动增多。对轻型水上交通工具的功能、及安全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的打气船、成形回收速度慢,安全性差,一个很小破漏就会造成撒气沉船,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浮筒折叠船,采用可以折叠的薄板及防水软材料连接结构,便于折叠及携带,体积小且重量轻,安全性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浮筒折叠船,包括船头、船底、船尾板、尾板夹和两个浮筒式船帮,所述浮筒式船帮设置于所述船底两侧,所述浮筒式船帮通过防水折叠部与所述船底连接,所述浮筒式船帮和所述船底分别通过防水折叠部与所述船头连接,所述浮筒式船帮和所述船底分别通过防水折叠部与所述船尾板连接,所述尾板夹与所述船尾板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船头包括第一三角板、中间板和第二三角板,所述第一三角板、第二三角板分别通过防水折叠部与所述中间板连接,所述第一三角板、第二三角板分别通过防水折叠部与所述浮筒式船帮连接,所述中间板通过防水折叠部与所述船底连接,所述中间板为三角形板或梯形板。

优选地,所述船底包括若干个船底板,相邻的所述船底板之间通过防水折叠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浮筒式船帮包括若干个浮筒节,相邻的所述浮筒节之间通过防水折叠部连接,所述浮筒节两端均设置有防水隔膜。

优选地,所述浮筒节包括外侧板、内侧板和两个底板,所述外侧板通过防水折叠部与所述内侧板连接,所述外侧板、内侧板分别通过防水折叠部与其相邻的所述底板连接,两个所述底板通过防水折叠部连接,所述内侧板上设置有孔,所述浮筒节内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浮筒节的支撑板。

优选地,所述浮筒节包括外侧板、内侧板和底板,所述外侧板通过防水折叠部与所述内侧板连接,所述外侧板、内侧板分别通过防水折叠部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内侧板上设置有孔,所述浮筒节内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浮筒节的支撑板,所述外侧板为防水隔膜外侧板。

优选地,所述船尾板由两个侧立板和一个中间立板通过防水折叠部连接组成。

优选地,所述尾板夹由n形条板和固定螺栓组成,所述n形条板下方设置有卡槽。

优选地,所述尾板夹的形状与所述船尾板的上端面的形状一致。

优选地,所述船尾板后侧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所述浮筒节。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浮筒折叠船,将折叠浮筒船的船头、船帮、船尾板和船底设计成可以折叠的薄板及防水软材料连接结构,成型时不用打气,只需打开浮筒节内的支撑板,就变为浮筒船,回收时合上支撑板,每块薄板即可折叠,可迅速折叠成小方块,体积小且重量轻,既轻巧又方便携带。将船帮设计由多个浮筒节组成,每个浮筒节两端都设有防水隔膜,打开时每个浮筒节都是一个独立浮筒,即使船体或个别浮筒节发生漏水,其它浮筒节的浮力也能浮起折叠浮筒船,保证船不会沉没,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浮筒折叠船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船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船头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浮筒节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浮筒节的截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浮筒节的折叠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浮筒节的截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浮筒节的折叠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船尾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尾板夹的正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尾板夹的侧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尾板夹后浮筒折叠船的侧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浮筒折叠船折叠前的正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浮筒折叠船折叠后的正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浮筒折叠船折叠后的侧视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浮筒折叠船二次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船头;2、浮筒式船帮;3、船底;4、船尾板;5、尾板夹;6、防水折叠部;7、第一三角板;8、中间板;9、第二三角板;10、底板;11、外侧板;12、防水隔膜;13、孔;14、支撑板;15、内侧板;16、侧立板;17、中间立板;18、固定螺栓;19、n形条板;20、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浮筒折叠船,包括船头1、船底3、船尾板4、尾板夹5和两个浮筒式船帮2,浮筒式船帮2设置于船底3两侧,浮筒式船帮2通过防水折叠部6与船底3连接,浮筒式船帮2和船底3分别通过防水折叠部6与船头1连接,浮筒式船帮2和船底3分别通过防水折叠部6与船尾板4连接,尾板夹5与船尾板4可拆卸连接。其中,防水折叠部6由防水软材料制成。

如图2、3所示,船头1包括第一三角板7、中间板8和第二三角板9,第一三角板7、第二三角板9分别通过防水折叠部6与中间板8连接,第一三角板7、第二三角板9分别通过防水折叠部6与浮筒式船帮2连接,中间板8通过防水折叠部6与船底3连接,中间板8为三角形板或梯形板。图2为船头1展开的状态,图3为将第一三角板7和第二三角板9通过防水折叠部6折叠后船头1的状态。

船底3包括3个船底板,相邻的船底板之间通过防水折叠部6连接。

浮筒式船帮2包括4个浮筒节,相邻的浮筒节之间通过防水折叠部6连接,浮筒节两端均设置有防水隔膜。

如图4-6所示,浮筒节包括外侧板11、内侧板15和两个底板10,外侧板11通过防水折叠部6与内侧板15连接,外侧板11、内侧板15分别通过防水折叠部6与其相邻的底板10连接,两个底板10通过防水折叠部6连接,内侧板15上设置有孔13,浮筒节内设置有用于支撑浮筒节的支撑板14,支撑板14为梯形板。

具体地,图5为浮筒节撑开的状态,当需要将浮筒节折叠时,手通过孔13伸入浮筒节中将支撑板14向浮筒节的内侧板15一侧收拢,进而将两个底板10连接处如图6所示向上推动,即可将浮筒节收拢折叠。

如图9所示,船尾板4由两个侧立板16和一个中间立板17通过防水折叠部6连接组成。

如图10、11所示,尾板夹5由n形条板19和固定螺栓18组成,n形条板19下方设置有卡槽20。

如图12所示,将尾板夹5固定于船尾板4上端,即可将船尾板4的三块板卡住,使船尾板4固定支撑住两个浮筒式船帮2和船底3,不用打气折叠船即可成形。

为了使得船尾板4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将尾板夹5的形状与船尾板4的上端面的形状设置为一致。

为了增强船体的稳定性,在船尾板4后侧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浮筒节。

如图13所示,为浮筒折叠船折叠前的状态,此时为每个浮筒节支撑板14都打开时的成型状。如图14、15所示,闭合所有支撑板14,将所有浮筒节折叠,使浮筒式船帮2对折成长片状。如图16、17所示,再将片状折叠船纵向折叠,即可形成便于携带的小长方块状。

本实施例中将折叠浮筒船的船头1、浮筒式船帮2、船底3和船尾板4设计成可以折叠的薄板及防水软材料连接结构,成型时不用打气,只需打开浮筒节内的支撑板14,就变为浮筒船,回收时合上支撑板14,每块薄板即可折叠,可迅速折叠成小方块,体积小且重量轻,既轻巧又方便携带。将浮筒式船帮2设计由多个浮筒节组成,每个浮筒节两端都设有防水隔膜12,打开时每个浮筒节都是一个独立浮筒,即使船体或个别浮筒节发生漏水,其它浮筒节的浮力也能浮起折叠浮筒船,保证船不会沉没,提高了安全性。

实施例二:

如图7、8所示,浮筒节包括外侧板11、内侧板15和底板10,外侧板11通过防水折叠部6与内侧板15连接,外侧板11、内侧板15分别通过防水折叠部6与底板10连接,内侧板15上设置有孔13,浮筒节内设置有用于支撑浮筒节的支撑板14,支撑板14为梯形板,外侧板11为防水隔膜外侧板。

图7为浮筒节撑开的状态,当需要将浮筒节折叠时,手通过孔13伸入浮筒节中将支撑板14向浮筒节的内侧板15一侧收拢,进而将内侧板15和底板10如图8所示收拢,即可将浮筒节折叠。

本实施例中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相同。

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