舷墙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5546发布日期:2018-12-07 22:18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舷墙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工程船体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舷墙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舷墙一般设置在露天干舷甲板以及上层建筑、甲板室的露天部分。通常情况下,通过尽可能不将舷墙与舷顶列板相焊接,来避免舷墙参与船体总纵弯曲。而实际上,如果舷墙设置在船体中部,且超过一定长度,它仍会较大程度地参与船体总纵弯曲。特别在恶劣海况时,舷墙将会产生较大变形,甚至被撕裂。因此,需要寻求一种新的方法,来有效地降低舷墙参与船体总纵弯曲的程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舷墙连接结构,旨在降低舷墙参与船体总纵弯曲的程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舷墙连接结构,包括多块间隔设置的子舷墙板以及舷墙盖板和自由端垫板,其中,

每两相邻子舷墙板之间设置一伸缩接头,该伸缩接头包括固定于一子舷墙板上的固定端垫板以及固定于固定端垫板外侧的舷墙盖板,舷墙盖板向靠近其相邻子舷墙板方向延伸以将两相邻子舷墙板之间间隙遮挡。

优选地,所述伸缩接头还包括自由端垫板,自由端垫板和固定端垫板分别固定于相邻两子舷墙板的相邻端上,舷墙盖板的一端延伸至自由端垫板一侧,舷墙盖板与自由端垫板之间设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舷墙盖板与自由端垫板之间间隙为1mm~5mm。

优选地,所述固定端垫板的厚度大于10mm,自由端垫板的厚度等于或大于10mm,舷墙盖板的厚度为4mm~8mm。

优选地,所述固定端垫板和自由端垫板均焊接于子舷墙板上,舷墙盖板焊接于固定端垫板上。

优选地,所述子舷墙板上固定有多根横向水平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子舷墙板靠近另一子舷墙板的一侧固定有垂向球扁钢,垂向球扁钢将舷墙的横向水平加强筋终止于此。

优选地,相邻两所述子舷墙板之间间隔80mm~120mm。

优选地,所述子舷墙板的顶端设有球扁钢围缘。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舷墙连接结构,通过多块间隔设置的子舷墙板,保留一定宽度的开口,给舷墙充分的纵向伸缩空间,以保证与主船体焊接的舷墙能充分释放船体总纵弯曲传递来的能量,从而有效降低舷墙参与总纵强度的程度,能保证甲板室相邻部分端部双向自由滑动。与现有公开技术相比,其外形美观,且采用常规零部件,更加便于安装及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舷墙连接结构从舷内向舷外看的三维效果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舷墙连接结构从舷外向舷内看的三维效果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舷墙连接结构的俯视平面图。

图中,1为球扁钢围缘;2为垂向球扁钢;3为子舷墙板;4为自由端垫板;5为舷墙盖板;6为固定端垫板。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至图3,本优选实施例中,一种舷墙连接结构,包括多块间隔设置的子舷墙板3以及舷墙盖板5和自由端垫板4,其中,

每两相邻子舷墙板3之间设置一伸缩接头,该伸缩接头包括固定于一子舷墙板3上的固定端垫板6以及固定于固定端垫板6外侧的舷墙盖板5,舷墙盖板5向靠近其相邻子舷墙板3方向延伸以将两相邻子舷墙板3之间间隙遮挡。

进一步地,伸缩接头还包括自由端垫板4,自由端垫板4和固定端垫板6分别固定于相邻两子舷墙板3的相邻端上,舷墙盖板5的一端延伸至自由端垫板4一侧,舷墙盖板5与自由端垫板4之间设有间隙。

具体地,舷墙盖板5与自由端垫板4之间间隙为1mm~5mm(优选4mm)。即自由端垫板4与舷墙盖板5之间需要留有一定间隙,以保证伸缩接头可以自由伸缩。

固定端垫板6的厚度d1大于10mm,自由端垫板4的厚度等于或大于10mm,舷墙盖板5的厚度为4mm~8mm。根据船体总纵弯曲变形计算,确定舷墙开口宽度D(相邻两子舷墙板3之间间隔),经核算,D值一般取80mm~120mm。子舷墙板3的顶端设有球扁钢围缘1。自由端垫板4的宽度d2不小于D值。固定端垫板6的宽度d1值不小于D值的80%。

固定端垫板6和自由端垫板4均焊接于子舷墙板3上,舷墙盖板5焊接于固定端垫板6上。

另外,子舷墙板3上固定有多根横向水平加强筋。子舷墙板3靠近另一子舷墙板3的一侧固定有垂向球扁钢2,垂向球扁钢2将舷墙的横向水平加强筋终止于此。垂向球扁钢2与球扁钢围缘1的大小相当。

在安装舷墙时,舷墙端部的零件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最后安装舷墙盖板5,且在安装之前,应将垂向球扁钢2与自由端垫板4之间的开坡口焊缝磨圆,且保证舷墙盖板5自由端垫板4及其附连结构油漆施工完毕。

本实施例提出的舷墙连接结构,通过多块间隔设置的子舷墙板3,保留一定宽度的开口,给舷墙充分的纵向伸缩空间,以保证与主船体焊接的舷墙能充分释放船体总纵弯曲传递来的能量,从而有效降低舷墙参与总纵强度的程度,能保证甲板室相邻部分端部双向自由滑动。与现有公开技术相比,其外形美观,且采用常规零部件,更加便于安装及维护。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