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船外机中的螺旋桨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5272发布日期:2019-01-15 22:48阅读:10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船外机中的螺旋桨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设备配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船外机,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船外机中的螺旋桨保护套。



背景技术:

船外机是指安装在船体外侧的推进用发动机,通常悬挂于艉板的外侧,又称舷外机,船外机集成度高、安装选购简单,是个人休闲娱乐小艇的首选动力,也广泛应用于渔业、商业运营、政府执法领域,根据能量来源不同,船外机分为燃油类及电动船外机。传统船外机上的螺旋桨其桨叶通常都直接裸露在水中,因此当水里有漂浮的杂物或水草时时容易被水流卷进螺旋桨内使桨叶损坏,由于船外机上的螺旋桨运行时转速非常快且扭力大,特别在一些水里有人的情况下,高速旋转的螺旋桨很容易打到人造成人员伤亡,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以无损安装于船外机螺旋桨上起到有效防护作用的螺旋桨保护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应用于船外机中的螺旋桨保护套,包括左右对称相互配合成型的保护套本体,所述本体的边缘开设有若干螺孔,所述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安装的支撑板,所述本体的中部水平设置有轴套,且轴套内部与支撑板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内侧开设有用于和螺旋桨配合安装卡紧的卡槽,所述轴套的左右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弧形的连接板,两所述的连接板之间设置有若干圈一体式结构的挡圈,所述挡圈的顶部与支撑板相连,其底部与本体底面相连,所述挡圈的截面为梭型,且挡圈进水口的直径大于其出水口的直径。

本螺旋桨保护套的优点为:该保护套通过支撑板内的卡槽相互配合安装卡设于螺旋桨上,并通过在螺孔内旋紧螺丝紧固实现无损安装,螺旋桨上的传动轴从支撑板顶部伸入并位于轴套内,桨叶安装于传动轴端部使其位于挡圈内,并通过连接板与挡圈来防止水中的人员被螺旋桨打伤,同时也可以防止体积较大的杂物或水草被卷入螺旋桨内,进一步的,为了降低水流流通时的阻力,减小保护套对螺旋桨推进效率的影响,挡圈的截面为设计为梭型,且挡圈进水口的直径大于其出水口的直径。

在上述的一种应用于船外机中的螺旋桨保护套中,所述的本体上位于支撑板与轴套的连通处开设有进水孔。该结构的设计使水流从进水口流入对螺旋桨内部进行冷却。

在上述的一种应用于船外机中的螺旋桨保护套中,所述挡圈的数量为2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螺旋桨保护套通过卡槽的设计使保护套本体左右配合无损安装于螺旋桨上起到有效防护的作用,且安装方便,并通过对挡圈结构的设计使其对螺旋桨的推进效率影响较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2、螺孔;3、支撑板;3a、卡槽;4、轴套;5、连接板;6、挡圈;7、进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应用于船外机中的螺旋桨保护套,包括左右对称相互配合成型的保护套本体1,本体1的边缘开设有若干螺孔2,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安装的支撑板3,本体1的中部水平设置有轴套4,且轴套4内部与支撑板3相连通,支撑板3的内侧开设有用于和螺旋桨配合安装卡紧的卡槽3a,轴套4的左右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弧形的连接板5,两连接板5之间设置有若干圈一体式结构的挡圈6,挡圈6的顶部与支撑板3相连,其底部与本体1底面相连,挡圈6的截面为梭型,且挡圈6进水口的直径大于其出水口的直径。

进一步细说,为了使水流从进水口流入对螺旋桨内部进行冷却,本体1上位于支撑板3与轴套4的连通处开设有进水孔7。

其中,挡圈6的数量为2个。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本体1、螺孔2、支撑板3、卡槽3a、轴套4、连接板5、挡圈6、进水孔7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