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筒式海中悬浮隧道的能源获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5866发布日期:2019-02-15 21:10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浮筒式海中悬浮隧道的能源获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上风电和机组构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浮筒式海中悬浮隧道的能源获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交通发展迅速,海上运输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特别是海峡隧道,引起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们的关注。常见的跨海通道分为水上交通和水下交通,一般水上交通多指跨海大桥,水下交通多指悬浮隧道、沉管隧道以及海底隧道。阿基米德原理告诉我们“物体在液体中所获得的浮力,等于它所排出液体的重量”。基于这原理,被称为阿基米德桥的水下悬浮隧道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新型交通概念,与道路桥梁相比:隧道的承载力更好;施工过程中不会对居民生活造成影响;水中隧道的建设不会破坏水上的整体景观;跨度相比沉管隧道和海底隧道总体最小,更经济。由于自身所具有的经济性、环保性和便捷性等,注定水中悬浮隧道在未来将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水中悬浮隧道可以分为浮筒式结构、锚索式结构和刚性桩结构。浮筒式水下悬浮隧道通过控制隧道管体截面的压舱荷载以及密实孔隙比值,使管道承受的浮力比重力小,在力的作用下,隧道有下沉趋势,使用锚索与浮筒平衡用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浮筒式水下悬浮隧道一般用于水流平缓,同航量较少的水道,这一结构形式不受水体深度的影响,由于悬浮隧道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水压影响,一般设置的水深在60-100英尺处,远低于轮船吃水深度。

水中悬浮隧道修建完成后,后期能源消耗将是面临的难题,也是阻碍以后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浮筒式海中悬浮隧道的能源获取装置,它具有提高了整个装置的牢固性,降低成本,有效利用风能和潮汐能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浮筒式海中悬浮隧道的能源获取装置,包括悬浮在海上的浮筒,所述浮筒通过锚索与隧道连接,使隧道上浮,保持隧道的稳定性,所述浮筒上端的内壁上安装有潮汐发电装置,所述浮筒的顶部安装有铁塔,所述铁塔的一侧安装有风电机组,另一侧安装有降人平台;所述风电机组和潮汐发电装置通过所述锚索内部的电网连接至隧道的供电设备。

所述风电机组包括发电风机,发电风机经齿轮变速箱与发电机连接,发电风机在风力的推动下做旋转运动,将风力转换为机械能,在经齿轮变速箱调节变为稳定的输出,驱动发电机发电。

所述潮汐发电装置为潮汐发电机,潮汐发电机内的叶片通过潮汐进行驱动,带动电机,将潮汐能转换为电能,所述潮汐发电机位于海洋水面以下。

所述降人平台包括气囊,气囊内设置有底板,需要人为检修和日常维护时,直升机通过绳子把人降落到降人平台的气囊内,人站在气囊内的底板上进行工作。

所述浮筒和潮汐发电装置的表面涂覆有聚氨酯防腐涂层,防止海洋环境被腐蚀。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浮筒悬浮在海洋上,通过锚索与隧道连接,使隧道上浮,保持隧道的稳定性,为了防止海洋环境腐蚀结构,浮筒和潮汐发电装置表面均涂覆有聚氨酯防腐涂层,风电机组在风力的推动下发电风机做旋转运动,将风力装换为机械能,再经齿轮变速箱调节变为稳定的输出,驱动发电机发电;潮汐发电装置在波浪起伏的外力作用下做往复运动,上下运动的机械能,利用潮汐驱动叶片带动电机,将潮汐能转换为电能。风力发电机组和潮汐发电装置通过锚索内部的电网传输进隧道内部的供电设备;两个浮筒之间间隔100米,每一个浮筒上均设置有风力发电机组和潮汐发电装置,保证隧道的供电性与稳定性。当风电场风电机需要进行人为的检修和日常维护时,直升机通过绳子把人降落在降人平台的气囊内,人站在气囊的底板上进行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隧道的浮筒上建造风电机组和潮汐发电装置,节省成本,降低了投资资本;

2.本实用新型设置降人平台解决了隧道、风电机组和潮汐发电装置的检修与维护;

3.本实用新型直接获取绿色再生能源进行发电,避免造成环境污染,适用性广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4.本实用新型在水下隧道的浮筒内设置电网,与隧道内部的供电设备连接,减少了电网用量与电流的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整体结构的左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其中,1.海洋;2.隧道;3.浮筒;4.铁塔;5.降人平台;6.发电风机;7.潮汐发电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浮筒式海中悬浮隧道的能源获取装置,包括悬浮在海上的浮筒3,浮筒3通过锚索与隧道2连接,使隧道2有上浮作用,保持隧道2的稳定性,浮筒3上端的内壁上安装有潮汐发电装置7,浮筒3的顶部安装有铁塔4,铁塔4的一侧安装有风电机组,另一侧安装有降人平台5,降人平台5包括气囊,气囊内设置有底板,需要人为检修和日常维护时,直升机通过绳子把人降落到降人平台5的气囊内,人站在气囊内的底板上进行工作;风电机组和潮汐发电装置7通过所述锚索内部的电网连接至隧道2的供电设备,风电机组包括发电风机6,发电风机6经齿轮变速箱与发电机连接,发电风机6在风力的推动下做旋转运动,将风力转换为机械能,在经齿轮变速箱调节变为稳定的输出,驱动发电机发电;潮汐发电装置7为潮汐发电机,潮汐发电机内的叶片通过潮汐进行驱动,带动电机,将潮汐能转换为电能,所述潮汐发电机位于海洋1水面以下;浮筒和潮汐发电装置的表面涂覆有聚氨酯防腐涂层,防止海洋环境被腐蚀

浮筒悬浮在海洋上,通过锚索与隧道连接,使隧道上浮,保持隧道的稳定性,为了防止海洋环境腐蚀结构,浮筒和潮汐发电装置表面均涂覆有聚氨酯防腐涂层,风电机组在风力的推动下发电风机做旋转运动,将风力装换为机械能,再经齿轮变速箱调节变为稳定的输出,驱动发电机发电;潮汐发电装置在波浪起伏的外力作用下做往复运动,上下运动的机械能,利用潮汐驱动叶片带动电机,将潮汐能转换为电能。风力发电机组和潮汐发电装置通过锚索内部的电网传输进隧道内部的供电设备;两个浮筒之间间隔100米,每一个浮筒上均设置有风力发电机组和潮汐发电装置,保证隧道的供电性与稳定性。当风电场风电机需要进行人为的检修和日常维护时,直升机通过绳子把人降落在降人平台的气囊内,人站在气囊的底板上进行工作。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