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稳定性手持救生绳索抛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6065发布日期:2019-04-29 12:53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稳定性手持救生绳索抛射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绳索抛射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稳定性手持救生绳索抛射器。



背景技术:

目前手持救生绳索抛射器大多都是采用气动的形式,操作人员一只手托着抛射器,另一只手按动发射按钮。而往往气动的抛射器后坐力较大,单凭双手拿持稳定性较差,并且拿持时由于胳膊抖动也会影响发射的准确性,调节角度也不够精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稳定性手持救生绳索抛射器,其发射的更加稳定,便于调节发射角度使发射的准确度更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稳定性手持救生绳索抛射器,包括装置块,所述装置块的前侧壁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的内壁通过转杆转动连接有抛射器,所述转动槽的一侧设有装置腔,所述装置腔内设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连接有旋转把手,所述旋转把手内设有限位机构,所述装置块的后侧壁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两个第一抵杆,所述第一抵杆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肩垫,所述装置块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第二抵杆,所述第二抵杆的末端通过缓冲机构连接有弧形抵板,所述弧形抵板的两端连接有连接机构。

优选地,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装置腔内壁上的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转杆的一端延伸至装置腔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装置腔的内壁并与旋转把手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旋转把手内的第一圆腔,所述第一圆腔内设有第一抵块,所述第一抵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第一抵块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插杆的末端贯穿第一圆腔的内壁,所述装置块的侧壁环绕设有多个与插杆相配合的插槽,所述拉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拉杆的末端贯穿第一圆腔的内壁并固定连接有拉把。

优选地,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抵杆末端的第二圆腔,所述第二圆腔内设有第二抵块,所述第二抵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末端贯穿第二圆腔的内壁并与弧形抵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抵块的另一侧与第二圆腔的内壁之间通过第二弹簧弹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在弧形抵板两端的松紧带,所述松紧带之间通过魔术贴连接。

优选地,所述抛射器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托垫。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设置有两个肩垫以及两个弧形抵板,弧形抵板通过松紧带连接,弧形抵板与腹部表面相抵,从而使抛射器固定的更加稳定,且能够有效的缓解较高的后坐力,使发射更加稳定。

2、设置有转动机构,转动机构连接有旋转把手,转动旋转把手即可精确的调节发射角度,提高发射的准确性,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稳定性手持救生绳索抛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稳定性手持救生绳索抛射器的装置块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稳定性手持救生绳索抛射器的弧形抵板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稳定性手持救生绳索抛射器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肩垫、2第一抵杆、3装置块、4插槽、5抛射器、6托垫、7旋转把手、8第二抵杆、9第二弹簧、10第二抵块、11弧形抵板、12滑杆、13松紧带、14转动槽、15转杆、16第一齿轮、17装置腔、18第二齿轮、19魔术贴、20插杆、21第一抵块、22第一圆腔、23第一弹簧、24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高稳定性手持救生绳索抛射器,包括装置块3,装置块3的前侧壁设有转动槽14,转动槽14的内壁通过转杆15转动连接有抛射器5,抛射器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托垫6,转动槽14的一侧设有装置腔17,装置腔17内设有转动机构,转动机构连接有旋转把手7,转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装置腔17内壁上的转轴,转轴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6,转杆15的一端延伸至装置腔17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8,第一齿轮16与第二齿轮18相互啮合,转轴的一端贯穿装置腔17的内壁并与旋转把手7固定连接,旋转把手7内设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旋转把手7内的第一圆腔22,第一圆腔22内设有第一抵块21,第一抵块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杆20,第一抵块2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杆24,插杆20的末端贯穿第一圆腔22的内壁,装置块3的侧壁环绕设有多个与插杆20相配合的插槽4,拉杆24上套设有第一弹簧23,拉杆24的末端贯穿第一圆腔的内壁并固定连接有拉把,拉动拉杆24使插杆20离开对应的插槽4,转动旋转把手7,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第一齿轮16转动,第一齿轮16带动第二齿轮18转动,第二齿轮18带动转杆15转动,转杆15带动抛射器5转动,转动到合适的角度后松开拉杆24,使插杆20插入对应的插槽4内进行固定,操作简单,能够精确的调节角度,提高发射的准确性。

装置块3的后侧壁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两个第一抵杆2,第一抵杆2的末端固定连接有肩垫1,装置块3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第二抵杆8,第二抵杆8的末端通过缓冲机构连接有弧形抵板11,缓冲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抵杆8末端的第二圆腔,第二圆腔内设有第二抵块10,第二抵块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12,滑杆12的末端贯穿第二圆腔的内壁并与弧形抵板11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二抵块10的另一侧与第二圆腔的内壁之间通过第二弹簧9弹性连接,弧形抵板11的两端连接有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在弧形抵板11两端的松紧带13,松紧带13之间通过魔术贴19连接,将弧形抵板11通过两个松紧带13捆绑在腹部表面,两个肩垫1与两侧肩膀相抵,一只手通过托垫6托住抛射器5,另一只手握住旋转把手7,第一抵杆2、第二抵杆8与人的身躯形成三角形,从而抛射器5更加的稳定,同时设置肩垫1与弧形抵板11,弧形抵板11通过缓冲机构与第二抵杆8相连,能够大大分散抛射器5发射产生的后坐力,减少局部的晃动,从而发射时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将弧形抵板11通过两个松紧带13捆绑在腹部表面,两个肩垫1与两侧肩膀相抵,一只手通过托垫6托住抛射器5,另一只手握住旋转把手7,第一抵杆2、第二抵杆8与人的身躯形成三角形,从而抛射器5更加的稳定,同时设置肩垫1与弧形抵板11,弧形抵板11通过缓冲机构与第二抵杆8相连,能够大大分散抛射器5发射产生的后坐力,减少局部的晃动,从而发射时更加稳定,拉动拉杆24使插杆20离开对应的插槽4,转动旋转把手7,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第一齿轮16转动,第一齿轮16带动第二齿轮18转动,第二齿轮18带动转杆15转动,转杆15带动抛射器5转动,转动到合适的角度后松开拉杆24,使插杆20插入对应的插槽4内进行固定,操作简单,能够精确的调节角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